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抑制房价过快增长?如何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房,乃至该不该让所有的老百姓都买房?诸如此类的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沈晓杰先生是资深房地产观察家,他的这篇文章,也没有就上述问题得出灵丹妙方。不过,他关注的是当前房地产政策的着力点问题,提出在关注廉租房问题的同时更要倾力解决涉及大多数人的房地产市场的主要矛盾问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更多的读者建言献策,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的价格不断上升,供需缺口日益增大,住房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人们住房的需求。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与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休戚相关,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过高的房价既加重了人们的购房负担,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迫切要求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以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本文以近年出台的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新政策进行探讨,介绍我国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措施以及这些宏观措施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沈烜  王东风 《发展》2006,(4):49-51
近期,随着中央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各地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调控政策,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成交量下降,房价涨幅有所回落.在调控初见成效的同时,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仍然较大,房地产价格还处于高位,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囤积土地的现象尚未消除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问题最为突出,解决难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4.
房地产市场为啥"高烧不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寒冰 《上海经济》2006,(10):39-40
2005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形下,房价似乎逐渐从疯狂回归理性,房价上涨的势头有所减慢。有的城市甚至传来房价大幅下跌、房地产中介关门大吉、开发商呼吁救市的消息。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萧条的景象,中央甚至将2006年定位住房消费年,以期加大内需、遏制楼市颓势。然而时至今天,忽又传来消息,深圳楼市狂飙不止、北京房价脱缰、南京楼市加速回暖、重庆房价不正常上涨等等,房价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飙升。  相似文献   

5.
上半年.国家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特别是二季度,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我省房地产市场呈现理性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我省房屋价格、土地交易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3.5%、3.5%,涨幅比去年同期大幅度回落5.5、9.5个百分点,上涨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上半年,房地产市场价格走势呈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6.
房地产业是我国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房地产兼具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房地产价格的波动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今年以来,为调整住房供应结构、抑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这些调控措施由于在我省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我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4年在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作用下,房地产投资增速快速回落,房地产需求得到有效控制,市场供求形势逐步得到改善。但各地房地产价格仍有较大幅度上涨。2005年在继续加强改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下,房地产投资、需求将平稳增长,价格涨幅趋缓。2005年调控的重点应该从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转为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稳定房地产价格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然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房价过高以及普通老百姓买不起房已成为久拖不决的社会难点问题。根源究竟在哪里?笔者认为,地方政府是我国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主要推动力。而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地方政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9.
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不会放松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应该适当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因为房地产投资减速影响到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快速增长。如果房地产投资减速,那么与房地产相关的钢铁等部门会受到较大影响。2005年下半年之后,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希望放松对房地产调控的声音越来越大。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10.
政府救市房地产是一种短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宪容 《西部论丛》2008,(11):24-28
政府要不要救房地产市场? 最近,政府“救市”房地产之议论充满各种媒体。先是不少地方政府出台种种救市政策,希望通过这些政策托起近几个月来销售量快速下降的房地产市场.后有媒体报道政府权威人士说,中央政府的房地产救市政策在近一两个月也会出台。但是,无论从最近总理的讲话,还是从十七大三中全会公报及国务院17次常务会议的精神来看都没有透露出多少政府对房地产的救市信息。  相似文献   

11.
许多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似乎有些过热。不过,不管过热不过热,各地的房地产的价格之间还是存在差异的。根据一份调查,2004年第4季度的全国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幅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海外经济评论》2005,(14):22-23
没有人能否认,2005年3月,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大转折点。今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非同寻常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重点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紧接着,曾培炎副总理在3月8日的人代会上指出“一定要注意到投资性购房的情况,警惕出现房地产泡沫”。  相似文献   

13.
本轮房地产市场降温是市场对虚拟需求下的市场泡沫的自然释放;房地产救市将进一步扭曲价格信号、增加金融风险,房地产救市实质是维护暴利、鼓励投机,将进一步剥夺中低收入阶层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李祥玉  任锐 《理论观察》2010,(3):152-153
为遏制房价过快增长,防范房地产资产价格泡沫,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多管齐下调控房地产市场。在此新政背景下,齐齐哈尔市作为一个三线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对齐齐哈尔市房市及房地产金融有何影响。人行齐齐哈尔中支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提出促进我市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期,国内各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普遍下跌,"救市"之声也纷纷冒出;更有人期待国际热钱涌入推高国内楼市价格.对于这些观点,我是不能认同的.  相似文献   

16.
房地产价格与泡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房地产价格上升过快时,人们就会围绕着房地产价格是否存在泡沫进行争论,国内关于房地产泡沫问题的争论的不同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或背景下看待房地产业,认为泡沫存在的理由一般是房地产投资和价格上升快,而认为局部存在泡沫的观点是从行业内部结构和区域结构上考察的,认为不存在泡沫的观点一般从行业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引导的角度分析的,而且在房地产泡沫的定义使用上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结论上会有较大的差别.本文从产业发展的角度,从影响房地产价格变化的因素实证分析入手,考察房地产价格的发展及价格泡沫.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的三、四月份起,我国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快速上升,引起了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对大都市房地产市场价格上升过快现象群起而攻之,新闻媒体甚至出现了“天理不容”的谴责。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一是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二是增加住房有效供给。三是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会洪  谭冰 《特区经济》2013,(11):28-30
近年来,尽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很大泡沫,很多人预言泡沫即将破灭,但这些预言并没有变成现实。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严重泡沫,还是其可以容忍较大的泡沫?通过对比西班牙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前的情况,发现中国楼市已经存在严重泡沫,并且也不存在特殊因素可以长期容忍较大的泡沫。如果继续之前的快速上涨,那么泡沫的破灭将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必需采取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19.
国际次贷危机过后,我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惯性作用使得国内市场上游资金充裕,促使房地产价格迅速反弹,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为了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应势而生,实行了更为严格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使得住宅房地产受到一定的影响,为商业地产的格局带来一定的变化,其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多元化。本文分析现行宏观政策的影响,阐述商业地产的发展趋势,给出商业地产未来发展前景明朗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房价的快速上涨,人们对开征物业税来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充满了期待。该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物业税实施情况及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发现房地产泡沫形成及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信贷因素,物业税对房地产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需要与其他措施相结合才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因此,要抑制房地产价格及泡沫膨胀,需要从物业税、住房保障、信贷政策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