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上市公司的融资问题,对上市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决策行为还存在着诸如过度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等现象,阻碍着上市公司的发展。因此,完善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合理地安排融资决策,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体现在融资结构、融资时机的选择及融资量的确定上。在融资结构的选择上,无论是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我国上市公司都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下面将从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优势、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现状、债券融资现状成因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四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数据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在融资方式的选择上,首先是股权融资,其次是债权融资,最后是内源融资,体现出资本结构理论中的啄食顺序原则以及与西方发达国家上市公司的实践不一样的顺序特征。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中,体现出内源融资比例不足、股权融资占比显著高于债权融资、短期债务融资高于长期债务融资等特征,不利于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文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认为应通过完善现有的财税政策,规范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和留存,以促进上市公司扩大内源融资比例;通过完善股权融资制度,弱化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同时,促进企业债券快速发展,以强化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偏好,促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合理化调整。  相似文献   

4.
当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课题。然而,融资活动在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融资风险,并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本文主要介绍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和上市公司新融资方式,并从融资条件、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融资风险等方面对这些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偏向于股权融资。而对中国上市公司资产负责率的真实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上市公司不放弃股权融资机会并不意味着上市公司会放弃债权融资的机会。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没有高居融资结构的榜首,恰恰是负责融资成为其融资结构的主体。  相似文献   

6.
张滢 《商》2013,(1):132-132
鉴于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不同的融资倾向问题,本文运用按常理的分析方法,经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融资结构初步的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在股权融资时更多的选择市场化偏低的配股方式进行再融资,而负债融资在公司总融资中很少,且多为短期负债。而在外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融资倾向正好相反。在证券市场上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会出现和外国两种截然不同的融资结构,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促进中国上市公司合理融资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融资结构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的资金成本,还影响到其法人治理结构。我国A股上市公司在筹集资金时大多不注重负债性融资,而是偏好股权融资。研究我国A股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的影响因素,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行为进行规范,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闵亮 《财经论丛》2011,(4):81-86
以1998-2009年度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金融危机冲击下融资约束对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程度显著影响了上市公司外源融资能力,特别是外源权益资本的融资能力;同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融资约束严重的上市公司受到外源融资溢价及外源融资可获得性下降的影响,更倾向于内源融资和负债融资。可见,融资约束严重的上市公司在面临金融危机冲击时,具有较高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9.
陈登彪  张澜 《现代商业》2008,(15):35-36
本文从比较上市公司不同融资方式的融资成本出发,探究公司债券试点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选择的影响。通过比较发现,发行公司债券的融资成本仍高于股权融资成本,公司债券在上市公司中的试点短时间内仍不能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呈现多样化。通过对2005—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和融资偏好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融资偏好以股权融资为主,存在优序融资偏好异象。对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系列合理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行为表现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金奇 《江苏商论》2008,(3):168-170
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偏好股权融资,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着上市公司的行为,因此应该从上市公司大股东实现其利益角度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行为。通过分析得出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实现其控制权收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张丽娜 《商业科技》2014,(18):120-120
上市公司融资决策体现在融资结构、融资时机的选择及融资量的确定上。在融资结构的选择上,无论是在上市前还是上市后,我国上市公司都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下面将从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优势、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现状、债券融资现状成因分析以及政策建议四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马荣姿 《现代商业》2007,(29):246-246
本文就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现状,总结了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经验,提出了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方资本结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的优先顺序应为:内源融资、债权融资、股权融资,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却与其相悖。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实际成本偏低,缺乏发达的债券市场,影响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的积极性,公司治理结构不舍理。优化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应完善现有的股票市场,提高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支持债权融资,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5.
当前,融资已成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课题。然而.融资活动在给上市公司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很大的融资风险.并有可能导致财务危机甚至破产。本文主要介绍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现状和上市公司新融资方式,并从融资条件、融资成本、融资期限、融资风险等方面对这些融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由于股权融资成本低、债券市场不发达、股票市场不完善以及公司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而倾向于股权融资。上市公司依赖于股权融资虽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股权融资无论对上市公司还是资本市场以及资源配置等都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成因和不利影响后,针对完善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巩琪 《致富时代》2014,(3):49-49
债务融资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优化问题进行研究,阐述了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的意义,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债务融资结构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处于经济转轨中的我国上市公司有着和西方发达国家截然不同的融资顺序,有着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上市公司选择不同融资行为,对其公司长期发展有着不同作用。本文从融资成本、内部人控制、大股东隧道行为三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和债权融资进行横向分析,得出债权融资也在公司融资行为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国上市公司在进行外源融资时也要合理考虑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比例。  相似文献   

19.
内部积累、债权融资及股权融资是上市公司为解决资金问题而进行融资的三个主要途径。在实践中,由于股权融资不具有强制偿还性,上市公司没有必须履行及时、足额发放股利的义务,使得大多数上市公司产生股权融资偏好,形成股权融资远远高于债权融资和内源融资的局面。同时,我们也看到这种融资行为因时常遭到投资者的非议和抵制而成为证券市场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分析,探析辽宁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现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丽  杨增亮 《商》2014,(23):170-171
顺序融资理论是一种新的资本结构理论。本文通过我国和美国的上市公司融资顺序的国内外比较分析,指出我国上市公司融资偏好差异的原因,提出通过大力发展上市公司债券市场、培育健康股票市场的发展、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源融资顺序的措施,以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