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尹本峰 《金卡工程》2009,13(11):138-138
酌定量刑情节是量刑情节的一种,在刑法典上具有法定的依据,但其内容及范围没有法律的具体规定。对酌定量刑情节的研究有利于实现刑罚的公平正义,有利于实现宣告刑的最佳化,有利于惩罚罪犯和保障其合法权利。由于传统刑法理论轻视乃至忽视对酌定量刑情节的研究,致使司法实践中酌定量刑情节的适用不一的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2.
武鹏 《金卡工程》2010,14(2):90-91
酌定量刑情节存在于纷繁复杂的案件当中,法律虽对其未作出明确规定,但予以概括认可。酌定量刑情节能够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性,对行为人的量刑具有重要作用。在司法实践中,酌定量刑情节与法定量刑情节平等适用,无先后之分,行为人具有酌定情节的必须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维护在押人员的合法权益,确保监管场所的安全和稳定,积极探索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间的表现纳入公诉量刑建议制度,也就是将在押人员羁押期间的表现作为衡量其犯罪后认罪态度和悔罪表现的一种途径,直接作为酌定从轻或从重情节与量刑幅度挂钩,向法院提出量刑建议,由法院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进一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4.
邵汨波  高洪 《时代金融》2011,(32):45-47
我国刑事诉讼中定罪与量刑有一个共同原则和七个专属原则。一个共同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七个专属原则即定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有责性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和量刑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宽严相济的原则。本文对以上八个原则进行了阐释,并结合挪用公款罪的认定,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对相关司法解释认识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刘浪 《金卡工程》2009,13(10):63-63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建议在整个刑事诉讼中的动态运作过程及其相关一系列程序制度的总称.它有利于充分发挥公诉职能,加强量刑法律监督,实现量刑程序和实体公正,提高司法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6.
何向阳 《金卡工程》2010,14(3):88-89
刑事自由裁量权是人民法院享有的一种国家权力。刑事自由裁量权是一把双刃剑,其在我国刑法的定罪、量刑、刑罚适用方面均有存在。刑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在司法实践中因受一些内在消极因素与外在消极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刑事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异化与滥用。因此,我国应改革与完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并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刑事自由裁量权行使的评价标准与控制模式,促使法院合法行使刑事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7.
撤回公诉是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但由于立法缺失,司法解释简约,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现象大量存在,直接影响了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公正性。本文通过对撤回公诉现状的分析,找出待完善的地方,提出合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国际刑事司法机构在实践中需适用习惯国际法,罪刑法定原则甚至要求其适用的法律只能是已经属于习惯法的规则。与此同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亦极大地推动了习惯国际(刑)法的发展,其最直接的呈现在于规则层面。根据已有的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当触及习惯国际(刑)法时,它有可能对现行习惯国际法规则的地位进行重申,亦有可能对“地位未明”的规则进行认定,甚至有可能对现行习惯国际法规则进行“重构”。这三种类型,都在事实上促进了习惯国际法的发展。当然,国际刑事司法实践对习惯国际法的重申、认定或可能的“重构”皆不能背离国家实践,否则,它不仅会违背习惯国际法的基本原理,而且也相悖于罪刑法定原则,其对习惯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司法裁判也就失去了正当性。  相似文献   

9.
谢焱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4):120-131
近年来,《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秘密条款被频繁修订,《刑法》中有关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条款和司法解释却没有随之更新。侵犯商业秘密罪应如何适用,两法如何衔接,成为当下的严峻问题。新《反不正当竞争法》改变了商业秘密的定义,增补了行为方式,《刑法》尚能应对,但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标准过低,必须通过特别规定来解决。形式上有多种可能性,内容上要把握慎刑和谦抑原则,在划清民事侵权和刑事犯罪边界时要正确把握刑法的独立品格。具体说来,由于商业秘密涉及国家安全,要对有涉外因素的行为加重刑罚;对不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社会危害性进行质和量的区分,并与侵犯财产罪严格区分。另外,侵犯商业秘密的入罪标准“重大损失”过于单一、认定困难,建议增加“其他严重情节”。  相似文献   

10.
近期,十二届全国人大常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解释,明确了社会保险欺诈处理的刑罚适用问题。刑法解释的出台实现了社会保险欺诈入刑的突破,对于打击和震慑社保领域欺诈违法犯罪行为、构建诚信社会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配合刑法解释的贯彻落实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研究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执法机制,推进社会保险欺诈处理及案件移送,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1.
刘馨忆 《金卡工程》2010,14(7):58-59
渎职罪是一种危害性非常严重的职务犯罪,它不仅危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且常常导致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蒙受严重损失。我国1997年《刑法》虽然对渎职罪主体作了严格的规定,但是渎职罪主体的界定在刑法理论界、司法实务界存在着一定的争议。尽管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专门就渎职罪主体做出立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就渎职罪主体问题也先后做出若干司法解释,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一些问题。因此,本文试从我国对渎职罪主体的规定出发,结合我国近年来有关渎职罪主体的立法、司法解释以及国外对渎职罪主体的立法规定的异同,对渎职罪主体的界定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析,以便我们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以期对理论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案例指导制度是司法机关或行政执法机关通过发布典型案例,用以指导司法或行政执法工作的制度。其对统一司法裁判和行政处罚的尺度,保障法律法规的准确适用,规范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10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案例指导工作规定,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出台了相关规定,基本建立了司法领域的案例指导制度。近年来,一些国家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也开始建立行政处罚案例指导制度。虽然外汇局曾编辑出版案例汇编,也曾通过《外汇检查工作动态》推广典型案例,但一直没有建立规范的案例指导制度。  相似文献   

13.
于利娜  庄璐 《金卡工程》2010,14(9):141-141
法官在刑罚幅度之下量刑的案件没有合理的法律依据,而且有些违背罪刑法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而刑罚个别化则是在刑罚适用过程中"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的大小给与个别处遇的制度"①。多数学者从罪责刑相适应的角度对刑罚个别化进行研究,本文尝试从罪刑法定角度探寻刑罚个别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黄巧琳 《金卡工程》2009,13(8):39-40
减刑制度是我国刑法中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是对罪犯在服刑期间良好表现的刑事奖励措施。本文对减刑的适用条件进行深入分析,主张严格掌握减刑的适用标准,并完善程序设置、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它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5.
刘继伟 《金卡工程》2010,14(1):76-76
期待可能性,是指从行为时的具体情况看,可以期待行为人不为违法行为,而实施适法行为的情形。我国刑法上虽然没有对期待可能性做出明确规定,但是刑法典无论是在总则还是分则中都有相关制度,其对于定罪和量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期待可能性为理论指导,对许霆案进行分析,探究深层次的法理问题,以期为我国法治建设带来些许思考。  相似文献   

16.
孙跃 《当代金融研究》2020,2020(1):166-178
司法实践中指导性案例跨类型适用的现象具有广泛性、频发性、多样性、热点集中性等特征。基于对上述现象的实证分析和反思,类型化思维和法律方法的运用是指导性案例跨类型适用的理论依据,满足案例指导制度运行多元化需求则是其现实动因。指导性案例的跨类型适用如果严重背离“类案类判”的基本理念,就易滋生隐患和风险。完善指导性案例的跨类型适用应分别从案例生成和案例适用的角度出发。一方面,通过丰富指导性案例的数量和类型、改进指导性案例的裁判要点从源头上减少指导性案例的跨类型适用概率;另一方面,通过完善指导性案例与待解决案件的相似性判断以及法律适用的“公约化”来规范指导性案例跨类型适用的裁判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刘磊  李喜莲 《金卡工程》2009,13(9):61-62
刑事自由裁量权是指刑事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办理具体案件时,依照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遵照法律的规定,根据当时的形势需要,具体选择适用合适的法律规定以做出司法决定的一种有限的司法选择权.自由裁量权,作为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法律的适用、证据和事实的认定等诉讼问题影响巨大,这一权力行使是否得当对于树立司法应有的权成也具有重要意义.长久以来,人们围绕刑事自由裁量权展开了一系列的利弊之争.  相似文献   

18.
杜娟 《金卡工程》2010,14(8):76-76
法官在刑事司法领域里的自由裁量,是法官在司法实践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然而它的设定,却使我国的刑事裁判陷入封闭和开放的困境。本文阐述了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含义,分析其存在的必然性,提出并论证合理使用法官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基本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9.
侯静 《金卡工程》2010,14(11):47-48
现行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及其处罚的有关规定,从总体上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的"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同时也彰显了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司法理念。然而,关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方面的一些规定仍值得探讨,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本文拟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体系、刑罚适用制度以及非刑罚处罚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拙见。  相似文献   

20.
张辉 《金卡工程》2010,14(11):113-113
刑事和解制度源于西方刑事法学,在我国的刑法学领域还属新的司法理念,学者们对其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本文介绍了刑事和解的概念,论述了正义的含义并对于刑事和解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最终讨论了我国实行刑事和解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