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承接转移的企业可能会对皖江城市带带来环境污染、产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对东部转移产业的吸引力,并使产品适应市场的变化。皖江承接产业转移带目前具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环境、具有丰富的自主创新的资源和自主创新的基础。可从规划创新、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和自主创新环境的建设三方面入手,以自主创新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为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雪萍 《经济论坛》2010,(6):111-113
本文首先对2003~2007年皖江城市带九市的产业转移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再运用2007年的9市的截面数据对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找出影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希望能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承接产业转移对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影响深远。本文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基于层次分析法等方法,测度2004~2012年皖江城市带新型工业化水平,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影响,积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4.
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皖江城市带各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是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合肥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最为强劲,其次为芜湖和马鞍山市,下一层次有铜陵和安庆,最后为滁州、宣城、池州和六安。由此,就如何提高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经过四年多的建设,皖江示范区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围绕四年来皖江示范区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以各地区产业承接能力为对象、建立较为全面的评价体系,采用SPSS因子分子法,选取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8个一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皖江城市带不同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的差异。这将有利于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产业转移承接平台。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研究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新机遇下,皖江城市带物联网建设的重要地位和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皖江城市带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并从政府政策、城市发展顺序、科技研发等角度对皖江城市带物联网发展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空间整合路径的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皖江开发战略实施近20年来,皖江地区从政府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开发措施,取得了一些成绩。皖江城市带是皖江区域的核心轴线,在融入长三角的大潮中发展较快,但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差距在拉大,融入时间将会增加。皖江城市带具备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产业优势,但区域核心不突出,内聚力不强。加快皖江城市带建设的突破口是要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城镇体系建设等方面强化皖江城市带整体功能,强化一体化措施,加强城市带空间整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规划的批准,皖江城市带范围内的九市一县一区都在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本文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如何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空间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皖江城市是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承接涉及到方方面面,地方财政支出通过影响经济增长在产业承接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皖江城市带8个地市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从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可以对皖江城市带各地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地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拉动作用,并且存在着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地方财政支出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何党生 《经济师》2011,(8):210-212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的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纳入国家战略。这是我国迄今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规划,是国家为促进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中部崛起、协调区域发展而采取的一项"先行先试"的制度安排。"先行先试"的政策与制度安排适应了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挑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顺应当前产业转移的发展要求,其所受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承接载体初具规模,步伐明显加快,拉动效应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配套产业体系优势不足、产业承接园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面临诸多问题.为加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发掘比较优势,打造产业特色,构筑产业集群化;加快承接园区建设,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完善配套软环境.  相似文献   

12.
皖江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就是与长三角地区通过产业转移等互动发展。运用EF指数分析皖江城市带和长三角地区的要素禀赋状况,发现皖江城市带在劳动、资本、农产品、教育、研发和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长三角地区在研发、通讯、旅游等要素上具有比较优势。并针对不同的要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要素耦合方式,对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皖江城市带的优势产业在出口贸易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与其他省市相比,支柱出口产业在规模、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却呈现出低水平态势。在中部加速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背景之下,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为皖江乃至安徽的出口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在对皖江城市带的典型出口产业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皖江城市带出口产业结构存在外贸规模较小、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加工贸易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优化产业布局、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及整合产业结构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皖江城市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产业转移是建立在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转移规模的大小。从皖江各城市本身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各城市与长三角地区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总量、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流强度等多个角度,带内与带外层面相结合测算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联系大小。为求得区域联系综合值,作者构建了综合测算模型,利用各类区域联系数据测算出皖江各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综合联系值,从区域联系角度评估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可能规模梯次。评估得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梯次从大到小依次是: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宣城、滁州、巢湖、铜陵、池州。最后提出了一些为承接好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办法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经济地理》2012,32(3)
产业转移是建立在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影响产业转移规模的大小。从皖江各城市本身的经济实力和规模、各城市与长三角地区的可达性和经济联系总量、泛长三角地区城市流强度等多个角度,带内与带外层面相结合测算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的区域联系大小。为求得区域联系综合值,作者构建了综合测算模型,利用各类区域联系数据测算出皖江各城市与长三角城市综合联系值,从区域联系角度评估皖江城市带各城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可能规模梯次。评估得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梯次从大到小依次是:合肥、芜湖、马鞍山、安庆、宣城、滁州、巢湖、铜陵、池州。最后提出了一些为承接好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办法措施。  相似文献   

16.
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建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意义、范围、优势,及其发展的总体思路、具体目标、主要任务等方面加以论述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芜湖市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城市之一,应当发挥其“先行先试”的先头作用,依托自身的特殊优势,结合支柱性产业和工业园区建设,在自主创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区域合作、招商引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做好皖江示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任务。  相似文献   

18.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迄今为止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外资的大量进入是必然趋势。文章利用2006-200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FGLS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FDI确实带来了产出的增长,但是对技术溢出的效应不显著。本土的自主研发投入无论是对产出效应还是对技术溢出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人力资本制约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但是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皖江城市带FDI并没有通过本土的研发资本投入实现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9.
承接产业转移是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文章利用皖江城市带十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其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安徽省的经济发展规模、劳动力成本和路径效应对吸引外来资金均有正向拉动效应,并提出安徽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皖江城市带如何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为出发点,提出了可操作的“1236”策略,即“一种声音、二大理念、三个结合、六项突破”.并结合皖江城市带发展实际对该策略的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