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参照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针对特定的外币账户,将该外币的金额视同存货数量,外币的记账汇率视同单价,每次外币的减少额视同存货耗用量,推出实地盘存制下的先进先出法、期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高汇率先出法、低汇率先出法、期末结存按现行汇率结算法。  相似文献   

2.
参照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针对特定的外币账户,将该外币的金额视同存货数量,外币的记账汇率视同单价,每次外币的减少额视同存货耗用量。推出永续盘存制下的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高汇率先出法、低汇率先出法、现行汇率结算法。  相似文献   

3.
袁太芳 《财会月刊》2014,(10):32-35
参照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内,针对特定的外币账户,将该外币的金额视同存货数量,外币的记账汇率视同单价,每次外币的减少额视同存货耗用量。推出永续盘存制下的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后进先出法、高汇率先出法、低汇率先出法、现行汇率结算法。  相似文献   

4.
一、高校外币业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一)高校外币业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首先,根据确定的折算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位币金额,按照折算后的本位币金额登记有关账户,同时按外币金额登记相应的外币账户。将外币金额折算为本位币时,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也可以采用外币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市场汇率。其次,期末对各种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折算为本位币金额,并将此金额  相似文献   

5.
一、丁字账在外币折算中的应用一般来说,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是:①将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②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即为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相似文献   

6.
郭玲 《财会月刊》2010,(4):16-17
一、丁字账在外币折算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外币核算的基本程序是:①将外币金额按交易发生目的即期汇率或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②期末,将所有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外币余额,按照期末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并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相比较,其差额即为汇兑差额,记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中关于外币业务现金流量的规定存在如下不足: 1、不应以平均汇率作为外币现金流量的折算汇率。准则中规定外币现金流量折算的汇率为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平均汇率即期初汇率与期末汇率的平均数。如果使用平均汇率,我们的实务操作就会变得十分繁琐。因为当一笔外币业务发生时,我们并不知道当期的平均汇率是多少,必须要等到期末时才能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时期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会导致严重的账实不符,而后进先出法可以避免此情况出现,提高库存存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为企业合理延税.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笔者认为,通货膨胀时期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会导致严重的账实不符,而后进先出法可以避免此情况出现,提高库存存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可以为企业合理延税。本文就此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肖正再 《广西会计》2003,(11):41-41
外币业务 ,从会计的角度来理解 ,就是用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所表现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变化的结果。因此 ,外币业务的折算问题 ,就是将外币所表现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变动的结果转化为以本位币进行计量 ,其实质是会计要素的计量问题 ,似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现行外币业务的折算 ,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是发生外币业务时 ,按交易日或期初的汇率折算计价入账 ;二是由此形成的外币资产和负债 ,在期末时 ,再按期末汇率调整计价 ;三是所产生的汇兑损益或计入当期损益、或作递延损益处理。上述三点的实质就是外币资产和外币负…  相似文献   

11.
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是指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换算为某一特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报表折算问题是国际会计三大难题之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涉及的问题如下:一、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方法(一)单一汇率法(现行汇率法)。现行汇率法是指将外币财务报表的所有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都按现行汇率进行折算,对于实收项目,按历史汇率折算,至于损益表中的收入费用项目.从理论上应按确认这些项目的现行汇率折算,但基于企业会计期内收入和费用的发生是大量的均衡的,通常可按编表期内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现行汇率法的着眼点是保持子公司原有财务报表…  相似文献   

12.
张韵杨 《时代财会》2002,(10):33-35
目前,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国际惯例。世界各国关于外币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包括现行汇率法、时态法、流动与非流动法以及货币与非货币法。而关于最优折算方法的争论,则主要集中在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之间。  相似文献   

13.
《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执行一年多了,其中借款费用核算还不够规范。由于借款费用核算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当期损益和期末资产状况。笔者针对一些实际情况想对此做些探讨。一、借款的费用1.辅助费用,是筹资发生的银行手续费等。2.利息,按借款合同利率计算。如果是溢(折)价发行的债券,利息还应加折价摊销(减溢价摊销)。3.外币借款汇兑差额,企业借入外币在“长期借款”账户要记载折合人民币数额,这需用期末汇率折算。由于汇率变化,期末应调整余额。二、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资本化是借款费用核算的核心1.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时间界…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在会计期间(月份、季度或年度)终了时,应对外币账户的期末余额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折算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汇兑差额。由于这种汇兑差额在经营活动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只是会计核算上的一种预先确认,所以在会计实务中,为了与外币兑换中所产生的已  相似文献   

15.
外币报表折算是财务会计面临的三大难题之一.焦点主要集中在各种折算方法的选择上.在实务中表现为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之争(时态法以与流行的母公司理论相匹配为依据.而现行汇率法则符合跨国独立实体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财政部于1995年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总体上与国际惯例相一致.同年颁布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在折算程序上则采用现行汇率法.两者在逻辑上是不一致的。因而.有必要探讨外币折算方法的选择.来制定和完善外币交易及外币报表折算准则。  相似文献   

16.
一、新准则规定的外币报表折算方法 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没有明确规定外币报表折算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折算,但在第十二条规定: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这实际上是规定了外币报表折算应当采用现行汇率法。  相似文献   

17.
外币报表折算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各种折算方法的选择上。目前国际上有关外币报表折算的基本方法有四种:区分流动与非流动性项目法、区分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其中时态法与现行汇率法是两种流行但对立的折算方法。本文将从理论和实务角度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并对现阶段我国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选择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或计量,下同)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其实质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存货的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存货按成本计价,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企业会计制度讲解》2002);同时根据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金额来确定“期末应保留的存货跌价准备”(即至期末止累计应提取的存货跌价准  相似文献   

19.
倒挤法就是通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贷方余额与其期初贷方余额倒挤出本期应计提(或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用公式表示为:本期应计提(或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际上有关存货期末计价的主流方法是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和美国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我国的存货期末计价基本上采纳了前者的规定。两种方法各有特点,本文对此作了简要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