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会展业在我国发展迅速,展览数量逐年增长,展览设施不断增加,会展业的经济规漠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中的全新亮点。如今我国已形成以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为主,东北和中西部地区会展中心城市协调发展的会展经济格局,其中北京、上海、香港、广州以及大连、昆明等地已成为核心会展城市。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被誉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之一的会展业,在我国不断升温。开发会展经济,近来在媒体上频频出现。全国许多城市都尝试着通过发展会展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据统计,近年我国展会的数量每年以高于10%的速度增长,会展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超过8%。各种展会有力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会展是会议、展览、展销等集体性活动的总称。所谓会展经济,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和展览、展销,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一、会展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展业究竟给地区经济带来了多大的回报,是我们关注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3.
万翔 《经济前沿》2002,(4):24-26
会展经济是会议、展览以及相关产业领域经济活动现象的总称。其主体部分是“会展产业”和“会展市场”。目前,国内许多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纷纷兴建现代化大型展馆,着力培育“会展经济”。北京、上海、大连等  相似文献   

4.
基于SWOT分析的义乌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是会议与展览的统称,主要包括展览、会议、节事活动和奖励旅游。由于会展经济的发展是第三产业成熟化和完善化的标志,是现代城市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许多城市都将会展业列入其“十一五”规划,会展业是与产业聚集和配套设施密切相关的,对于义乌来说,发展会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我们有必要对义乌会展业的竞争力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分析,得出义乌会展业的发展对策,把义乌建成为国际性会展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5.
陈燕 《经济论坛》2003,(3):18-20
近年来,在各大城市召开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会此起彼伏,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为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因此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即“会展经济”。我国的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在日内瓦、纽约、巴黎、香港等世界著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在欧洲会展业发达的城市,会展业有“城市面包”的美誉。会展经济本质上要求举办城市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美的环境。笔者认为,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支撑,通过举办会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经济形式。狭义的会展…  相似文献   

6.
会展产业是一种拉动效应很强的经济形式,各地都在竞相发展。湖北发展会展经济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科技、工业、商业、旅游资源等优势,但发展明显滞后。当前湖北会展产业存在会展中心城市核心区域打造力度不够、会展场馆配套设施不完善、品牌会展数量少、会展中心城市软环境较差、市场主体相对弱小,会展服务水平不高、无序竞争等问题。本文从湖北会展定位、制定会展专项规划、提升省域中心城市的特色化现代化都市形象、打造品牌会展、完善会展配套设施、会展策划、会展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湖北会展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会展经济具有集约性强、短期成交量大、利润高、联动性强的特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经济迅速发展,年增长速度达20%以上,大大高于我国其他领域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展经济已经成为我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之一,并且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的三大会展经济带。浙江义乌市依赖独特的“世界小商品集散市场”优势,会展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年一度的小商品博览会、春秋两季的全国印刷包装机械展销会、每年一届的国际袜子内衣工业设备展和国际模具塑胶工业设备展及汽车展等展会,已撑起了义乌会展经济的“半边天”,会展业已成为义乌的主导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8.
李伟 《经济世界》2002,(3):39-39
近年来,在中国内地召开的展览、会议,数量之多、速度之快,令人感受到中国经济快速跳动的脉搏。与此同时,一个新的朝阳经济-会展经济闯入人们的视野。 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会展经济”已经引起了经济界的重视。 1999年以来,中国会展行业以年均近30%的速度递增。1999年,北京就举办了通讯博览会、国际科技周、世界建筑师大会、世界万国邮联大会等数十个国际、国内大型会议。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一年内举办的超过千人的大型国际会议达到15个以上,超过400人的国际会议有30多个。2001年,深…  相似文献   

9.
商务部研究院日前公布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可供展览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我国展览场馆数量和展览项目数也双双名列世界第二。可见,从总体规模上看,中国已逐渐崛起,成为一个会展大国。但调查同时显示,我国的展览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2004年,中国展览收入为13亿美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仅为0·08%,而会展业发达的德国,这一比例则为0·29%。同时,2004年全国已建成展览场馆的平均出租率仅为展览业发达国家的1/3左右。事实上,展览资源不是无穷无尽的,特定区域内的会展中心也是相对固定的,城市发展会展…  相似文献   

10.
章文萍 《经济前沿》2006,(9):I0027-I0027
华南地区电子制造行业规模最大,展品内容最全的专业盛会——华南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已于2006年8月29日-9月1日在深圳会展中心拉开序幕。本届展会由英国励展博览集团与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主办.为期四天.包括电子产品生产行业的综合性展览与同朝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