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和韩国于2007年6月正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两国都是中国重要的出口市场,中美和中韩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竞争性。美韩FTA将会使中国出口产品面临相对较高的关税,差异性的关税可能使美国市场上中国出口产品被韩国替代,同时,韩国市场上中国出口产品也可能被美国替代。本文考察了三国HS2位编码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平均实施关税,以定量估计美韩FTA对中国造成的贸易替代效应。结果表明,在美国市场上,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将受到明显影响;在韩国市场上,中国农产品和工业品出口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且受影响的产品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2.
中美贸易战是目前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贸易战的特征是两国对对方国家的商品加征较高的进口附加税。特朗普认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受损失的只是中国,美国只会受益。运用国际贸易学中的关税效应理论,在对贸易"大国"和贸易"小国"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进行一般均衡分析的基础上,就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生产者、消费者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加征关税无益于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反而给美国生产者、消费者造成损失的同时,还会给美国造成无谓损失;不仅影响美国经济,还会影响美国的政治,给美国带来多重伤害。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1990~2011年美国对中国反倾销案件涉案产品的HS 8位编码数据,研究了美国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对中国相关涉案产品对美出口的影响。文章的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影响了中国对美涉案产品的出口,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特征;美国对华反倾销申诉导致了中国涉案产品出口对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转移,而且这种转移具有持续性;以反倾销作为贸易平衡手段并不会改变中美贸易的长期失衡,由于美国对华反倾销降低了美国市场在中国出口产品全球市场中的地位,从这种意义上说,美国对华贸易反倾销实际上也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美国政府根据"301条款"频频发布加征中国进口商品关税清单,并针对我国对美出口企业不断发起"337调查",对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需要加以重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文章对中美贸易摩擦就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的影响和特点进行综述,找出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全球贸易摩擦频发的现实背景,从产品市场的需求角度提出不同国家之间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会缓解关税上升对贸易造成的成本效应。文章利用1988—2015年全球160个国家及地区HS6位产品数据,考察了关税上升对贸易产生的成本效应,并检验了产品竞争力对关税与贸易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关税上升会降低贸易量,而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会显著减缓关税上升带来的贸易成本效应,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竞争提高了生产率,另一方面也代表着贸易成本的下降进而促进出口。文章研究结论对于各国如何制定适宜贸易政策,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以缓解贸易壁垒上升带来的成本效应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本文按照多哈回合谈判农业最新草案中的关税-削减公式,对中国33章共711种HS6位码农产品的约束关税和实际关税进行模拟削减。结果显示,无论是贸易额加权后的约束关税还是实际关税都要下降37%左右,分别从16.18%、15.95%降到10.20%、10.11%。但如果中国政府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政策定义某些敏感和特殊产品,那么削减幅度都会大幅减少,只有5%和3%左右,分别降到15.63%和15.42%。同时中国农产品面临的世界实际平均关税值也大幅下降,市场准入和出口的贸易空间将被扩展。  相似文献   

7.
中美贸易近期接连发生纠纷:9月11日,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进口关税,紧随其后,中国宣布对进口自美国的肉鸡产品和部分汽车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8.
中美贸易近期接连发生纠纷:9月11日,美国决定对中国输美轮胎加征进口关税,紧随其后,中国宣布对进口自美国的肉鸡产品和部分汽车产品启动反倾销、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相似文献   

9.
用微观产业贸易流量数据和多重差分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分析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中美贸易冲突对中国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显著的限制作用,而且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地区转移。欧盟、东盟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在中美贸易冲突中成为替代美国市场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东盟已经成为承接中国ICT产品出口贸易转移最多的地区。此外,中国通过提高部分受限商品的出口退税率,一定程度上削减了美国加征关税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中美第一轮贸易摩擦提供的自然实验条件,通过拓展的双重差分法分别研究了美国关税政策预期和实施对中国个股波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期和实际都被加征关税的上市公司之中,关税政策实施会立即加剧这些公司股票的波动率,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对于预期不被加征但实际被加征关税的公司而言,关税政策实施对这些公司股票的影响存在一定时滞;在美国公布正式关税政策之前,预期被加征关税个股的波动率在重要贸易摩擦信息公布日附近显著增加;在美国正式关税清单公布后,预期被加征关税个股面对的不确定性降低,从而相对减缓了该类个股的波动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政府和投资者理解关税政策预期和实施对股市的作用机理,也为相关部门评估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及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相似文献   

12.
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以中国对美轮胎出口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轮胎进行特保调查。6月29日,美国贸易委员会建议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3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特别从价关税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式宣布对中国轮胎特保案实施限制关税。而自2008年,中国的轮胎产量已经达到35亿条,其中40%出口,出口中又有30%是出口到美国。美国对中国轮胎加征高额关税,意味着中国轮胎将失去美国市场,有10万中国人可能因此失业。  相似文献   

13.
代盛  万翥来 《科学决策》2022,(3):89-100
本文利用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我国企业外债数据和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外债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显著增加我国企业外债的发行利率,但对外债的额度和期限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我国企业外债的发行利率约增加 1.276%。在进行安慰剂检验、以及考虑发债企业信用评级、贸易摩擦影响的时滞性、中美加征关税税额等因素的影响下,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通过避险情绪、汇率波动和关税成本等渠道影响我国企业外债融资成本。最后,文章就中美贸易摩擦下完善外债风险管理、降低企业跨境融资成本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加征清单多次涉及农产品,美国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贸易摩擦必然对中美双边农业贸易增加值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运用了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与Koopman等(2014)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链接模型,评估贸易摩擦对中美农业贸易增加值的重塑效应。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结果发现:(1)中美整体农产品贸易: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负面影响严重,但却强化了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2)中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贸易摩擦对中国不同行业部门贸易增加值影响截然不同,其中食物制品、蔬菜水果及肉类制品部门的增加值受损严重。(3)美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谷物、水果蔬菜、油籽、棉花、牛羊肉、肉类制品、奶制品、动植物油脂及食物制品等部门遭受较强的负面冲击。总体而言,贸易摩擦对中美农业部门影响大相径庭,且存在较强的行业异质性。原因在于中美不同农产品部门的贸易体量差异悬殊,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中美农产品贸易结合度指数、格鲁贝尔—洛伊德产品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产品分散度指数研究了1996~2010年期间中美农产品贸易的演变。研究结果表明:中美农产品贸易紧密程度加大,大宗农产品呈现越来越明显的产业间贸易趋势,高附加值农产品向产业内贸易发展;同时,中美农产品在出口市场、出口产品结构方面竞争激烈。未来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将以竞争为主,互补为辅,贸易逆差持续扩大。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在市场、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目前,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产品在传统的鞋类、服装、玩具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机械设备、电器电子产品等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  相似文献   

17.
刘慧 《科技和产业》2022,22(4):144-149
近年来,中美关系收紧,美对华科技领域的遏制行为愈演愈烈。美国不仅对华高技术出口采取一系列的管制措施,还对自中国进口的高新技术产品做加征关税的限制。基于此,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特征做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结构比较单一。在主要伙伴国进出口贸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引力模型对影响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的因素做进一步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国家创新力和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对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有助于改变中国在外贸上大而不强的现状,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前,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随着中美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和发展,美对华的贸易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和特保措施,最突出的是"轮胎特保案".本文先回顾美对华贸易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再以"轮胎特保案"为例分析其实施贸易保护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拖.  相似文献   

19.
姚紫璇 《魅力中国》2011,(18):243-244
目前,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随着中美经济交流的不断加深和发展,美对华的贸易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频繁发生。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和特保措施,最突出的是“轮胎特保案”。本文先回顾美埘华贸易保护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再以“轮胎特保案”为例分析其实施贸易保护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在世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对美国也保持着连续增长的顺差。这是否说明中国在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上已成长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本文就此问题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中美高新技术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关系和竞争力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中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市场相似度很高,但出口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中美两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不是以竞争为主的,而是具有较大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