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甜蜜与辛酸的鲜明对照河北省定州市号头庄乡吕家庄村曾经是出了名的穷村。20世纪80年代初,这里的农民靠着出国打工,成为河北省劳务输出第一村。20多年间,吕家庄的人足迹逐渐遍及韩国、新加坡、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至今,全村70%的村民都有出国务工的经历。王庆章就是该村出国打工挣洋钱的一员。1993年,北京住宅建设总公司到村里招募工人去俄罗斯搞建筑,王庆章报名了。一年以后合同到期,王庆章怀揣4万多元钱回到村里。本属于贫困户的他一下子成了万元户。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焦建鹏回到家乡——宁夏西吉县的龙王坝村,村里还不通水电,没有公路。带领村民仅用6年,让龙王坝村摇身一变,成了自治区内很赚钱的旅游村。体验原始农耕生活"哪位谁上去帮他拉拉牛,犁地的这个人走的时候,要走到这个沟里面。"焦建鹏给大家讲解黄牛犁地的要点。游客说:"焦总能控制住牛吗?感觉这个方向把不住。第一次体验老牛犁地,连工具都拿不稳。还真是看着容易,干起来很难。"拍照、体验,焦建鹏仅用两头牛就吸  相似文献   

3.
王继民 《农机市场》2008,(12):60-60
吉林省通榆县开通镇光明村1981年初夏,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杨全芳分到青苗和两头耕牛。他不满足于用牛耕地的传统耕作方式,用550元钱从县城买回1台没有柴油机的手扶拖拉机,又廉价买回两台已经很破旧的柴油机。经过他的精心维修,组装成一台能够使用的柴油机,安装到手扶拖拉机上。他家在村里成了第一家用拖拉机耕地的农户。  相似文献   

4.
股评人称其为"深市地产第一股";万科的房子成了楼市时尚的标志……万科为什么这样红?让我们听听王石怎么说。  相似文献   

5.
红高梁往事     
佚名 《市场周刊》2012,(12):50-53
莫言对第一次见到张艺谋时的情景是这样描述的:“我们在走廊里见面时.张艺谋穿得和农民一样.手里提着一个断了带的鞋子.可能是挤公共汽车时被人踩断的。我一看这样的人就觉得很朴实.感觉到很可靠.让我想到了我们村里的生产队长。”电影《红高梁》是当年第一次走出国门、在一个国际A级电影节上拿到大奖的内地电影,对于这部戏的导演和演员.观众都很熟悉了。但对这部戏的原著——著名作家莫言.有一些观众却并不太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5月,我迫不急待的加入了DIY一族。在我还没攒机之前,自以为订阅了半年《电脑采购》周刊,对硬件的功能、价格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DIY了,于是就带上9000元钱直奔中关村。到了村里只见人山人海,从柜台前走过,只听见叫价声不断。谁让我这是第一次攒机呀,身旁又没有高手指点,空有理论知识。我在声音嘈杂的“村里”转了好一阵子,最后找了一家大柜台专做主板生易的,打算先盘问一下。我一看在柜台上放的板子全是大厂出的。这时商家看见了我,主动“出击”问:“小伙子要主板吗?如果攒机也行,我们这的价钱还优惠。”我看商家那么主动热情一时就动了心,其实我已经在“村里”茫然了,刚才的主心骨早就无影无踪了。得了,就在这吧,我仔细看了看柜台上的主板主要是以华硕为主,商家介绍说ASUS的主板用料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3月,吉林省扶余东南的一个小村庄热闹非凡,村里苏师傅的儿子买了富来威6行手扶式插秧机,在这小乡村可是一个稀奇事,这个村以前仅有几台4行手扶式插秧机。小村水田面积184亩,400余人大部分在外务工。2010年,村里的老苏师傅吃了个"螃蟹",购买了村里第一台四行手扶式插秧机,选择的是"富来威"。作为村里面的能  相似文献   

8.
招商证券与本刊举办的“下一个十年:中国与世界”首场论坛的主题是通信与互联网。嘉宾们的发言和讨论首先让我想到了德鲁克的一句话:“我们往往高估自己一年的业绩,又往往低估自己五年的业绩。”十年前的腾讯还是微型公司,但现在却成了世界第三大中国第一大、  相似文献   

9.
阿苏卫村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镇,悦宾饭馆创始人之一郭培基就住在这个村里.即使和他一同创办饭馆的老伴刘桂仙早已仙逝,即使时光已经过去了36年,对于成立悦宾饭馆之初的种种,以及一家人走过的风风雨雨,82岁的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80年.  相似文献   

10.
有一个农村青年,同别人一同开山。当别人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建房的人时,他却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城里的花鸟商人。因这儿的石头总是奇形怪状,他认为卖重量不如卖造型。5年后,他成为村上第一个盖起瓦房的人。后来,因为政府颁布命令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满山遍野的鸭梨招徕八方客商,村里人把堆积如山的梨子成筐成筐地运往北京和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就在村里的人为鸭梨带来的小康日子欢呼雀跃时,  相似文献   

11.
1979年,在福建省晋江市英林镇,洪肇奕和同门兄弟用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和300元钱,办起了村里最早的一家缝纫店;到1984年把小店“升格”为新艺佳丽服装厂,并申请注册了“佳丽”商标,成了当时泉州地区第一个兄弟合办的乡镇企业;1999年组建福建柒牌(集团)时装有限公司,是以服装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服装集团公司。2006年6月,柒牌被世界经济论坛及世界品牌试验室评为中国最具品牌价值500强之一,  相似文献   

12.
第一章投身外贸走出熟悉的校园,面对未知的社会,谁不曾迷茫过?很幸运,作者最终找到了她真正喜欢的工作——外贸。作者在从事外贸的十年间,有得意也有失意,有痛苦也有欢乐,最终,这些点点滴滴的回忆汇聚成了下面的文字。让我们一同感受作者在外贸的海洋里浮沉十年的喜怒哀乐,蓦然回首,也许我们还会发现自己的影子。  相似文献   

13.
<正>他出生在嘉兴地区最穷的村子,和村民一起受外人轻视;他头脑聪慧,精明干练,生活稍有起色,却因病致残,丧失了劳动能力,生活窘迫,无钱医病;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从抓蛇到养蛇,从养蛇到加工蛇,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又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将第一贫困村变成了中国第一蛇村。他就是中国养蛇能人、德清县残疾人自强十佳、农民技师、  相似文献   

14.
公益事业的热心人有人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其他的都是次要的。也有人说,赚钱自己不花,白白送给别人用,这是傻瓜的做法。但是,世界上偏偏就有这样的“傻瓜”存在。静安公司的创办者方静虎和他的老伴马德意就是这样的人。辛辛苦苦赚钱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过好日子,而是为了大家能过好日子。从资产只有1万元的小厂到如今成了年产值超过2500万元的大公司,他们没有住洋房别墅,却仍然挤在祖传的老屋里过着勤俭的日子。但是对于社会公益事业,两人有着同样的热心:村里要修水泥路了,他们出钱出力给村里修好路;村里要改善环境修建…  相似文献   

15.
整整10年,新东安终于迎来了在北京的第一次蜕变,这次蜕变几乎让新东安得到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变身。现在的新东安,时尚、明亮,几乎成了日新月异的王府井上的一朵美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6.
沿着蜿蜒的鸡龙公路来到云南省永平县龙街镇田心村,一排排、一垄垄整齐的莲花白、菜心白、白大蒜等近30亩绿色蔬菜让人眼前一亮。这是该村积极引进大户发展地膜蔬菜种植,并带动周边30多户群众增收的一个示范点。我在村里承租了22亩地发展地膜蔬菜种植,从去年底开始种植,现在已有了收入。第一批小葱卖了近万元,  相似文献   

17.
孙冰 《中国品牌》2014,(11):84-87
"很多年前,我们公司的创始人们就渴望成立一家由中国人创办,但是属于全世界、属于这个时代的公司。15年过去了,我们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现在,我们也已经准备好让全世界来认识我们。"马云意气风发。  相似文献   

18.
王欣  石海威 《创业家》2013,(10):48-49
1999年,金山已经搬到翠宫饭店了,方正就在我们楼下。更早之前金山在双榆树小区的小白楼里办公。当时知春路上的386路公交车非常有名,坐386到人大和中关村办事特别方便。知春路周围有很多小区,好多同事都住在双榆树、双安这片,翠宫饭店方圆一公里内。后来我发现在西北边待惯的人永远喜欢在西北边,包括我们后来搬家到翠宫北边的柏彦大厦,迁址时候第一考虑的也是老板和员工是不是都住在周围。我们"村里"的文化和CBD的文化还是不太一样。  相似文献   

19.
王菁1972年出生在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一个偏远的布依族家庭,初中毕业后因家贫弃学。王菁不愿像村里的姐妹那样早早嫁人生儿育女,脸朝黄土背朝天地生活一辈子。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她拥有了前程远大的事业,她本人也成为身家过千万的老板……京城学艺王菁从小就对布依族服饰制作特别感兴趣,一有时间就找来资料自学,并向村里的老艺人讨教。她渐渐练就了一手制作布依族服饰的技艺。弃学后,王菁到镇上开了一家小裁缝店,生意红红火火。不久,王菁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梦想,办一家民族服装厂,做出品牌,让我们的民族服饰走出大山,卖遍大江南  相似文献   

20.
<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为我们呈现的是老农顶着烈日、流着汗水在田里劳作的情景。但如今有了机械的武装,农民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67岁的罗开孝,20岁时就开始种地,在企业里干了10年后又回到农村种地,由"牛拉人犁"到开上"东方红",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后来又搞起农业合作社,眼下还打算在村里建个"农机大院"。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