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 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已进入工业产品检测的实际应用领域。与其他检测技术一样,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需要一套设备(硬件与软件)作为支撑,构成一个完整的检测系统,简称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使用X射线机或加速器等作为射线源,X射线透过后被检测物体后衰减,由射线接收/转换装置接收并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利用半导体传感技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检测图像直接显示在显示器屏幕上,应用计算机程序进行评定,然后将图像数据保存到储存介质上。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可用金属焊缝、金属或非金属器件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2.
标准制修订     
《上海标准化》2004,(10):50-53
修订标准 YY/T 0480-2004诊断×射线成像设备 通用及乳腺摄影 本标准阐明了用于诊断X射线成像装置内的防散射滤线栅的特性的定义,测定方法和表示方法,其目的是为减少主要来自病人体内产生的散射线对X射线的影响,以改善X射线影像对比度。  相似文献   

3.
X射线实时成像是一项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文章以星用钛合金内芯管焊缝为例,探讨了X射线实时成像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技术特点,并通过工艺实验确定了该技术在钛合金管焊接缝检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生活     
什么是准一维纳米材料 准一维纳米材料是指在两维方向上为纳米尺度,长度为宏观尺度的新型纳米材料。这种材料研究历史接近三十年,早在1970年法国科学家就首次研制出直径为7纳米的碳纤维,1991年日本首次用高分辨电镜发现了碳纳米管。我国科学家解思深等人实现了碳纳米管的定向生长,并成功合成了世界上最长的碳纳米管。碳纳米管的研究,推动了整个准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技的大力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氨制冷压力管道不停机而实施全面检验的问题,近些年来很多企业对氨制冷压力管道采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与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实施不停机全面检验方法。通过反复的试验结果表明,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地运用该项技术于氨制冷压力管道的不停机全面检验当中是完全可行的。鉴于此,文章阐述了:X射线数字成像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技术,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开发》2010,(10):128-128
荷兰特文特大学近日发布新闻公报一国际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微型同步加速高能x射线光源系统,其能效和质量可与世界上某些最大的X光源设备媲美,这种微型化的廉价高质量x射线光源将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他们的缩微系统采用了一种微型氦气喷气机和一种高能激光,是一种只有铅笔粗细的超短波高能空间相干x射线光束。  相似文献   

7.
纳米SiOx作为纳米材料中的重要一员,是在我国“九七三”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原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张立德研究员的亲自主持下,由舟山明日纳米材料有限公司于1997年初开发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现已达百吨生产规模。经过两年多的市场开拓和应用技术开发,  相似文献   

8.
1X射线实时成像系统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损检测技术,已进入工业产品检测的实际应用领域。与其他检测技术一样,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技术需要一套设备(硬件与软件)作为支撑,构成一个完  相似文献   

9.
高坳 《财会月刊》2010,(1):I0023-I0023
食品辐照杀菌保鲜 食品辐照是20世纪50年代问世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它通过运用X射线、Y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达到杀虫、杀菌、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的目的,被广泛用于粮、蔬、果、肉、调味品、中药等领域。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德国COLLMANN公司2824型轮胎检验X光机成像原理及X-RAY系统维护经验,阐述了X-RAY产生的原理以及数字成像的原理,探讨了X-RAY系统在使用中易发生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中小企业》2005,(9):71-71
艺卓(EIZO)发布一款用于CT(计算机X线断层造影)、MRI(核磁共振成像)、PET(正电子X射线层折术)和三维渲染的300万象素液晶显示器RadiForce R31。该款显示器可同时显示多1,064,330,000种色彩,从而为三维色彩渲染和图像的融合提供完美图像效果。RadiForce R31计划于2005年9月在全球上市。  相似文献   

12.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 :“纳米左右和纳米以下的结构是下一阶段科技发展的一个重点 ,会是一次技术革命 ,从而将引起 2 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 2 1世纪是纳米技术竞争的世纪 ,是世界各国制造企业以博取技术领先与技术垄断的世纪 ,纳米技术现已涵盖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机械学和纳米化学等学科。预期将在 15— 2 0年的时间取得显著成绩 ,产生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此而诞生的纳米技术必然导致纳米会计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可以做这样的预测 ,科学地设计纳米会计制度与科学地运用纳米会计 ,能够有效地保证纳米技术的…  相似文献   

13.
纳米一词源自于希腊,是“侏儒”的意思,现作为微观世界里的长度单位,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大约是三、四个碳原子的宽度。而纳米材料就是指组成物质的颗粒的尺寸是纳米级的,当前泛指的是介于1至100纳米之间,以0.1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前沿学科,这就是纳米科技。纳米科技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纳米材料产品。如果说纳米材料的发现者、著名的美国物理学家、两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Richard Feynmen是纳米材料的鼻祖,那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对纳米材料的描述就让人们更具体地感受到纳米材料给带来的欣喜:“强度是钢铁的10倍而重量不到钢铁零头的新材料;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信息能够压缩到一个糖块大小的设备中;在恶性肿瘤只有几个细胞大时就能探测出来。”正因为纳米材料有如此诱人的前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掀起了纳米科学研究开发热潮。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纷纷制定计划,投人巨款,积极开展纳米材料研究开发,抢占科学技术制高点。1997~2000年,美国投资1.9亿美元,日本投资1.98亿美元;而在2000年,美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投资增加了一倍,达4.98亿美元,尽管日本经济不太景气,仍投入了4.2亿美元,德国投资了3.7亿美元,并且各国在研究方面的投资在近年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刘振 《价值工程》2015,(15):114-115
综述了内高压成形设备的组成和功用,阐述了内高压成形机的关键技术-"同步精度",详细介绍了组合预紧式框架结构、液压同步系统和双液压缸位移同步的PID控制。  相似文献   

15.
弋楠  晁静 《价值工程》2011,30(26):51-51
介绍在射线检测中对中小径焊管透照时,为得到清晰的成像做源在外双臂透照射定向x射线机的射线线源的摆放和偏移距离的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2017,(13):157-158
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特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纳米粒子的团聚一直是困扰纳米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文介绍了纳米粒子团聚的原因,叙述了纳米粒子的分散过程,重点分析了纳米粒子的分散机理和纳米粒子的分散技术。希望能为纳米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1 环保型彩电 传统的彩电使用的CRT彩色显象管工作在2万5千多伏的阳极高压下,会激发出微量的X射线,当人体离彩电过近就会受到X射线的影响,并且彩电的画面也会闪烁,从而影响人的视力。 环保型彩电采用了新型显象管和新技术,其内藏式电子枪中设置了X射线吸收电路,从而使其对外有害辐射降低为零。同时,该类显象管也采用了新型的偏转,并在阴罩栅与玻璃壳之间填充了宽色彩再现  相似文献   

18.
旋艳静  朱阳 《科技与企业》2014,(4):248-248,251
纳米粒子作为添加剂加入润滑油中时,能在重载、高速、高温、低温、污染程度大等环境下对摩擦副起到很好的润滑效果。通过以百顺纳米润滑添加剂作为实验材料,以四球摩擦试验机为实验设备,研究不同配比下这种纳米材料添加剂的抗磨减摩性能,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总会计师》2013,(10):156-156
世界上真有"摇钱树"!目前,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含有较高浓度黄金元素的桉树.这些黄金非常小,难以用肉眼进行观看,通过采集微量金属和矿物质的X射线设备才可以清晰探测到.金元素浓度是普通植物40倍在澳西部的一个研究点,科学家从生长在一个大约有足球场大小、位于地下30米甚至更深处的已知金矿上方的桉树上收集树叶、细枝和树皮,研究这些标本中金元素的含量并与普通植物进行对比.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地球化学家梅尔林登表示,这些叶片上的金元素浓度,比生长在800米外的桉树叶片高20倍.  相似文献   

20.
张立德,男,汉族,1939年出生,辽宁营口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8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现任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国家973项目“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首席科学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