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浙江省农旅文深度融合主要问题为:农旅文发展有进展,但缺乏统一规划;农旅文融合发展有成效,但融合模式还需探索;农旅文发展有特色,但品牌文化及营销创新还需加强.农旅文深度融合模型构建的主要措施:以市场需求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农旅文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多形态农旅文融合模式如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村落乡镇旅游;以客源拓展为方向,强化农旅文深度融合的品牌文化以及营销策略.具体乡村农旅文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以产品开发为出发点,加强对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将乡村特色风情文化融入其中,以体验为主创新农旅文深度融合模式;以客源拓展为方向,强化农旅文深度融合的品牌文化以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寻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形式能够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将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综述、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难点分析、意义分析、实践现状以及路径探索5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内外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不断深入,各地夜间旅游产品的开发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丰富哈尔滨夜间旅游市场的产品类型、发扬哈尔滨优秀的文化资源,从哈尔滨夜间旅游目前存在的缺乏精品旅游项目、体验性文旅融合产品较少、未充分利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入手,提出打造精品文化旅游项目、丰富夜间旅游产品内容和形式、完善夜间旅游产品辅助设施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新时代旅游新常态下,产业亟须具备信息化素养和创意发展思维的新时代旅游人才。融合现实数字文旅实训室通过融合现实情境设计、双维度人才培养思路、实训教学平台搭建,满足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文章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融合现实数字文旅实训室建设为例,分析其建设必要性,重点阐述实训室建设原则及思路,为高职院校建设高水平数字文旅实训室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不断多样化,文旅产业融合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大力推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 042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政府措施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搭建中介和调节效应模型,并进一步探讨农户参与度影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能路径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政府措施有助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政府措施以农户参与度为中介有助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在乡村产业振兴背景下,政府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提升了农民积极性,增加了农户参与度,对政府措施产生调节效应,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因此,为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引导性的政策措施亟须出台,并带动当地农民群众,提升农户的参与度,以此来提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22年,梁平区深入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文旅市场主体103家,21家文旅规上企业上报产值18.28亿元;接待游客达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亿元。活动赋能,对外营销聚拢人气2023年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非遗绝技“打铁花”,在梁平区百里竹海猎神村惊艳亮相,吸引万余市民、游客前来观看。特色民俗体验、非遗文化表演、庙会灯会、创意市集、新年祈福等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大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具备了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大连市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融合创新的力量,提升其发展的内在价值。通过探讨大连市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意蕴,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大连市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对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25亚类、103个基本类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南江县文旅资源类型全、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特色优.应紧抓旅游资源五大特色,寻根地学文化引领,发挥"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串联、乡村文化旅游辐射作用,布局"12822"空间结构、设计4个品牌、7种产品、构建6类融合工程的实践创新模式,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景区类旅游资源历来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物.本文在对哈尔滨文旅产业融合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重要突破口,提出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场馆联动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旨在推动哈尔滨的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望庆玲  孙军  顾敏 《科技和产业》2021,21(5):115-12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究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解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原动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推力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从融合路径出发,对文旅融合的模式和具体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要从资源深挖、政府干预、市场赋活和数字文旅等方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1.
望庆玲  孙军  顾敏 《科技和产业》2021,21(5):115-12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究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解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原动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推力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从融合路径出发,对文旅融合的模式和具体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要从资源深挖、政府干预、市场赋活和数字文旅等方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2.
望庆玲  孙军  顾敏 《科技和产业》2021,21(5):115-120
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探究两者融合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解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必然性的基础上,从基础条件、原动力、内在推力和外在推力层面构建了文旅融合的动力机制,并从融合路径出发,对文旅融合的模式和具体的案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市场恶性竞争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要从资源深挖、政府干预、市场赋活和数字文旅等方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在借鉴国内外名人故里文旅产业整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旅游圈层结构理论",将大千故里——内江文旅产业发展空间进行三圈层布局,以旅游线路串联文旅产业要素,放大节点效应、打造文创发展核心,发挥文旅融合空间集聚场效应,外圈层打造文旅网络集群,形成文旅双创发展格局。通过开发再现型产品、体验型产品、创造型产品的开发,将内江名人故里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文旅产业优势,推动内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4.
刘燕 《北方经济》2023,(1):44-47
内蒙古文化旅游在融合发展的同时,缺少对示范模式的梳理和总结,因此示范模式的带动作用并不能很好地体现。文章在明确内蒙古文旅融合示范模式概念、发展基础、构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产业发展实践,提出文化景观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式等八大示范模式,系统梳理和分析内蒙古文旅融合示范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晓慧 《科技和产业》2023,23(7):210-217
选取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共16个指标,采用熵值法对统计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赋权,测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莫兰指数、标准差椭圆模型等方法,探究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协调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协调等级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呈逐步增强趋势,而协调等级不佳;空间格局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水平的局部集聚特征明显;重心迁移上,2012—2020年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度重心均向西南方向迁移。  相似文献   

16.
王颖 《科技和产业》2023,23(4):123-127
数字技术赋能大大助推了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字中国”战略提出、文旅行业不断变革、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迅速的背景下,郑州文旅产业要抓住机遇,不断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水平。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郑州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典型案例探讨数字时代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旅融合发展的趋势下,本文从研究数量和研究内容两个方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和文旅融合相关文献,结合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效和发展趋势,提出江苏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策略:搭建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延伸文旅产业发展链条;优化文旅融合产品和服务;大力推进数字文旅产业;促进文旅消费扩容提质;推动文旅市场繁荣有序发展;提升“水韵江苏”文旅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黑龙江省文旅产业行业受到的冲击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有文旅企业生存困境、体制机制改革亟待破解、文旅融合紧密度不高等,并呈现消费模式发生变化、全域发展规划未来等特点.要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需立足新阶段的新特点,构建发展新格局和新思路,从"防疫情定目标,做好顶层设计""稳内需促消费,构建双循环消费新格局""投科技谋创新,开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等五个方面入手,做好文旅产业从恢复性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过渡.  相似文献   

19.
产业融合:大旅游视阈下的旅游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岩 《辽宁经济》2014,(5):69-71
正趋势当前,产业融合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旅游业呈现出融合化发展的大格局。基于大旅游的视角,旅游业的发展应坚持以农惠旅,以旅富农,实现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以工助旅,以旅振工,实现旅游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以文强旅,以旅兴文,实现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以科慧旅,以旅推科,实现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孟兆辉 《发展》2022,(2):67-7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文化在旅游中得到弘扬、传承和传播,是丰富甘肃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甘肃在"十三五"时期,文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过去的助力方式上看,主要采取了大力发展乡村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