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运”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度极高的关键词,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正因为如此,2008奥运经济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吸引了众多国内企业借助奥运这一杠杆来撬动经济效益的增长,提高企业发展的速度,因而以奥运为载体的奥运营销也受到追捧,屡试不爽。  相似文献   

2.
冯盈盈 《浙商》2008,(11):54-55
燃烧百年的奥运圣火是奥林匹克运动延续的象征,2008年北京奥运作为奥运史上第二次全球传递,其境内登陆地的意义自然非同小可,浙商开发的凤凰岛成为奥运火炬内地首传站。与此同时,海内外许多浙商还光荣地成为了奥运火炬手。  相似文献   

3.
麻震敏 《成功营销》2010,(4):114-116
在2008年的奥运盛事中,腾讯网成绩斐然:在网民最喜欢使用的奥运网站中,腾讯网成为最受网民欢迎的奥运报道门户之一。在流量、影响力、速度、互动、新闻总量、视频覆盖率和冠军访谈等七项奥运门户报道关键指标中也名列前茅,成为奥运报道中的大赢家。  相似文献   

4.
奥运营销战略应该成为企业整体营销战略、整体经营战略的一部分。成为奥运的赞助商并且获得丰厚的回报,不可能像买一张入场券就能观看奥运比赛那样简单。  相似文献   

5.
现代奥运会的商业价值在战后被日益重视,1984年的洛杉矾奥运会成为奥林匹克商业开发的一座里程碑,从此,奥运成为全球商家的必争之地,一个又一个品牌通过这个舞台走向全世界。可口可乐、柯达、IBM、三星、联想,这些耳熟能详的名罕都是奥运的赞助者,也是奥运的受益者,他们的经验使奥运营销渐成显学。  相似文献   

6.
对战奥运营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小明 《广告大观》2007,(2S):55-56
随着08奥运的临近,体育无疑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拥有了空前的关注度与曝光率。联想、海尔、恒源祥、强生、中国网通、中国银行、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加盟。奥运营销成为企业实力的证明,营销的利器。但是,付出了高额的成本,面临的当然是沉甸甸的营销压力。因此,如何将奥运赞助落到实处,如何有效运用奥运赞助权益,如何使奥运赞助权益最大化又成为奥运赞助商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2007年注定是奥运赞助商们无法回避的岁月,同时,2007年还是非奥运赞助商用创意和执行进行“雪耻”和“证明”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周义萱 《商业科技》2008,(24):107-10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临近,奥运营销将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在奥运所带来的历史机遇中寻觅新的商业契机,这是众多企业面临的新问题。本文系统阐述了奥运营销策略,以期为奥运赞助商能够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效地参与奥运营销,和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香港皇朝家私集团于2007年3月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生活家具独家供应商后,启动了一系列与奥运相关的活动,并且针对绿色奥运为市场度身订做了一整套“奥运之家”系列产品,新产品贯彻健康环保的概念,应用符合奥运标准的新型三聚氰胺板,其功能及款式更人性化,更符合奥运的人文精神。在奥运来临之际,皇朝家私将在全国发起各类迎奥运活动。  相似文献   

9.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体育首次被选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装备,成为新中国运动员在奥运赛场上穿着国内体育用品,开始与奥运结缘。从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到雅典,“李宁”四次伴随中国奥军团出征奥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北京奥运的日益临近,奥运经济已经成为吸引众多商家眼球的热门话题,而发行奥运特许商品,冠名奥运赞助商等方式则成为众多企业快速融入奥运经济的有效策略。北京奥组委通过收取一定的费用,如赞助费、冠名费或者特许经营费等方式,允许某些企业在对外宣传时使用奥运相关标识及进行相关的文字表述。在笔者看来,这种特许经营方式与传统的特许经营方式固然有一定的相近之处,但也存在着自身固有的特点,笔者把其称为“文化特许”。下文中,我们可以简单思考一下文化特许这种特殊的特许经营策略在现代商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艾西 《广告大观》2007,(9S):88-90
举世瞩目的08奥运会为企业提供了品牌传播的绝佳机遇。 为了抓住这次机遇,奥运赞助商们各出奇招,包括将奥运相关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请奥运冠军作代言人等,而投放央视广告,抢占传播制高点,成为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除了抢占奥运重大节点节目、奥运栏目、奥运选拔活劝等与奥运直接相关的媒体资源外,奥运赞助商还纷纷加强投放央视招标时段资源,通过这一“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黄金广告时段,强势传播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奥运精神。[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姚伟 《商界》2007,(6):80-81
1984年洛杉矶夏季奥运会:柯达 “非奥运营销”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84年,用于描述在这一年举行的洛杉矶奥运会上一些企业所采用的特殊营销手段。在这届奥运会上,富士耗费巨资成为奥运赞助商,而其竞争对手柯达却成为了ABC电视网的赞助商。并由此创造了一个非奥运营销的经典:因为赞助电视网,柯达有权在奥运转播过程中不断传播柯达的品牌标识。  相似文献   

13.
6月6日,奥运圣火开始了在广西省桂林市的传递,金嗓子公司董事长江佩珍作为207号火炬手参加了此次盛事。江佩珍表示,能成为奥运火炬手是无上的荣耀。  相似文献   

14.
李欣 《成功营销》2008,(7):64-69
2005年11月,伊利正式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乳业独家赞助商。2008年5月,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发布的《2008奥运媒介行为与奥运营销效果研究报告》,在中国消费者印象最深的奥运赞助商Top10中,非奥运赞助商的蒙牛乳业竟然以15.5%的认知比率排在第三,伊利以14.6%的认知率紧随其后……  相似文献   

15.
奥运营销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而没有赞助身份的中小企业如何进行奥运营销……  相似文献   

16.
齐渊博 《广告大观》2007,(11S):59-60
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营销”俨然成为中国营销的必修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催生了大批的“非奥运营销”,这些所谓的“非奥运营销”实际上存在着可怕的误区,在误导着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错误的营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奥运营销”和“擦边球营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李桂芬 《广告大观》2007,(11S):38-40
北京奥运已被无数商家奉为百年一遇的营销良机,通过赞助奥运而持久地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地位的老牌企业固已大有人在,而为借北京奥运良机而想“一举成名”的黑马型企业估计也为数不少。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奥运赞助商可以算是最直接的奥运营销,同时,媒体则是企业奥运营销必不可少的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王亦寒 《广告导报》2006,(12):49-51
在奥运赞助商纷纷争抢奥运花环的时候,作为非奥运赞助商的雪花啤酒大胆出击,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2007,雪花毅然选择央视招标段,成为第一个在央视中标的啤酒企业。雪花差异化的产品和特立独行的营销,树立了雪花独特的品牌个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观》2008,(7):89-89
2008年5月8日,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将奥运圣火带到了世界屋脊。作为奥运圣火珠峰登顶传递的第一棒火炬手,藏族女队员吉吉在这一刻成为全世界最美丽的女性。  相似文献   

20.
小刀马 《成功营销》2008,(10):24-24
随着奥运会的结束,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在盘点奥运期间各自的表现和收获。除了央视等强势传统电视媒体之外,网络这一新媒体在奥运期间表现最为抢眼。网络媒体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能做到实时传播、同步传播、连续传播,成为受众与北京奥运间的全天候、无缝对接平台,而其互动性更是让普通人有了在公共媒体中发表奥运评论和观点的机会,大大增强了信息传递的互动性,为全民提供了一个自由体验奥运和参与奥运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