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里、腾讯、百度三巨头的移动互联战争已经延伸到物流、金融等领域,其触角所及之处已经让传统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相关行业"大佬"感到不寒而栗并逐渐开始觉醒反击联网市场风云变幻,战争永远是主题。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公司面临的转型压力日增。入口的争夺、业务的增加、版图的扩张,让几大互联网巨头之间进入了全方位竞争时代。百度控制流量,阿里巴巴把持交易,  相似文献   

2.
蔡恩泽 《致富时代》2013,(10):34-35
2013年互联网市场封杀的"板斧"很忙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硝烟弥漫的今天,曾经在BAT(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巨头之间悄然发生的摩擦正逐渐演变为更加直接的对抗和冲突,以邻为壑,相互封杀。互联网"新三国"的博弈已经开始,接下来还会利用各自的优势来限制对方,以保护自己的领地不受侵犯。各抱地势相互封杀阿里封杀微信又有新动作了。继7月  相似文献   

3.
百度、阿里、腾讯三大互联网企业均在移动互联网市场推出拳头产品,并都聚焦在移动互联市场,谁能胜出,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4.
《中国品牌》2013,(9):26-30
阿里、腾讯、百度三巨头的移动互联战争已经延伸到物流、金融等领域,其触角所及之处已经让传统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等相关行业“大佬”感到不寒而栗并逐渐开始觉醒反击  相似文献   

5.
《现代商业》2014,(18):1-1
中国的互联网世界,向来是一个创造传奇的圣地。且不说早些年的百度、阿里、腾讯,如今已经成为国内互联网业内人士仰望的所在,这些极为现实的场景也鼓励了如今风华正茂的90后加入了互联网创业的大潮,意图接过百度、阿里、腾讯的薪火,书写属于90后的移动互联网新传奇。脸萌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6.
从2017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从一些独立巨头旗下的独立APP的用户使用时长数据看:自2016年开始,移动互联网首先要竞争的已经不是用户数量、网络状态,而是使用时长。用户时间主要分配在腾讯系、头条系、百度系、阿里系、新浪系。腾讯系占50%左右,头条系占10%,百度系大概7%-8%,阿里系占比6%-7%。  相似文献   

7.
新流量战争     
新微信侵蚀阿里边界,阿里主动"封锁"腾讯,原本清晰的巨头间楚河汉界突然模糊,看淡阿里,看好腾讯。微信5.0正式版上线的时候,中国的互联网人和全球近6亿用户都在关注,它从"打飞机"游戏开始,却可能以打百度和阿里为目标,原来边界清晰、战火较少的BAT(百度、阿里、腾讯)之间,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会发生激烈的边界战争。  相似文献   

8.
北大理科男李彦宏和清华管理男汤和松主导了百度的投资并购,他们在"买概念还是买收入"之间进行着乏味而理性的平衡。大买家档案—百度投资部门:企业发展部关键决策人:李彦宏(创始人)、汤和松(企业发展部总经理)与VC/PE关系:非常紧密,核心人员大多来自跨国公司和主流VC投资风格:不会只投一个概念,看准再上,强调概念和量化投资的结合并购效果:在移动视频等领域占据较好位置、但移动互联布局范围不及阿里和腾讯意向领域:视频、移动互联网等  相似文献   

9.
沉默的2014     
《广告大观》2014,(12):5-5
2014年在沉默中度过。传统媒体、互联网媒体、移动媒体都没有给人眼前一亮的动作。 BAT三巨头在各自划定的圈子内跑马圈地,作为搜索、电商和社交媒体,它们三者脱不开这个印记,2014年它们的创新基本上是在延续各自的方向前进。值得探讨的倒是三者在资本市场和并购重组上的运作。仅2014上半年,阿里并购公司超过12家,并购总额接近300亿人民币;腾讯并购公司超11家,并购总金额近200亿;百度2014上半年动作较小,仅完成3场并购。  相似文献   

10.
《广告大观》2014,(6):5-5
当今最热门而又最迷惑的营销无疑当属移动营销。 移动营销最热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移动媒体的热门。自从腾讯宣布争夺第一张移动互联网船票之后,移动就成为每一个新媒体无法忽视的战略重地。所谓BAT,业内衡量它们的价值,已经不是从桌面PC角度,而是看它们多大程度上介入了移动互联网。所以当腾讯有了微信以后,腾讯市值扶摇直上,成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一面旗帜。而百度虽然盈利能力超群,但是由于百度在移动领域未能带给业内足够的想象,因而声势比腾讯小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高洁 《市场周刊》2014,(12):44-47
2014年年初至今,备大巨头的O2O战略相继浮出水面。百度腾讯并没有特别明确的O2O战略,但也在通过收购并购布局O2O。在电商领域,阿里和京东都有非常明确的O2O战略,阿里基于移动支付,京东基于物流,O2O战火越烧越旺。尽管不能否认巨头们有借O2O抬升估值的私心,但通过此举让更多传统企业融入互联网的精神值得鼓励。  相似文献   

12.
在移动互联网入口之争硝烟弥漫的今天,百度、阿里和腾讯三巨头之间的摩擦正逐渐演变为更直接的对抗和冲突,一场移动互联版的"三国杀"战争正在上演。百度在移动互联领域动作频频,收购91无线,收购关键词:对抗、冲突、品牌、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圈子内,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即中国的互联网公司绕不过三件事——生、死和腾讯。当然,这里的腾讯可以被捕象为一个“符号”,百度或者阿里代入到语境中也并无不可,毕竟这种语境指的是具有划定行业规则的能力,存人才、技术、资本、渠道等方面拥有强大优势的行业巨头们。抛开戏谑的成分,不难体会到,这则段子想说的是从业者对中小型互联网公司存巨头阴影笼罩的市场环境下经营不易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正>2011年,移动互联网领域发展热度很高,竞争激烈。艾瑞咨询整理发现,移动端的"用户入口"成为传统互联网巨头、移动运营商和移动互联网企业竞争的聚焦点。这充分体现出,第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前景好,第二,移动互联网目前仍处在用户积累和行为培养的过程。从下表中可看出,腾讯、百度、  相似文献   

15.
2015狂想     
《创业家》2013,(8):40-41
"到2015年,如果一个新公司想再覆盖两亿用户,要花多少钱和代价?关键是你做不到了。"《创业家》:你曾在今年的春季开发者大会上提到,2015年之后可能不会再出现大的手游公司了,这是基于什么判断?陈昊芝: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阿里、腾讯,到今天为止依然是规模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因为它们赶上了用户的增长高峰。  相似文献   

16.
先发优势者淡定,后发优势者坚定。腾讯为什么成了"淡定哥"?此次中国互联网并购潮中,腾讯的表现耐人寻味。当阿里巴巴和百度、搜狐和360都在弄潮的时候,腾讯却不动声色。最急切的当然是阿里巴巴,因为通过并购来补缺,对阿里来说既是紧迫的事——为了在整体上市中卖个好价,又是重要的事——在没有移动就没有未来的背景下,必须为未来认真布  相似文献   

17.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中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第20个年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诞生了新浪、百度、腾讯、阿里等众多世界级的互联网企业,刚刚在美国上市的阿里巴巴更是以2314亿美元市值创造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又一个新记录,超越Facebook、IBM、甲骨文、亚马逊等公司,仅次于苹果、谷歌和微软,成为全球第四大高科技公司和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然而,新年伊始,中国互联网产业却以阿里与国家工商总局"对  相似文献   

18.
正改变实体世界才是未来智能硬件的核心,这也是目前的难点。10月30日,腾讯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发布了"QQ物联"社交智能硬件开放平台,继百度、阿里之后,也摆出了深度参与智能硬件的姿态。4月21日百度推出"Baidu Inside"计划,阿里则在6月26日上线"阿里物联平台",小米、海尔等硬件出身的玩家更  相似文献   

19.
姚静姝  刘婷 《中国市场》2014,(46):141-142
在线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国内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阿里、腾讯纷纷布局这一市场。在线旅游市场形成了以百度、阿里、腾讯和携程为首的BATX阵营。本文搜集整理了近十年BATX阵营旅游企业联盟行为,分析各个阵营企业的联盟背景、企业特征、联盟效果等。结合具体案例,指出在线旅游企业联盟动机主要是优化旅游产业链,战略发展需要,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场新浪和腾讯都输不起的战争,落败者可能失去中国互联网未来十年的话语权。谁将成为中国互联网社交时代最大的赢家?两个不同的答案可能只相距十米。4月27日,当新浪CEO曹国伟走上移动互联网大会的演讲台,面向观众侃侃而谈时,他的右侧矗立着新浪微博的直播屏幕,左侧则是其最不愿意看到的腾讯微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