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1-2006年广西上市公司年报数据所披露的高管薪酬信息为依据,通过对高管人数及其构成发展趋势,高管薪酬发展趋势,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发展趋势,高管持股比例与人均持股数发展趋势等四个方面的指标进行分析,发现高管人数、高管领薪人数呈上升趋势,高管持股人数呈下降趋势;高管薪酬总额和平均高管薪酬持续增长,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平均资产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协调;高管薪酬总额占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比重很小,其发展趋势波动不大,略有下降;高管持股比例很低,有下降趋势,年末高管人均持股数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2.
通过运用2008-2010年的最新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高管持股比例影响高管年薪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高管持股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不显著;要使高管持股发挥它真正的作用,就必须给予高管合适比例的持股,以达到激励高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2015年103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并将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和高管持股比例纳入文章研究范围。结果表明,房地产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高管持股金额与年薪比对公司绩效有较强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所有者与高管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为解决委托代理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往往将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联系在一起。而高管薪酬的表现方式也有多种,如何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使得高管利益与企业绩效实现共赢,是文章的研究重点。文章以2015-2017年中国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高管薪酬、高管持股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管薪酬、高管持股与企业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其中高管薪酬激励效果更明显。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改善高管薪酬结构、提高企业绩效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公司高管薪酬贡献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高管薪酬贡献力水平主要由公司盈利能力、公司成长能力具体体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对公司控制力度越大,越能选聘能力强的管理层;让公司高管持股可以对其进行更加有效的激励,促使其做出更大的贡献。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贡献力水平存在行业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6.
企业内部的薪酬差距对员工的激励效果、从而对企业TFP提升的效应,在不同产权性质、规模的企业中,不同员工(高管与高管、高管与员工)之间,不同的薪酬差异程度下,表现不尽相同。本文以2008-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高管之间薪酬差距、高管与员工间薪酬绝对差距与企业TFP显著正相关,但高管与员工间薪酬的相对差距与TFP显著负相关,并存在"倒U型"关系;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企业TFP,而且在非国有、低内部薪酬差距以及高市场化程度地区的企业中股权激励的效应更好;相比限制性股票,期权作为激励工具对TFP的促进更为明显。因此,针对企业产权性质、规模的不同,企业内部高管间分工的不同(价值创造贡献不同),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应做不同的管理:国有企业凸显公平、私有企业追求效率,二者都要体现出核心高管的能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陈晓珊 《财经论丛》2017,(12):97-106
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出发实证检验公司内外治理机制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全样本的研究发现:公司内部独立董事比例和两职兼任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 董事会规模、 监事会规模等与薪酬差距负相关;公司外部产品市场竞争与薪酬差距负相关,"限薪令"、"八项规定"等管制政策因素与薪酬差距正相关.(2)基于产权性质差异的研究发现:两职兼任与董事会规模扩大会进一步拉开民营企业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但对国有企业、 中央企业、 非中央企业的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并无明显作用.(3)基于高管-员工薪酬差距区间效应的研究发现:在全样本、 民营企业、 非中央企业三个样本中,公司内部部分治理机制会受薪酬差距区间效应的影响而发挥不同的治理作用,但产品市场竞争和管制政策因素始终分别发挥着缩小和扩大薪酬差距的作用.本文结论厘清了公司内外治理机制影响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作用方向,能够为企业如何缓解内部薪酬矛盾提供一定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一直是困扰国资委以及管理实务届的难题,国有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机制也毫不例外,银行高管聘任行政色彩浓厚、薪酬结构不合理、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层出不穷。本文通过阐述薪酬管制的产生背景和相关理论,以相关文献资料为基础,深入分析薪酬管制对国有上市银行的高管薪酬造成的影响,提出薪酬管制的存在,使得高管在职消费和腐败现象增多,薪酬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性降低;银行高管薪酬粘性有所减弱;高管薪酬的结构如持股比例偏低,中长期激励比例少的特征更加明显,最后提出薪酬管制背景下加强国有上市银行高管薪酬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企业高管团队成员具有公平偏好假设,构建公平偏好下高管团队锦标激励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通过模型推导与分析,得到高管团队公平偏好强度、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以下关系:高管公平偏好强度越大则企业绩效越差,即高管的公平偏好降低了高管的均衡努力水平,同时引发企业提高锦标竞赛失败者获得的低薪酬,从而企业绩效将随高管公平偏好强度的增加而降低;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呈现倒“U”型,即当高管薪酬差距不大时,扩大薪酬差距将增加企业绩效,当高管薪酬差距超过一定值后,薪酬差距的扩大则企业绩效减少.  相似文献   

10.
《财贸研究》2020,(5):97-110
儒家文化在财富分配中强调"均平"思想,那么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强的企业在内部财富分配中是否会秉持这一思想,从而使得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较小呢?为此,选取2003—2014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儒家文化对企业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强的企业,其高管-员工薪酬差距越小。进一步分析发现,受儒家文化影响越强的企业,地区市场化水平与外资股东持股对高管-员工薪酬差距的正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委托代理、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信息不对称三个理论角度探讨公司高管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机理,并以2011—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实证样本,考察高管薪酬与应计、真实盈余管理这两种行为的关系。结果显示,高管薪酬越高,其应计、真实盈余管理水平越低。进一步地,考虑高管持股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持股弱化了高管薪酬的正向激励作用。并且,高管持股比例增加,对应计盈余管理行为的偏好要强于对真实盈余管理活动,这可能是高管考虑到后者对企业长期价值的损害较高。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0—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会计回报、股票回报、银行发展三个相对业绩评价的指标数据,分析上市商业银行相对业绩评价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高管薪酬差距始终存在,且逐年扩大。虽然上市商业银行对高管业绩考评引入相对业绩评价不明显,但仍存在一定的应用证据,相对资产净利率、相对股票回报率与高管薪酬呈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9-2017年的数据探究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影响,研究表明,业绩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具有抑制作用,其中:行业和历史两种参照标准下的期望落差对超额薪酬的抑制强度有所不同,前者强于后者;行业参照标准下的行业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不因高管权力大小而改变,历史参照标准下的历史期望落差在高管权力较大时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不再显著。以上结果在考虑期望落差的持续性和范围性之后仍然成立。由于行业参照标准下的行业期望落差对高管超额薪酬的抑制作用强度更强,且受高管权力大小的影响不明显,故制定高管薪酬时优先考虑行业业绩期望更能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的深入研究,是完善薪酬相关理论,优化薪酬激励机制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选取2008-2010年符合条件的煤炭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对高管薪酬的整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高管薪酬总体水平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薪酬差距和高管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也呈正相关,但在统计上不十分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管股权薪酬激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以2012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显示:高管人员持股与否与公司绩效相关性不大,CEO持股比例、其他高管人员平均持股均与公司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司规模、高管平均薪酬等因素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高管的薪酬问题如今成了越来越热门的话题。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持股比例、学历等因素对于高管薪酬的具体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从监管者的角度探讨了国企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于高管薪酬确定标准的制定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持续扩大的收入差距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选取2008—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以行业为基础测算行业薪酬差距,并基于Stata16对相关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对高管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政府补助拉大了行业薪酬差距,但对于平均高管薪酬低于金融业的企业之间有缩小作用;产权性质也会调节政府补助对于薪酬差距的影响,对非国企的高管薪酬的扩大作用更加显著,本研究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以期为国家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11~2013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房地产行业共158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内部控制质量对企业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两个行业中内部控制质量与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内部控制质量越高,高管团队内部薪酬差距越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锦标赛理论,即薪酬差距越大,企业的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19.
杜勇  孙帆 《财贸经济》2023,(11):106-121
股东目标是高管薪酬契约的基础。随着以投资组合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共同大股东日益增多,现有以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薪酬契约理论已难以全面解释资本市场中高管薪酬倒挂现象。本文提出高管薪酬契约的“横向持股共谋理论”,即与以往基于单个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不同,共同大股东会基于其投资组合整体价值最大化目标与公司高管签订薪酬契约,以此产生两者的“共谋效应”。本文利用共同大股东投资组合上市公司数据对该理论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共同大股东的存在不会提升高管薪酬对其所在的单个企业业绩的敏感性,但提升了对共同大股东持股联结形成的投资组合整体业绩的敏感性,初步证实了“横向持股共谋理论”适用于中国资本市场,并发现负外部性机制和大股东权力制衡机制是共同大股东“共谋效应”的影响机理,委派董事是共同大股东“共谋效应”的作用路径。进一步检验表明,共同大股东与高管之间的“共谋效应”在市场势力较强的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保护程度较低的地区较为明显,且共同大股东显著提升了持股企业高管薪酬。本文不仅拓展了薪酬契约理论和共同大股东研究,也为投资者保护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方法对江苏省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分位点下,江苏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在薪酬高分位点,即薪酬水平相对高的上市公司中公司的净利润、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公司规模、薪酬委员会的设置与否对高管人员薪酬影响较为显著;而在薪酬低分位点,即薪酬水平相对较低的上市公司中,净资产收益率对其影响则较显著;而公司的地域、控股类型、对不同分位点下的高管薪酬的影响均不显著;公司所处的行业类别中传统行业较新兴行业对薪酬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