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编辑同志:我于2008年10月到公司从事保洁工作,签订了非全日制用工合同,约定每天工作4个小时,劳动报酬按每小时8元计算。2011年11月开始,公司的业务量大增,我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每日工作时间均在6小时以上,且周末也不能休息。2012年4月,公司要与我解除劳动合同,我要求公司给我一定的赔偿,可遭到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的拒绝。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00,(7)
<正> 律师先生:我是某银行的一名工作人员。最近我的几个朋友准备开发一个新项目,我对这个项目十分看好。他们劝我也投资做股东,我非常愿意,但听说法律规定有些人是不能开公司作股东的,请问,我能不能投资做股东?我国法律关于公司股东有什么禁止性的规定?王建王建先生:我国《公司法》关于股东资质问题并无特别的限制,但为了解决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遇到的股东资格问题,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了《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公司股东资格作出了规范。规定下列个人和单位不得投资设立公司:一、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银行在职员工  相似文献   

3.
任建新  贺大卓 《英才》2008,(12):59-59
我们始终奉行在微笑中改革.既不重奖也不重罚。不把职工主动推向社会一但职工可以炒我的鱿鱼.我的公司就是这样。从我们办公司开始.一直到今天.凡是要离开我们公司的.各级部门签字不能超过一分钟,要离开就赶快走。但是我们不主动把一个职工推向社会.我们在国企解困这个方面树立了品牌。  相似文献   

4.
李晨 《上海企业》2010,(7):102-103
我公司最近因业务需要将对本地B公司进行并购.但由于B公司为一家化工企业,因此,我公司在并购过程中对B公司进行了标准的环境调查。但在权威机构出具的环境调查报告中,B公司存在着三氯乙烷对土壤的污染问题。对这样一个土壤污染问题,请问:我公司是否需要依据环境突发事件向有关环境部门进行申报;若要进行申报,该如何申报,具体的程序和内容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您好!我在一家 IT 公司做了快一年了,休息时间都是弹性控制的,有时两三天都休息,有时候连续十几天都加班,去年的几个长假休得断断续续,连过年都没有回家。现在很想休假回去看看爸妈,但公司人事部部门说要按天数扣薪水,我不能理解,正因为公司要我的加班我去年才没有回家,现在休假还要扣钱,是不是太苛刻了。——生气的里里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去年底,我所在的公司与每个员工的劳动合同都陆续到期了,公司同意给他们续签两年期的劳动合同。当时,我正在外地出差,不能履行签约手续。但我所在的部门为了保证公司交办的这项续签合同工作能按时结束,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让另一个员工小李替我在劳动合同上签了字。一个月后,我出差回来,小李把自己代签劳动合同一事告诉了我。今年5月中旬,我想辞职,公司对我说那个合同仍有约束力,如果辞职就得赔偿违约金。我觉得合同不是自己签的,应该是无效合同,公司要我赔偿违约金,我觉得很委屈。读者:小王  相似文献   

7.
任坤  傅卫 《人力资源》2007,(5):22-23
读者来信编辑:您好!我是某通信设备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最近,公司销售总监老张找到了人力资源部,向我诉说了一件困惑的事。他说:“今年我们部门提前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正当筹划着如何组织员工庆祝时,却收到了得力干将王成的离职申请。看着他的离职申请,我感到很郁闷。王成从事销售工作已经三年多了,我对他一直很赏识,并且这两年给了他不少机会,薪水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他却突然提出辞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留住王成?”看到老张一筹莫展的样子,我一时也不知所措。当收到员工的离职申请时,企业的直线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如何应对?希望得到咨询专家的建议。某通信设备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沈玉  相似文献   

8.
正编辑同志:我是某化工公司员工,妻子于3年前病逝。今年,经人介绍,我准备与公司另一离异女工童某结婚,并向公司申请婚假准备外出旅游结婚。但公司劳资部门答复说,根据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我与童某以前均休过婚假,再婚时就不能再享受婚假了。但公司从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同意我们旅游结婚,但按事假处理,公司不支付休假期间的工资。请问,公司这样的答复有法律依据吗?王海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我购了一套商品房。可在对房屋进行装饰时,我发现房子有质量问题,于是就找到该房地产开发公司交涉要求退房。可对方不同意,说该经工程质量监督部门验收过的,一般不会存在质量问题。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除了怎样赚更多的钱以外,我相信很多老板对如何管理员工这个问题也极感兴趣。作为老板,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一间公司的命运、决策可以由自己主宰,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定这些决定的最终执行者是员工。  相似文献   

11.
立体分解关键业绩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冬华  张勇 《人力资源》2006,(24):33-37
企业在进行绩效考核时,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绩效考核指标不能对公司战略的实现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各个部门绩效考核指标的体系性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支持与互补,指标与指标之间要么相互交叉,要么存在制肘。由此看来,在部门绩效指标设立环节上,应该遵循什么原则、采用何种流程常常成为绩效考核执行部门面临的难题。H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年销售额大约3亿元。近年在推行绩效考核体系的探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流程,我们称之为“立体指标分解法”。  相似文献   

12.
任坤  傅卫 《人力资源》2007,(3S):22-23
我是某通信设备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最近,公司销售总监老张找到了人力资源部,向我诉说了一件困惑的事。他说:“今年我们部门提前超额完成了销售任务.正当筹划着如何组织员工庆祝时.却收到了得力干将王成的离职申请。看着他的离职申请,我感到很郁闷。王成从事销售工作已经三年多了,我对他一直很赏识,并且这两年给了他不少机会,薪水也保持着一定的增长,他却突然提出辞职.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怎样才能留住王成?”看到老张一筹莫展的样子.我一时也不知所措。当收到员工的离职申请时.企业的直线管理者与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如何应对?希望得到咨询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问:我是一家中型制造业公司的老板。公司成立至今已经4年了,目前公司的中高层领导中,很多人都是跟企业一起走过来的功臣。但是现在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管理方法和处事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了,请问我应该怎么合理地解决这个问题?答:这个问题,其实是很多度过创业期、走向发展期的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根据“元老”们的不同情况,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应对方式:1、重用可以胜任更高职位的元老。所谓的“元老”问题,本质上是个人发展速度不能跟上企业发展速度所引发的问题。但我们也并不排除,有一部分元老可以与企业同步成长。对于这些人,企业…  相似文献   

14.
数年前,我的美国老板在离开中国时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你是公司的销售明星,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以后你要是做了老板,既不能找太弱的部下,也不能找太强的部下。”现在想起来,我大概就是当时老板心目中“太强的部下”吧。  相似文献   

15.
HR来信:前一段时间我公司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协议,但没有在协议中明确约定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伤责任承担问题。那么一旦劳务工在我公司发生工伤,则应当由哪方去社保部门报工伤?又应当由谁承担工伤费用呢?  相似文献   

16.
陈颐 《中国企业家》1999,(11):77-77
安然公司是一家被别人《财富》杂志500强的天然气公司,它连续4年被该杂志评选为“最富有创新精神”公司,可见它的公司文化是很突出的。在人们的印象里,与天然气打交道的人属于野外工作者,不会注意仪表打扮:风餐露宿的艰苦工作使他们的说话也不再会是彬杉有礼。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却设立了一个特殊的部门,业务就是培训企业员工如何拜扮自己,完善形象。海伦女士便在这个部门担任“企业形象顾问”的角色。这一信息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于是我通过英特网,向安然公司总部发出电子邮件,向海伦女士提出了一些我感兴趣的问题。很快我便收到了她的回信。  相似文献   

17.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公司不断扩充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东西。我觉得丢掉最多的,就是自我。我想,只有我们学会超脱,才能从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去观察问题和理解问题。牵制着我们的思想,让我们不能超脱的世俗的东西有许多。  相似文献   

18.
回音壁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来信收到,关于我公司生产棒棒跳糖果质量卫生问题,公司领导十分重视,立即召开各车间经理、质检部门会议,同时对公司员工进行食品卫生、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对主管部门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处理,对这次的教训,公司以后一定耍把好卫生、质量关。卫生是食品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信誉,这次应感谢你们给找公司寄来消费者投诉情况。对于消费者王欣同志,我公司会书面或打电话向他作检讨,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19.
有名牌,就有假冒。看来,这不是中国特色,全世界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名牌有市场,假冒也有市场,于是又出来一个打假市场。市场经济真让人眼花缭乱。中国会不会出现打假市场?我看可能性很大。打假不能光靠政府,而且我也知道有公司、律师事务所在做这方面的取证工作。我看应该在定好规矩的前提下,鼓励更多的有专长的人参与打假。  相似文献   

20.
正编辑同志:我在一家机械公司工作已近3年,公司为我缴纳了各项社会保险费。上个月,两名员工被公司辞退后,他们每人每月能领到500余元的失业保险金,对此我非常羡慕。在劳动合同还未到期的情况下,我也向公司递交了辞呈,公司很快批准了。当我要求公司为我办理失业登记时,公司却告知,我没有资格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请问,为何同事可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而我却不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