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南亚地震带之间,抗震设防烈度在六度以上的地区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60%以上:从近年来地震预报中圈定的危险区来看,广大的农村遭受地震的几率大大高于城市;农村地区的受灾程度大大高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去年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农村地区的受灾程度大大高于城市,其中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屋建设中的抗震设防问题。目前正值新农村的建设热潮,但在农房建设中抗震设访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这就对当前农房建设中抗震设访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灾区城市百姓和农村百姓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冰雪灾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了解了城市百姓和农村百姓受灾的差异性以及灾害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冰雪灾害对百姓生活影响最大的体现在物价状况(14%以上),其次是出行、物资供应、通信、通讯方面(都达10%以上)。农村百姓和城市百姓受灾的差异性最突出体现在出行问题上,差值为4.2%,其次是停电、停水、煤气供应、通信、通讯问题,两者间的差距都达到1.5%以上。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防御冰雪灾害时应重点稳定物价、保障物资供应、保持道路和通讯畅通,根据城市和农村受灾的差异性,及时有效的采取预防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2008年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人力资本、政治资本等因素对收入回报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越高,所获得的人力资本回报越高;拥有党员身份并担任相应领导职务,则获得了较高的政治资本回报;垄断行业的收入明显高于竞争性行业.此外,由于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收入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且城市收入高于农村.  相似文献   

4.
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文君 《江南论坛》2008,(10):21-2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近2000亿元。仅以2008年年初的雪灾赔付比例计算,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相似文献   

5.
汶川地震给四川地区带来重大灾害,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使受灾的民众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活和生产,因地制宜地进行灾后重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以四川灾区农村产业规划重建为重点,结合目前灾后农村重建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灾后重建的应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论述,试图为今后农村重建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2008年"5.12"特大地震后,陕西省南部受到严重的破坏,尤其是宁强县和略阳县,灾后重建任务十分艰巨。面对社会各界的支援,灾后村庄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如何在灾后全方位地营建乡村社区,并充分体现其地域特色,也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地震灾后重建,不仅要考虑房屋建筑等生活空间的营建,还应统筹和规划考虑农村主导产业的生产恢复与技术提升,更新产业结构,以及建设新的循环农业模式。为此针对陕南地震灾后乡村现状,选取宁强县受灾最严重的广坪镇骆家嘴村为例,提出应结合该地区地域特点、产业结构和农村社会发展现状,从村庄规划及建设发展模式开发与新型民居示范等方面营建绿色乡村社区,探索灾后绿色乡村营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河南用口市是中国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区,农民占人口数的90.3%以上.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为主地区的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尤其是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此,政府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调动农村青少年求学的积极性,以保证未来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达到高中以上;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壮牟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搞好农民的职业技术教育.以保证把农村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发展,六安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这一方面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富余闲置问题,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限度,劳动力转移也理应如此。然而事实上六安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已经产生了转移过度现象,盲目过度转移不仅给城市带来巨大压力,更导致农村产生了留守儿童与妇女、留守老人、土地闲置和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显然会对地区农业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因而必须引起重视,并积极研究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9.
殷然 《大陆桥视野》2017,(21):81-84
2017年10月11日—13日,第二届"一带一路" 沿线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理事大会暨"一带一路"城市发展战略专题研讨会在天津市光合谷酒店召开.会议由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主办、天津市社联和天津外国语大学共同承办,来自全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理事单位以及有关地区、城市、高校、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社科专家学者和有关新闻媒体记者160多人参加了会议.此次活动以"献礼党的十九大,献力国家大战略"为主题,紧紧围绕"弘扬开放合作精神,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宗旨,展开系列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反响.人民网、光明日报等国家级和当地新闻媒体对这次活动情况进行了宣传报道.  相似文献   

10.
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传江  张辉  黄云平 《经济评论》2004,130(6):39-43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增无减 ,但是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大量过剩、非农产业规模较小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 ,是最根本的差距所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与东部地区相比呈现显著不同的特征 ,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西部地区需要 :(1)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 ;(2 )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 ,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完善城市群带 ,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 ;(4 )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相似文献   

11.
贫困的多维福利剥夺程度高低和持续时间长短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制定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文章综合Alkire和Foster(2011)提出的多维贫困测算方法和Foster(2009)提出的长期贫困测算方法,构建了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和暂时多维贫困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的贫困状况,并进行了城乡分解、指标分解和区域分解.结果发现:第一,样本家庭在多维视角下的长期贫困比例要高于暂时贫困,这与单一地从收入角度来分析长期贫困和暂时贫困的结论恰好相反;第二,对于所有类型的贫困而言,教育年限、医疗保险和健康的贡献度都排在前三位,但健康对于长期贫困人口的贡献度要明显高于暂时贫困;第三,总体看来,农村的多维贫困程度不仅高于城市,而且很多指标的贫困持续时间也要高于城市;第四,从四大区域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中西部地区,长期多维贫困程度要高于东部和东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四大国有银行从广大农村地区的大量撤出,造成了农村正规金融的缺位,农信社等留守的农村正规金融又扮演着"抽水机"的角色,即把农村资金转移到城市和其他高回报产业,农村地区发展生产资金和生活资金严重不足.此时,以合会为代表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作为农村内生的金融制度安排,合会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适度发展,用相关的法律去规范其发展,但政府干预不宜过多.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中国285个地级以上城市2006-2018年的相关数据,估算各样本城市房价泡沫指数,并将其作为房价替代指标以研究高房价与区域创新能力二者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一是虽然房价一直在涨,但房价总体泡沫水平却呈现倒"U"型特征;二是样本期内,城市房价与地区创新呈显著正相关性,即房价每上涨1%,区域技术创新将上升0.154%;三是城市房价上涨通过加快生产资本形成、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提高外商投资水平三条路径促使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四是房价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因地区及规模各异而不尽相同,东部地区影响为正,而中西部地区呈负向作用,此外,大城市房价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小城市.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当代的一大社会经济问题.我国加入"WTO"以后,这个问题将会更突出,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会更紧迫.在同级行政区域中,县是我国农村人口较多的地区,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它们的共同问题.一般来说,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所属的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条件要好得多.但是目前城市所属的一些县,特别是远郊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仍然是一大难题.石林县就是这样的县之一,本文就是从石林县经济发展的实际与可能,探讨类似的城市远郊县怎样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电子商务与物流在现代科技进步下快速发展。相对于城市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发展现状,我国农村地区电子商务与物流建设相对较弱,存在信息化普及程度较低、专业化人才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的增长。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强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加强冷链运输系统建设,优化物流配送点建设,加强信息化设备建设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政府、企业、高校等参与农村物流人才培养等措施,来吸引专业化人才,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目标进一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赵伟  普雁翔 《技术经济》2006,25(7):105-110
本文基于农村工业化过程中存在严重的集聚不足之现实,以城市集聚经济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引入城乡分割的约束条件实证分析了城市与农村工业活动的集聚效应。结果显示,城乡分割导致工业活动在农村与城市的“集聚二元性”,而集聚程度及其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提高外国地区集聚程度能改善生产效率,这预示不仅要关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要重视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提高经济活动集聚程度,以缩小地区和城乡差距。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基本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通过对农村公共产品内涵的界定及其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指出加强政府供给的重要作用和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促使会展业深度"洗牌"提早进行,会加速会展产业结构优化 会展业,被认为是新世纪的三大朝阳产业之一.在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与一个地区或是城市产业结构、区位优势、开放和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发达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会展业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城市的国际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学亮  符淼 《技术经济》2011,30(8):74-78,99
利用1999—2008年广东省的市域数据,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对其农村地区的技术进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农村技术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这种空间相关性随经济发展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农村技术进步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即区域内农村研发创新、城市先进技术溢出以及农村地区间技术扩散;以农村投资为代表的"干中学"以及农村地区间的技术扩散是农村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受农村吸收能力弱等因素的限制,城市先进技术溢出较其他两种途径对农村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小,但仍是农村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最后提出,加强农村科技投入,提高农村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提高农村地区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促进农村地区间的技术扩散,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践看,产业集群在珠三角、长三角等许多地方成长壮大,大大带动了城市和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数据显示,广东中山、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产业集群集中的城市,经济大都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迅猛增长,其财政收入、就业人数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指标也位居全国前列(倪鹏飞:《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大量事实也证明,产业集群成长迅速、发展较好的地区和城市的综合竞争能力明显要高于其他地区和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