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业经济对仪陇县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仪陇县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当地的速丰林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发展速丰林产业的力度,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速丰林产业建设。这样在仪陇县速丰林产业发展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仪陇县速丰林产业更好的发展,就需要重视这些问题。首先分析仪陇县速丰林产业的发展现状,然后提出当前仪陇县速丰林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桂北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北地区的桂林市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发展油茶产业得天独厚。油茶栽培面积2.83万hm2,年产茶油243万kg;然而目前存在着油茶林逐步老化、群众对油茶林的管理意识薄弱、油茶产品的加工技术落后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提出了桂北油茶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是我省欠发达县市之一。全市现有毛竹林5i万亩,列浙江省第二位。龙泉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竹产业发展,将竹业列为全市2大农业主导产业之首。2007年,龙泉市委、市政府提出并实施了以竹、茶两大主导产业为主的“以林富农”工程。将竹产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依靠科技,全面提升竹林经营水平,扩大竹资源总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云南核桃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现有核桃面积30.7万hm2,居全国之首,核桃年产量达6.8万t,占全国产量的20%。大理州宾川县拉乌乡核桃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达500多户,核桃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但是,云南核桃每公顷产量很低,仅225kg产品以销售核桃仁、核桃为主,产品加工与营销严重滞后,制约着核桃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发展尚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速发展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开发新产品,建立产品集散市场与行业协会等有效措施,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宜丰县林业工业公司为了尽快摆脱困境,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10年来,在抓好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成效显著。1.先后建起了4个多种经营基地。①以用材林为主的国乡联营0.33万hm2工业原料林基地;②以杨梅为主的133.3hm2果木林基地;③以云峰尖林场世行贷款0.2万hm2毛竹为主的速生丰产林基地;④以宜丰县木竹交易中心为主的全县最大的木竹交易市场。2.先后建立了潜力大、初具规模的工业体系。①林业部森林防火车定点生产企业──汽车改装厂;②宜丰县长丰精密铸造有限公司;③宜丰县林业竹制品股份有限公司;④以生产…  相似文献   

6.
针对社会资金踊跃投资建设速丰林项目的现状,通过介绍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在速丰林项目的应用,提出了营造林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社会资金踊跃投资建设速丰林项目的现状,通过介绍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及其在速丰林项目的应用,提出了营造林项目投资决策分析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办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湖南、浙江调研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湘、浙两省油茶产业发展的曲折道路,总结了近年来在发展油茶产业所取得成效和经验。主要包括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政策扶持,优良品种推广,规模集约化经营等。目前,两省油茶林面积为131.8万hm2,单位面积产油量在70~80kg/hm2,年总产油约11万t。在分析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竹产业是吴兴区林业的主导产业,是山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毛竹笋用林在吴兴区的经营可谓历史悠久、规模大、效益高,已成为该区的一大特色。近年来,通过政策引导、新技术应用、示范带动,吴兴区加快了毛竹笋用林生产的发展。全区现有毛竹林面积18万亩,其中笋用林、笋竹两用林面积达9.5万亩,主要分布在埭溪、妙西、东林、道场4个乡镇。  相似文献   

10.
东北三省花生种植多以珍珠豆型和多粒型花生品种为主,种植区域已成为我国目前花生种植相对集中的四大优势产区之一,截止2013年底,花生总面积达51.5万hm2,未来"十三五"期间,东北三省花生面积有望突破60万hm2。针对东北三省花生生产和科研现状,应加大研究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生物技术研究,研制专用花生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加强机械化研究,提升科研团队的技术水平,以期推动东北三省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隆,全县13个乡镇,3个国有林场和一个库区工委,总人o13万人,国土总面积1548km2,其中林业用地13.67万hm2,占总面积的88.4%,是全国山区综合开发示范县和科技兴林示范县,竹产业工程示范县,中国竹木建材之乡。全县竹林面积2.2万hm2,占林业用地160,活立分6000万根,1997年全县毛竹产业总产值达3.5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60%,上缴税收2540万元,占财政收入的40%,农民来自竹业开发的纯收入达742元,占人均纯收入的35%,毛竹产业已成为该县的支柱产业。1.铜鼓县开发建设毛竹林基地几点做法通过对铜鼓县…  相似文献   

12.
安吉县是“中国毛竹之乡”,总面积1886km~2,人口45万,有林地面积11.18万hm~2。其中毛竹林14.47万 hm~2,小竹林1.27万 hm~2。毛竹、立竹总蓄积量1.14亿株,年采伐量1800万株,年产竹材45万 t,商品竹占全国的1/10,居全国之首。近年来,安吉县实施贸工农发展战略,竹产业长足发展。现有竹制品加工企业450余家,笋加工企业40多家,1995年全县竹子资源及笋竹加工产值11亿元,创汇1560万美元。1996年上半年安吉竹产业创汇793万美元,占创汇额的85%。竹产业已成为安吉县  相似文献   

13.
江山市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营造杉木基地林,80年代开始发展速丰林商品基地,经过30余年的建设,基本建成了以松、杉为主的用材林。松、杉林分蓄积量262万立方米,占全市森林总蓄积量312万立方米的84.0%,占绝对优势。在过去一段时期内,以松、杉为主的用材林对提高江山市林分质量和林木蓄积量起了积极的作用;从木材出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提高林农收益的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维持了林业的简单再生产。  相似文献   

14.
四川竹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目前四川省的竹产业发展主要存在着四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发展水平低、附加值不高;二是针对竹生产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三是四川省各竹产业加工企业之间相对隔离,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四是竹生产加工企业的发展能力较弱,制约了企业的做强做大.鉴于此,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首先,对四川省的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其次,政策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以竹文化旅游产业为突破,带动全省竹产业的发展;第四,建立竹业生产(加工)行业协会;第五,提升企业自身能力等.  相似文献   

15.
浙江竹加工业,北有安吉、西有龙游。然而,同是中国毛竹之乡,一北一西之间的产业发展相差甚大,去年安吉竹产业总产值已达44.2亿元,而龙游只有10.23亿元。是因为资源没有安吉丰富?安吉的竹林面积虽是龙游的3倍,但还缺资源,每年得从福建、江西、安徽等地“进口”2000万根原竹,占全年加工原竹量的一半。显然,资源不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浙江林业》2008,(8):3-3
竹产业是我省竹区农业农村经济、农民收入来源的支柱产业,也是我省重点培育的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竹产业发展,出台政策,大力推进低效林改造和竹制品加工流通业的发展,我省竹产业继续快速发展,栽培面积稳中有升,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技术不断进步,效益稳步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竹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7.
江山市竹木加工产业孕育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引导和培育,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江山市委市政府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立足优质高效的服务,以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为主抓手,扶持竹木加工产业走精深加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大同县黄花菜种质资源与传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产业已被大同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大同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2015年底种植面积达到0.66万hm2,亩收入达1万元以上,种植黄花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19.
刘耿 《农家之友》2009,(21):33-33
多年来,梧州农业产业存在“三多三少”的尴尬局面:资源多、开发少,样品多、商品少,品种多、精品少。怎样才能将资源特色变成产业优势?梧州市提出“一乡一品”的思路,确定将亚热带名优水果、木薯、桑蚕、六堡茶、中草药、玉桂八角香料、速丰林、三黄鸡、瘦肉型猪、江河网箱名优鱼类等10大优势产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壮大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20.
湖北省随州市林业局重视林业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近年来,采取多种形式,以林为主,兴办产业,培植后劲,加快了自身建设步伐。上占村合作,发展联办林场。1989年即着手抓站村联办林场的规划,1991年后发展步伐加快,到目前为止,全市33个林业工作站中有29个站投资197万元,联办林场48个,面和4010.13hm2,安排从业人员150人,年创利润达20.1万元。尤其是三里岗镇林业站先后投资40多万元,联办3个林场,面积324.8hm2,安排从业人员11人,年创利润3.32万元,人平创利3000元利用资源,发展林产工业。随州市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但过去由于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