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深入.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启动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广西经济发展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建设南宁-珠三角为主轴的经济走廊对于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广西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推进与东盟以及珠三角经贸和产业对接有着重要的意义.要将现有的“玉(林)贵(港)走廊”、“西江经济走廊”延伸扩展为”粤桂经济走廊“加快相关的基础设施对接,将广西打造成为沟通东盟与泛珠三角经济区的战略枢纽。  相似文献   

2.
《市场论坛》2006,(12):F0004-F0004
广西沿海铁路位于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经济区域,北接南昆、湘桂线,与全国铁路联网运营,南连广西沿海港口,四线(南防、钦北、钦港)连三港(防城港、钦州港、北海港),辐射西南和广西经济区域,是我国西南出海最便捷通道,区位优势独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推进郑(州)洛(阳)西(安)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一体化建设是整合中部地区经济,促进中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一体化发展内涵,对郑洛西合作带2010-2021年一体化时空特征与驱动因素进行了水平测算、理论分析及效果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郑洛西合作带一体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在市场建设、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交通互联等方面逐渐达成一体化共识,但生态治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辐射因素有利于促进郑洛西合作带一体化,其中中心城市辐射对区域一体化贡献最为明显,功能分工、空间联系、公共服务及生态治理发展滞后是区域一体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推进郑洛西合作带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优化区域产业分工布局、完善基础设施互通网络、健全跨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以及巩固生态联防联治体系。  相似文献   

4.
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资源整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粤、港、澳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现代物流业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联动、珠三角物流业发展的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珠三角地区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区域物流网络体系空间布局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合作和竞争成为最大的主题,港口的发展也是如此.本文对厦门港和高雄港城经济合作发展策略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发展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提出加快推进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将有效推动长三角港口群功能演进和航运服务升级,并为长三角各港口之间的分工合作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本文以江苏省洋口港为例,探讨中小港在港口群一体化中的发展策略,深入剖析了洋口港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并从港口发展定位、中转业务对接、航运物流合作、运营一体化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中小港融入区域港口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瑛 《市场论坛》2005,(4):57-60
前言:2002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广西发展通道经济进入一个新时期.通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加强,本文通过分析广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发展通道经济的对策性建议,使广西既要成为国家面向东南亚开放的战略通道,又要极大地推进广西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落后,需加快发展.城市群一体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北部湾城市群是广西发展的双核之一,应大力发挥北部湾城市群对县城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组成的形似英文字母“M”的“一轴两翼”大格局的“M”型战略构想勾勒了中国——东盟经济区域合作的新“路线图”,体现了此区域经济合作朝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方向发展的趋势。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则是中国——东盟“M”型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个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因此积极推进广西“4+2”经济板块合作,是实现中国——东盟顺利对接的战略环节。  相似文献   

10.
当前,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共同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已经产生重大影响,世界各国(地区)都在积极制定应对对策,本文尝试通过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理论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探索其对广西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场论坛》2011,(12):74-76
港口与区域经济关联发展具有整体性、阶段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拟以广西北部湾港为例,通过港口物流与腹地(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湖南)进出口贸易关联性研究,提升广西北部湾港对区内外腹地货源的吸引力,为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傅超 《市场周刊》2008,(7):46-49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在国家继续全面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服务周边外交战略的形势下,在国家经济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积极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的机遇下,充分发挥广西沿海地区的各项优势,整合北部湾经济区内各方资源,加快经济区对外开放步伐,是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广西经济起飞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3.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已显现出其特有的经济特征.然而,在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如何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选择区域一体化进一步发展的合理路径,是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找有效解决途径,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使长三角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会计区域协调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如关税同盟、货币政策、会计政策等)的协调与合作息息相关。中国—东盟会计协调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经济政策保障之一,也是推进会计国际趋同的重要力量。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会计协调的现状及其在理论、市场、制度和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的协调基础,并论述了实现中国—东盟对推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能够提升亚太区域贸易增长基线,并且能够加快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进度,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它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链重构有着深远意义。RCEP协议的签订和生效也是推进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广西应抓住RCEP的机遇推动经济社会新发展,充分发挥广西作为国家重大开放平台的作用,打造和完善特色产业链,全面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向海经济产业链布局,打造新的增长极,推动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海南省各个港口的发展带来机会和挑战,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对外贸易对港口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提升港口竞争力迫在眉睫。遴选出海南具有代表性的海口港、三亚港、八所港、洋浦港,梳理港口发展现状,剖析存在问题,归纳港口竞争力提升战略,促使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发挥港口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海南自贸区(港)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李钢 《国际贸易》2008,(4):11-17
当今的世界经济有两大潮流并行不悖地发展,即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顺势而动,融入潮流,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布局,实施以自由贸易区为核心的战略.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与广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是实现广西区域经济社会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时期,高等教育为广西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和智力基础,与广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文章首先分析高等教育与广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不足,接着探讨广西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两种模式.最后围绕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与广西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长江上游地区推进经济一体化,既有利于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持续稳定推进,也有利于推动区域内部各省市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增强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本文在阐释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一体化基本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政府推动 市场主导"的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完善区域大市场、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产业的合作发展以及创新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必须着力抓好的一个主要任务。在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出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这是广西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我们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