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成本管理的价值在国外的政府会计体系中已经显现出来,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传统政府绩效评估运作缺乏对行政成本的管理,绩效评估不仅不能控制政府行政成本,反而造成了政府成本的大幅提高。本文拟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与当前政府成本管理相关理论的研究与比较,将新管理运动中所提倡的"企业型政府"概念运用到政府成本体系的构建中,从理论上提出适用于当前政府成本控制的可行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财务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任喜琴 《企业导报》2015,(3):154-155
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的重要组成机构,责任重大。行政事业单位要健康、有序运行,对单位成本管理尤为重要。然而,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其顺利运行。本文全面分析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系统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具备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这一具有发展意义的理念,然而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道路中,政府不仅仅应该扮演着这一理念的倡导者,更应该做到实践中的先锋者,着力于建设节约型政府.纵观我国政府现阶段的状况,有效的控制行政成本是建设节约型政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过高原因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1)强化成本意识,不断提高政府行政效能;2)转变政府职能,不断降低政府管理成本;3)改进管理方式,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探索降低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4)强化监督,从根本上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4.
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系统地研究我国政府行政成本,对于深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目的,在对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而分析了我国政府行政成本过高的现状与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公务员良好的理念和意识、加快科学决策的进程、完善现行的财政制度、完善行政行为评价机制和行政成本监督机制、合理界定政府职能等控制政府行政成本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节约型社会,降低行政成本,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行政成本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影响、分析目前我国行政成本现状及成因、通过对中外行政成本比较,探讨降低行政成本,构建节约社会的对策,从而提升政府管理中的经济理性。  相似文献   

6.
去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总体要求。如何降低行政成本、建设高效、节约型政府,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对行政成本的审计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军红 《企业研究》2011,(12):153-153
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在保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强化预算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的形势与环境已使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局限性越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不能反映全面的预算信息,缺失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不能提供政府运行成本的信息,造成政府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构建廉价政府的要求。笔者认为强化行政成本控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8年启动的机构改革不仅优化和调整了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也为分析政府部门行政成本的结构性变化及其对部门绩效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宝贵场景.当前,实务界和理论界对政府部门行政成本管控与部门绩效管理关系的理解存在误区,即将成本绝对数变化作为绩效评价主要标准.文章以机构改革前后的生态环境部为研究对象,科学划分部门行政成本为行政运行与业务履职两类成本,发现虽然政府部门行政成本绝对数增加,但其中人均行政运行成本降低,人均业务履职成本提高,这些成本变化带来生态环境部的部门绩效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探讨部门行政成本和绩效之间的关系时,应以提质增效为目的,对部门行政成本进行分类管控,并构建政府部门行政成本的科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改革,在保护财政资金的安全、强化预算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的形势与环境已使现行预算会计体系的局限性越发明显,主要表现在不能反映全面的预算信息,缺失完整的财务状况信息,不能提供政府运行成本的信息,造成政府运行成本居高不下。为此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构建廉价政府的要求。笔者认为强化行政成本控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如何有效控制行政成本等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但是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而且还应包括政府规模结构的优化、行政成本的降低、行政效能的提高.财政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不但发挥着重要的财力保障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财政管理手段的创新,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有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政府行政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从多角度分析,以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现状来看仍存在一定不足与待完善之处.本文以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本次研究切入点,以探讨出有效应对措施,从理念、角色、目标以及方法等层面促进我国政府行政管理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控制财政支出 降低行政成本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降低行政成本”,在党和政府的文献中是第一次正式提出,这对于公共财政框架的建设是一个重要的转折与契机,也是对财政改革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财政支出:体现行政成本的主要指标政府行政成本是政府产出即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公共服务所需要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行政成本可在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公务人员数量、政府机构数量,以及财政规模等,但主要体…  相似文献   

13.
居高不下的行政成本和发展成本已成为各级政府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机构运行和发展"不计成本",现行行政管理费用支出方式缺乏科学、系统的行政评价制度,是行政成本和发展成本过高的重要原因.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确定政府或某一政府部门的行政成本和发展成本是高还是低,甚至不去关注政府支出,或只算看得见的支出部分,行政管理中巨额的隐性成本往往被忽视了;而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根本没有成本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是讲究成本的政府,要实现这一目标,核心问题就是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就这一问题从我国行政成本现状,行政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降低行政成本的措施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其核心是降低行政成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力的执掌者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日常的成本支出是必然的。但是,我国当下的地方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政府机构内部人员数量庞杂,部门设置混乱。同时,贪污腐败、寻租以及浪费现象较为普遍,由此进一步加剧和提升了政府行政成本支出,而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目标相违背,制约了整体社会的发展。由此,本文结合目前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支出现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和改善建议,以期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6.
提高政府效能有其理论基础,目前效能型政府问题主要表现在行政思想观念滞后;部分行政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和行政监督机制不健全.故提高政府效能的途径即降低行政成本,其具体措施主要有:树立行政成本观念,提高行政人员素质;大力推进机构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监督机制;建设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17.
正确处理行政成本与行政效率的关系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与节约性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行政成本居高不下,工商部门也存在着行政高成本低效能情况,现就如何降低工商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政管理工作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好政府行政管理工作改革是当前政府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府行政管理就是政府对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社会的管理。目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还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努力,积极创新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波及下,我国也加入了建立灵活、高效、廉洁政府的改革行列中.政府成本管理改革作为政府会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引起会计和财务管理学者的注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非常薄弱和有限.文章通过对政府成本管理国内相关文献的回顾,总结我国政府成本管理研究的瓶颈和今后研究的方向,希望能对我国政府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行政成本是政府行政活动对经济资源的消耗,它由机构成本、运行成本和专门成本三部分组成。行政成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降低行政成本,建立服务型政府,可以减轻民众的负担,重塑党和政府在民众中威望。可以从多种途径降低行政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