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作为国有粮食企业如何发挥粮食流通的主渠道作用,成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积极加以解决的重要课题。一、购销市场化,国有粮企主渠道地位面临严峻挑战购销市场化对国有粮企来说是一次根本性变革,因此,它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十分严峻的。1.购销主体多元化,竞争将更趋激烈。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条件下,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国有粮企垄断购销、独家经营的局面将不复存在,凡具有一定资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经营粮食的企业和个人,都将作为市场主体,在大市场、大流通中进行公平竞争。市场这…  相似文献   

2.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明显加快,粮食购销完全放开已为期不远,这是大势所趋,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但是,个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在这场粮食市场化改革冲击波面前,莫衷一是,还心存幻想,企盼“政策饭”,留恋“铁饭碗”,坐等改革临头。粮食购销企业的消极表现首先,思想观念落后,认识跟不上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由于受地理位置、经济环境、交通通讯等条件制约,消息闭塞,信息不灵,思想保守,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上,收购靠国家,销售靠计划,花钱靠补贴,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相似文献   

3.
付兴芬 《齐鲁粮食》2007,(11):33-35
积极稳妥地处理国有粮食企业财务挂帐.是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减轻企业包袱,加快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关键所在。国家和省出台的一系列逐步解决粮食财务挂帐的政策也是基于原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历史和市场化改革需要做出的正确决策。根据中央五部委《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财务挂帐处理意见》和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帐认定及从企业剥离工作的通知》要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入世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专家指出,我国需要真正形成大粮食、大流通、大市场的粮食流通新格局。特别是帮助国有粮食企业扩大联合,组成一批具有经济实力、有竞争能力的大集团和大公司,以此作为骨干或龙头,形成企业群体,带动中小企业的发展。国务院负责同志批示,国有粮食企业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造,提高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国有粮食企业职工也越来越深切地感觉到企业如不改革,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专家的鲜明观点、领导的重要批示和粮食职工的切身体会,集合成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那就是要重组国有粮食企业,在未来…  相似文献   

5.
于波  刘松 《齐鲁粮食》2002,(7):26-28
今年是我国正式加入WTO,各项规则与国际接轨的第一年,也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年。按照省局开展调研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就如何应对入世,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等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改革和发展,国有粮食企业经营逐步从垄断走向开放,企业产权结构逐步从国有独资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尤其是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以后,国有粮食企业顺利实现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的转轨,初步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粮食流通发展需要的市场经营主体,在国家粮食宏观调控和粮食流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日,笔者通过调研发现,安徽省全椒县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模式基本上是启动预案按照政策性经营.不启动预案进入市场化经营。现就全椒县国有粮食企业规避和化解粮食市场化经营风险的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冬 《农金纵横》2004,(1):61-63
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加入WTO,粮食经营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和调控手段的间接化将成为粮食市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在粮改大潮的冲击下,吉林省的粮食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有粮食企业和农发行应主动适应这一变化,在履行好现有职能同时,从实际出发,对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9.
2001年,浙江、广东、福建、上海等八个粮食主销区省市率先实行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随后粮食产销平衡地区相继放开了粮食收购市场,粮食主产区也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粮食购销市场化的路子,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作为曾在粮食流通和粮食宏观调控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有粮食企业,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如何加快改革,适应新时期粮食流通发展的需要,是当前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如何认识国有粮食企业的体制责任和现状差距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承担政府职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加上改革滞后,历…  相似文献   

10.
王文兵 《齐鲁粮食》2002,(10):11-15
最近,省局对潍坊、青岛、淄博市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总的看,近几年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深入进行,三市粮食部门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使企业活力大大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粮食购销市场化逐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步伐尚需进一步加快,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1.
十年波澜壮阔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国家把宏观调控耦合于市场运行机制之中.把粮食企业彻底推向市场,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粮食流通新体制。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多元化经营主体、多元化经营资本进人粮食流通领域.必然冲击山区国有粮食企业。  相似文献   

12.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我国粮食的重要载体,既区别于一般的粮食购销企业,又不同于单纯的粮食储备企业。近年来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粮食购销企业内部改革不断推行,其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城区粮食购销企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对扬州市城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其优势与不足,对其未来发展做初步探究并提出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项涛  梁仓 《粮经纵横》1998,(5):39-42
一、深化企业改革.探索连锁新路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国有粮食零售企业面临市场竞争的强烈冲击,由于经营管理体制、商品营销方式、基础设施等方面不适应市场形势发展,加之历史包袱沉重,经营资金短缺.使经营陷入低谷,效益急剧下降。虽经多种努力仍无大起色,经营局面十分严峻。因此.  相似文献   

15.
国有粮食企业深化改革,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离不开政策的支持。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将与其他符合条件的粮食经营主体一样,在市场规则体系内,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但由于客观情况限制,一部分粮食购销企业进入市场后,面临着不平等的外部环境,造成粮食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为此,有关部门应主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努力为粮食购销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化经营环境。一、保障资金粮食企业普遍存在政策性亏损,流动资金十分紧缺。而企业目前仍承担着市场收购主渠道和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任。对政策性任务,政府应进行一…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新方案出台后,各地总的贯彻情况是好的。但是,在粮食主产区,有相当一部分党政部门和相当一部分同志,对新出台的粮改方案,存在认识上的偏颇和误解。这些部门和这些同志认为,新的粮改方案中关于“保护产区”的政策,“不符合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变相保护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保护落后,助长了粮食购销企业对国家的等、靠、要思想”;有的党政部门甚至不顾政府决策,固执地要求粮食购销企业放弃按保护价收购粮食政策,按收购市场放开的要求进行购销企业改革,等等。粮食流通体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与发展,最近,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八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目前,全国粮食系统正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农业发展银行也以满腔热情的精神风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农发行现阶段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的职能,努力促进粮食购销企业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第一,要树立全局观念,协同各方,确保粮食购销企业改革顺利过渡到市场化。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省是粮食主产省,自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以来,省内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基本以政策性粮食收储为主,部分企业进行了市场化购销经营。为积极应对粮食收储体制改革对主产省粮食收购及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带来的冲击,提前做好预防,通过对以安徽省为例的主产省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市场化收购资金筹集方式、资金总额、资金使用、经营  相似文献   

19.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继续深化,给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深层思考。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如何应对则是粮食工作面临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产区国有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阶段,经营起步的条件有太多的缺损,粮食市场经营举步维艰。一、资产负债率高国有粮食企业由于长期执行计划经济下的政府意志,经营粮食商品,形成了依赖银行贷款的高负债局面。这几年,粮食购销市场化经营加快。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贷款性质亦从政策性贷款资金供应转向商业性贷款资金供应,对粮食企业的收购贷款方式也由敞开保证供应收购资金走向“以销、以效”逐笔核贷。一般来说,银行商业性贷款要求企业要有较好的资产负债水平,资产负债率要求在80%以下,最高不能超过100%。而现在处在经营转轨时期的国有粮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