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取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创新链视角探究税收优惠政策如何激励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研究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链的投入、产出以及效率环节均有显著激励作用。通过更换估计模型、构建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在创新投入端对非国企研发资金投入激励效果更强,对于国有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以及企业创新链产出端激励效果更强;对于处于高技术行业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在企业创新链各个环节的激励作用都比非高技术行业企业更强。研究为企业创新决策、优化税收优惠政策增加了新的认知,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选取2010—2015年天津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的统计数据为样本,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和熵值法对天津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天津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而言,创新驱动对创新投入和区域效益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而对创新主体的影响力不足,创新主体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最后从创新主体培育与管理、创新资源投入、创新环境优化三方面对政策体系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函数分析方法,以省级区域为样本,测算并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差异.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的创新效率要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且东、中、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份的创新效率也有明显差异.在时间趋势上呈阶段性波动.区域创新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效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并大于人力资本的推动作用,专利产出效率高于新产品产出效率.最后,本文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中国区域创新效率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约束的视角,借助门槛回归方法检验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的驱动影响。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效驱动了区域创新效率提升,同时这种驱动存在显著的知识产权保护三重门槛影响,具有“N”型非线性特征,在适度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下,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效率驱动最佳,但也存在不利于创新效率提升的知识产权保护瓶颈区。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效率驱动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在东、中、西部区域分别体现了边际递增、“N”型和倒“U”型的门槛特征,而在非“一带一路”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则显示了倒“U”型和“N”型的门槛特征。本研究为新时代中国实施动态差异化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借助对外直接投资有效驱动区域创新效率提升,提供参考启示。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财政科技投入总体上呈递增趋势,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不够科学、重研发轻成果转化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创新体制机制,改进财政科研投入模式,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真正使财政科技投入“四两拨千斤”。  相似文献   

6.
薛翊 《河北企业》2023,(3):129-131
为了响应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号召,研究者和企业都必须将人才管理作为重要研究领域。通过研究四个大中型跨国企业的人才管理实践,探究中国企业的人才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为我国人才管理的理论研究贡献一份薄力,也为我国企业发展本土人才战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人们认识到创新发展能够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培养区域创新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文章通过研究河南省创新能力和区域协调发展现状,以郑州航空港发展为例研究河南省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并且,对郑州航空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对策建议:政府应构建创新活动支持平台,推行政策支持创新,实施差别化的区域创新政策支持,以期对推行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创新驱动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创新提升经济效率。河南全要素生产率代表的经济发展质量与多层面区域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条件、创新投入、产出与创新制度等)的相互影响关系实证计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存在较为显著的长期因果关系,河南创新能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经济发展质量相应提升0.6976%。同时还发现区域创新基础条件改善、制度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存在的正向效应关系最为明显,而区域创新投入因与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并不明显表现为同步关系,使其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基于上述研究,促进区域发展质量提升应该强调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产业优化的引领导向,进一步加大创新投入,促进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发挥,持续强化区域创新活动的高水平人才支撑,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克服高技术产业研发过程非合意产出难以度量的问题,以未达标专利数量作为非合意产出,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进行系统测度。研究发现:(1)随着创新要素的大量投入,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总体研发效率水平却在逐年降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投入无效率与合意产出无效率,也即投入要素的大量增加并未有效推动创新产出的增加。(2)近年来中国东、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但东部地区技术落差比较高,其技术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3)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呈现L型趋势。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研究中国各地区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的动态分布特征,对于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首先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创新转化效率、要素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同时采用修正后的三阶段DEA模型和熵权—TOPSIS方法,分别测算2003~2016年中国281个城市创新转化效率和要素禀赋。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使用动态面板门槛模型对理论分析得到的结论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国各城市创新转化效率差异较大,在考虑环境变量等因素后,综合技术效率下降。创新转化效率和要素禀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大部分城市动能转换的动态分布特征是从要素驱动型区域进入结构转换型区域,其中小部分城市最终到达创新驱动型区域。中国东部省份多数城市动能转换类型为创新引领型和创新突破型,大多数创新滞后型城市分布在中、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11.
科技创新投入的空间分布是从空间上影响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对1997~2010年间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的空间分布状况考察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空间分布存在区域差距明显、区域产业升级步伐不一致、东部创新投入绩效高于中西部、投入力度强于中西部等问题。主要对策是:要优先扶持具有全球市场的高技术产业创新、加大对关联效应强的主导产业及战略产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推动西部在科技投入机制上创新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管理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创新与实践的背景(一)保障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前进号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们需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双轮驱动作用,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相互融合、系统发力,才能产生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效益,才能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13.
李辉 《价值工程》2015,(22):256-259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全球化与第三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中国创新体系现状与问题的分析,从要素与空间维度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一方面,从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角度,研究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的关键要素、核心层面与制约条件;另一方面,以创新在产业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特征,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服务业作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显著。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2017年,中航物业在"新时代与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公司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京津冀、长江经济带、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各省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前后的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借助Dagum基尼系数探究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来源,进而运用QAP方法研究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差异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大部分战略区域创新研发效率与绿色成果转化效率水平并不相持,如京津冀绿色成果转化效率高而创新研发效率中等、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发效率高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一般;第二,五个战略区域空间不均衡性呈下降趋势,各区域组内差异在上升为国家战略后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组间差异是造成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第三,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造成我国重大战略区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空间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且产业结构是主要因素,其中当地环境规制强度、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分别是影响京津冀、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两阶段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当地对外开放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长三角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差异的首要因素。对此提出协同提升工业绿色创新效率,缩小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财政科技投入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新疆2007-2017年财政科技投入现状分析,发现新疆存在着规模小、效率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为建设"一带一路"核心区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对策建议,以此提高新疆财政科技投入效率,促进新疆科教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促进园区转型升级是我国区域经济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为了深入研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和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初定于2016年11月12日在广西桂林召开"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全国学术研讨会,现面向全国专家学者征集论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刘亚菲  赵越  丁生喜 《价值工程》2021,40(15):14-18
首先结合相关理论建立区域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研究发现青海省区域创新效率存在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的情况.其次建立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表明青海省区域创新环境综合得分不断提高,创新科技因子对区域创新环境的影响较大.最后在以上两部分的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测度模型,对青海省2003-2019年的区域创新效率与创新环境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青海省区域创新效率与创新环境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波段上升趋势.然后,分析影响协调发展的因素.最后,提出了改善青海省创新环境和提高区域创新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科技创新资源最集中、新兴产业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是参与全球产业和科技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运用2000-2017年的专利数据,从整体差异、时空演变、创新联系、空间相关四个维度研究粤港澳地区(大湾区及其扩展区)城市创新产出的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方法从创新产出、创新投入、开放度、产业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五个方面探索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呈"核心—外围"格局;②粤港澳大湾区"港深广佛"创新联系走廊凸显;③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水平呈空间正相关性;④创新投入和开放度水平显著影响创新产出;⑤粤港澳大湾区及扩展区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空间溢出性。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丰富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双重优势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同时对整体资源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传统的“先污后治”模式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本文通过对2015—2020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调节效应以及门槛回归检验,探讨融资约束、战略激进对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关系的作用。研究发现:绿色创新投入对绿色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融资约束及战略激进对绿色创新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均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并存在门槛效应。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企业应加大绿色创新活动投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绿色创新转化能力;建立相应的融资管控机制,严格管控企业投资方向;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科学战略,优化现有的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