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兆玺 《魅力中国》2013,(23):399-400
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本文详细分析了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SWOT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段世霞 《特区经济》2012,(5):281-283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目标,需要政府提供大量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本文在分析PPP模式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政策引导和增强市场活力的基础上,对利用PPP模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张玉茹 《魅力中国》2013,(8):288-288
备受关注的“中原经济区”于2011年1月26日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地处中国的中心地位,处于全国东西南北的枢纽地带,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中部崛起一个重要的地区。这个地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河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对中部地区发展甚至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货币化和资产金融化的程度加深,金融已经成为现代经济领域的核心和经济增长的先导性力量,并演变为资源高效配置的决定因素。中原经济区的发展与金融有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资金需求与金融安排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与正处于开发建设热潮的经济区建设进程与资金需求相比,经济区的金融基础和金融支持力度仍比较弱。健全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金融制度安排,就是以全面推进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统领,以努力增加经济区的金融要素和金融资源供给总量为着力点,加大“引金入桂”力度,做大做强地方金融业,持续金融创新,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提供强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5.
赵学琴 《改革与开放》2014,(6):52-52,54
建设中原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本文从中原经济区农民的现状出发,在探讨分析农民整体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培育新型农民途径应转变农民教育理念,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做好新型农民的领头羊培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要把河南建设成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在加快新型工业化、  相似文献   

7.
在中原经济区中以郑州、洛阳、许昌三市为顶的三角区域里,有七个文化相同、地理位置相连的县市的发展尤其令人瞩目,被称为"区域经济强县统筹发展组团——中原组团",这七个县市形成了中原经济区的隆起区。县城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聚集了不少非农业人口,是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是城市化发展的节点,是大城市连接小城镇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为中原经济区提出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原经济区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战略意义。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原经济区迫切需要政策体系的支撑。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政策、人力资源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和土地政策必须协调配合,形成一套科学、有效的政策体系,合力破解中原经济区的难题,深入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政策·要闻     
《中国招标》2011,(33):34-35
国务院:将出台中原经济区建设指导意见国务院支持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将于近期出台。至此,包括河南省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部分地区,将正式作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中原经济区将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  相似文献   

10.
蔡明清 《魅力中国》2013,(16):27-27
“保粮食是责任,谋发展是使命。”河南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伴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河南面临着绝佳的发展时机。中原经济区是国家粮食生产优势区,是国家粮食安全重点区。河南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业和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靠大智慧、大手笔。写出大文章。”  相似文献   

1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要实现《规划》确定的发展任务目标, 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目前蓝色经济区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缺乏、融资渠道单一、支撑能力较弱, 应积极借鉴国内外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 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 为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三化"协调发展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也是新乡发展必须破解的一个难题。近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按照"一个主体、两个载体"的统筹城乡发展理念,开拓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积极推进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新乡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保持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中原经济区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介绍静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论证制约中原经济区的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发展静脉产业的可行性及思路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成都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的金融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家胜 《特区经济》2009,240(1):203-204
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金融支持始终处于枢纽地位,是统筹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和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该文从全域成都的视角,针对成都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金融支持的需求与供给现状,剖析了金融支持面临的结构、规模和监管缺口,提出了成都统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中金融支持的战略设计。  相似文献   

15.
郭玉杰 《特区经济》2012,(6):184-186
品牌伞能够对伞下的众多产品和品牌产生庇护和提携作用,对无力打造自有知名品牌的中小企业具有特殊的意义。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品牌伞策略,创建区域品牌伞,能够增强凝聚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提升中原经济区的竞争力提供巨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马琳  厉昊  陈桂芳 《魅力中国》2013,(20):256-256
摘要:本文就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意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经济的发展概况和特点,找准在中原经济区的定位、目标和方向,促进中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意义,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偃师经济的发展概况和特点,找准偃师在中原经济区的定位、目标和方向,促进偃师和中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晏青 《产权导刊》2008,(1):70-70
2007年12月8日,首届“中原经济区产权交易暨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依托“中原经济区第十八届市长联席会”在河北邯郸国际会展中心召开。晋、冀、鲁、豫四省的13市国资委、财政局和产权交易机构负责人共32人参加了会议,北方产权交易共同市场作为支持单位,秘书长方建国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9.
未来五年是新乡实现跨越赶超、大有作为的黄金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新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现代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和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基地等“一区三基地”,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实现综合实力迈入全省前列,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  相似文献   

20.
《首都经济》2011,(11):32-32
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