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从理论体系、实践品质和国际特征三个方面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构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理论体系博大精深,系统完整,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理论。本文从八个方面讨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理论体系。实践品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的基本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建设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从实践中吸收养分,总结提炼,升华为理论,指导着我国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经济思想,不仅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且放眼世界,站在国际的视角上,为全球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解决,贡献出了卓越的中国智慧,彰显出鲜明的世界意义与国际特征,对于促进全世界共同携手建设美好地球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  相似文献   

2.
第71届联合国大会将"共商、共建、共享"作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原则,中国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被认可。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投资大国,具备了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实践基础,而全球投资治理的碎片化状态则给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空间。《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的通过为全球投资治理建立了指引框架,RCEP、CAI和CPTPP三个大型区域IIAs体现了未来国际投资规则趋势。全球投资治理的中国方案即为:一方面,对接RCEP、CAI和CPTPP等投资协定,持续推动投资自由化,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国内投资治理;另一方面,将国内投资治理形成的经验转化为符合全球规则的投资争端解决预防、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机制,通过区域合作平台形成共享经验,推动全球投资治理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作为典型的国际公共产品,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基本特征,同时,从设计理念到操作框架、从愿景到行动,都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理论上,"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全球治理理论的多重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国际合作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丝路精神"是对新中国外交核心价值理念的继承创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更是对全球治理理论的重要贡献。实践上,"一带一路"倡议兼具区域合作、国际协议等特点,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实践和国际合作的新模式,具有发展、和平、文化、合作等方面的典范价值,为新时期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三年有成。"一带一路"建设正处于量变到质变、小成至大成的关键时期,下一步要积极推进两大主轴建设,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进一步对接,创新"一带一路"理论体系,打造"一带一路"安全系统工程。"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中国应在大国外交框架下,稳妥处理与沿线国家的竞合关系,深入推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生命共同体思想是解决我国乡村地区人与生态环境突出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指南。理论方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中国古代儒释道的传统思想为渊源,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偏误的乡村生态观,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乡村生态观。实践方面,"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积极倡导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整体和要素的协调,尊重自然规律。最后,在村民思维方式、乡村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三方面论述了生命共同体思想对乡村生态振兴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全球发展倡议为新型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发展倡议之于全球经济治理,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看,二战之后全球经济治理正反两方面的实践表明,全球发展倡议能真正引领国际社会共同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公共品的“搭便车”行为导致“集体行动困境”,全球发展倡议可以有效避免“集体困境”;从现实逻辑看,数字化、区域化、碎片化、近岸化和本土化等全球生产网络的重构,全球发展倡议是全球经济治理的现实需要。全球发展倡议的普惠平衡弥合全球发展赤字,协调包容打造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合作共赢凝聚国际发展合力,共同繁荣构建人类发展命运共同体。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促进新型全球经济治理的实践路径包括共建全球发展共同体,完善全球发展倡议下与现有全球、区域、次区域、国别层面发展战略对接,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等。  相似文献   

6.
面对目前全球环境恶化、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国家都开始重视生态经济的发展和绿色营销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反映了我们对于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文章通过对生态经济和绿色营销的研究,分析不同层面的内涵,找到生态经济的科学规律为绿色营销的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以及绿色营销的产生为生态经济的实现提供了市场动力和市场保障的关系,最后结合文献结论总结如何实现绿色营销,让传统的"黑色经济""白色经济"变成"绿色经济",将消费者、企业、社会和生态的利益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伏虎 《重庆与世界》2016,(37):42-49
中国与世界经济日益密切的联系产生了"溢出效应":中国道路的影响力、引领作用值得为全球经济治理所借鉴。尤其是作为内陆型、后发型城市的重庆,其产业发展经验更具备普适性与迁移性,也是对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全球经济治理实践的新贡献。重庆经验体现为以"重塑产业分工"缔造比较优势的转型升级路径,以"聚焦新兴产业"厚植内生能力的创新驱动路径,以"培育对外通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对外开放布局等实践。上述实践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具备借鉴价值:一是变"产能转移"为"产业链重塑",二是变"自发创新"为"自主创新",三是变"封闭内循环"为"开放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世界经济日益密切的联系产生了"溢出效应":中国道路的影响力、引领作用值得为全球经济治理所借鉴。尤其是作为内陆型、后发型城市的重庆,其产业发展经验更具备普适性与迁移性,也是对传统发展经济学理论和全球经济治理实践的新贡献。重庆经验体现为以"重塑产业分工"缔造比较优势的转型升级路径,以"聚焦新兴产业"厚植内生能力的创新驱动路径,以"培育对外通道"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对外开放布局等实践。上述实践对于全球经济治理和发展经济学理论具备借鉴价值:一是变"产能转移"为"产业链重塑",二是变"自发创新"为"自主创新",三是变"封闭内循环"为"开放协同格局"。  相似文献   

9.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时代大势、以大历史观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的回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判断,站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论述。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论述,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经济全球化思想,赓续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重视并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工作的优良传统,立足当前全球化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和中国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现实需要,从科学内涵、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系统构建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体系,其现实价值和理论价值蕴涵丰富。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系列论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新征程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动全球发展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G20峰会作为全球治理的主要平台之一,不仅正在引领全球绿色治理进程,而且呈现出以绿色治理引领全球发展与治理的新趋势和新变局。通过分析2008—2021年G20峰会框架下全球绿色治理议题及其领导人宣言,探析G20峰会在应对全球绿色治理问题、推动绿色发展进程和统筹推进气候、环境、能源治理等方面的角色与作用,G20峰会通过战略性参与、制度化影响和实践性改造等深刻塑造全球绿色治理进程,在大国战略竞合、百年大变局等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深化G20峰会框架下全球绿色治理进程的大国作用,为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加强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的战略,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大环境下,可以说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国家未来发展前途,通过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生态环境监管体系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切实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全力维护西部生态环境安全等方面举措,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构筑了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有力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环境改善,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西藏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中央指明了西藏脱贫攻坚应遵循的总目标、明确了西藏脱贫攻坚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自治区党委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山雪地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西藏脱贫攻坚的始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科学的思想指引力;自治区党委率先建立四级党委"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组织体系、着力健全脱贫攻坚保障制度、持续推进"强基础、惠民生"脱贫攻坚有力抓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组织实施力;中央从全局高度对西藏脱贫攻坚工作的空前重视、举全国之力助推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自治区党委统筹推进西藏脱贫攻坚工作,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统筹协调力;西藏脱贫攻坚成为提升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切入点、使所谓"西藏问题"的谬论不攻自破、为全国乃至世界极端复杂贫困治理贡献了智慧,从而提升了中国共产党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形成了“中国之治”的治理模式,彰显了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优势。在明确揭示“中国之治”与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内涵、考察经济质量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位一体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引入“制度优势”拓展高质量发展内涵。运用1998—2020年国家层面数据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指标并进行差异化分析,揭示了“中国之治”制度体系下高质量发展整体趋势向好,但具体维度表现存在异质性特征。在制度内核稳定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发展应提升国家治理效能,强化五大发展理念与经济质量、制度优势的深度融合与广度拓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保护建设应统筹协调社会保障工程,整体推进生态保护对人的长远可持续保护和社会保障对人的现实保护。生态移民本身就是一种处在生态敏感度高的区域贫困人口向生态敏感度低的区域迁移活动,在"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人的福利待遇提高—可持续发展"协同路径中,生态移民应是"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户"两个识别标准的结合,生态移民治理措施应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移民后应是生态恢复和脱贫致富效果的共同实现。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使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资源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其特征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全球化。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可以说是积极影响和消极冲击同在、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确定本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步骤、速度和深度,采取有利的战略决策和方针政策,完善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面临着实现"碳排放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双重紧迫任务。面临相似压力的日本选择了"氢"这种极富技术挑战但应用前景广阔的替代能源,并雄心勃勃地发展"氢能源社会",其最新进展举世瞩目。日本不但在氢能源技术突破和相关绿色产业链建设中积累了诸多经验,更重要的是凭借着绿色治理框架,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主体的合作协同,形成了能源升级中引导企业持续技术研发和市场化推进的治理策略、"刚柔相济"的治理模式以及不同阶段差异化的治理路径。这些实践不但为中国相关现实课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也对绿色治理理论的深化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7.
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推进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树伟  李瑞鹏 《改革》2020,(1):76-86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体现在生态优先、市场有效、动能转换、产业支撑、区域协调、以人为本六个方面。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应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因素,把黄河流域打造为贯通东西的生态经济带,使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是严格生态综合治理,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分工,形成三大特色区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强化区域联系,推进形成东西贯通的黄河生态经济带。为此,应加快培育建设五大都市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区域合作,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艾尚乐 《改革与战略》2012,28(1):73-75,113
国际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使得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在治理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G20为代表的全球治理机制安排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中国依据循序渐进、互利共赢的原则参与到G20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其逐步由短期应急转向长期治理,被动反应转向主动决策的机制化和功能化方向发展,有助于其在促进全球金融治理过程中发挥更为显著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小芳  张向前 《科技和产业》2022,22(10):301-306
绿色经济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美国绿色经济发展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通过推行绿色发展法规促进生态修复、科技创新引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赋能绿色经济发展、STEM教育培养绿色科技创新人才等政策措施发展绿色经济。当前上海市绿色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借鉴美国绿色经济发展经验,提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坚持技术创新引领绿色经济发展、健全绿色经济发展体系、深化国际绿色经济合作等5项上海市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治理”概念的本质涵义看,社区治理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着天然的契合性。近年来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治理“失灵困境”现象的存在,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区内社会资本的缺失与分布不均。在研究社区治理问题时,有必要从培育作为社会资本的认同感、人际互信、平等交换规范和公民参与网络入手,来推进社区治理与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