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首都经济》2004,(B04):8-10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商业化运作模式开始占据奥运会运行机制的主导地位,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概括:“‘奥林匹克’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丰富价值内涵的独特品牌”。奥运会的经济价值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2.
《沪港经济》2008,(8):10-11
1980年。萨马兰奇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时,奥林匹克已经危机重重,偌大的国际奥委会只剩流动资金20万美元。而冷战中的不同政治阵营又把奥运会作为政治博弈的舞台,以抵制奥运会来获取政治利益。由于各国奥委会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于政府,因此,奥林匹克在政治图谋面前几乎束手无策。走马上任的萨马兰奇决心推行商业化改革,以经济的独立开启奥林匹克的重生。然而,决策一出,便引起了关于奥林匹克该不该商业化的巨大争议。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盛大开幕,田园诗歌、工业革命等视觉盛宴令人惊叹,但大气污染、女权抗议等“不和办曲调”亦大方呈现,或许争论和喧哗才是“奇迹之岛”包容和自信的最好表达.“伦敦碗”之外,40多个组织正计划示威游行,抗议伦敦奥运会的“过分商业化”,这届奥运会官方赞助商多达53家,有媒体讽刺“这是最商业化的一届”.  相似文献   

4.
20年前,举办奥运会带来的是巨额债务,但是,自从国际奥委会“创造”了电视转播权、赞助权和特许经营权等奥林匹克营销计划之后,奥运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化运作突飞猛进。今天,奥运会既为自身带来了巨额收入,也为举办国增加经济收益带来了十分难得的商机。  相似文献   

5.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过度的商业化运作。冲淡了奥运会主题。  相似文献   

6.
寄语中国     
公元2008年8月8日,奥运会的五环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将在北京上空交相辉映,奥运精神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必将在这个庄严的时刻竞相放射出璀璨的光辉。我们中华民族要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奥运会,敞开心扉尽情地感受奥运精神,并在全身心地弘扬和践行奥运精神的同时,以谦逊的态度、开放的姿态、宽广的胸怀和大国的风范升华伟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一梦想的实现丰富和熔铸了中华民族精神,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并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时代内容,也使奥运精神在中国广为传播。并且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不仅为民族精神的升华提供了平台,也为民族精神的发展开拓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它历史悠久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并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继续不断的丰富、完善自己。北京奥运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北京奥运是一次弘扬和升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契机,我们应当抓住机遇,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何辉东 《新财经》2008,(3):88-89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人们对这项全球体育盛事的热情也越来越高。由于这届奥运会开在了家门口,我们对“奥林匹克”这四个字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奥林匹克是一种竞技精神,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和谐、自由、健康、积极的现代伦理。奥运会给我们带来的已不仅仅是享受比赛这样简单,她有太多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了第29届奥运会,这也将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以往奥运申办国都将申办奥运会作为一种负担,自从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举办方成功的创造了一个盈利的奥运会后,申办国又将奥运会作为拉动经济的一架马车.而2009年8月中国奥运会组委会正式的解散,也对外公布了奥运会的盈利.我们着重来分析下奥运会带给中国经济什么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江颉 《特区经济》2009,240(1):152-153
奥运会给主办国经济带来多方面收益的同时,也使所有奥运会主办国在奥运圣火熄灭后出现经济滑坡的“后奥运效应”现象。国人担忧北京奥运会过后,我国经济是否会像许多奥运会举办国那样要经历“后奥运效应”这一综合症。因此,本文就如何借鉴别国的经验教训,跨越“后奥运效应”进行了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2.
"奥数潮"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已在专家和社会各界之间达成共识。然而,即便是政府出面干预也难以使奥数市场降温。其深层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制度的非均衡。其根本性解决措施在于国家一方面应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的基础上促使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另一方面应进行教育体制、招生政策和办学机制等各种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3.
李远祥 《特区经济》2009,(5):125-126
经济的发展面临生态失衡所带来的人类生存危机,面临自身发展领域所发生的新变化,必须冲破原有的价值局限,因此,我们必须开发GDP中的的生态价值。通过政治教育、法制建设、伦理规范、国家政策等各种方式和途径,追求经济与环境双赢。  相似文献   

14.
论奥运会中的政治介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欣 《理论观察》2009,(3):58-60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层次最高的竞技体育赛事,它是为了促进全世界人民相互了解,缓解战争和提倡世界和平的世界性民众聚会。但是由于它自身的特点及其发展,从它诞生之日开始就成了各种政治力量利用的舞台,它虽力图超越政治但却无法摆脱政治对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以其独特的聚集优势在为区域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其大规模生产也造成了区域内资源短缺、集群环境污染以及生态破坏等负效应,而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瓶颈制约下,循环经济又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其中根据元胞自动机理论的计算机模拟结论为产业集群的生态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模型基础。现实中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产业集群"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关于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重庆市环保产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寻求更加完善的产业发展模式并加紧实施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分析世界环保产业的发展形势和重庆市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环保经验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环保投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经济规模小、技术开发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中小企业联合与兼并、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示范区等适合重庆市环保产业发展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农民仍被排除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之外.政府应担负公共服务职能,秉承宪法精神,建立有层次性的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并以立法保证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心理契约是企业留住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员工心理施以企业愿景、价值观、经济报酬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达到精神留人的目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在分析心理契约概念、特点、及知识经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构建心理契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但目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本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提出了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宏 《特区经济》2008,(9):175-177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以现代西方农村合作经济理论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为了解决农户个体经营与大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然而目前,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运作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揭示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