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再生微粉是建筑垃圾破碎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具有潜在的活性,其活性激发是提高再生利用效率的关键。为探索再生微粉用于软土固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将再生微粉掺入土中并加入氢氧化钙作为激发剂,按不同的龄期进行养护。其间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不同掺量、不同龄期下再生微粉固化土强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激发剂后再生微粉固化土抗压强度较单纯加入再生微粉有了提升,并且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董薇  黄待望 《科技和产业》2022,22(10):346-350
对江西红黏土路基填料进行干湿循环试验,比较不同压实度的红黏土试样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隙发育情况。试验所用红黏土在最优含水率附近,力学性质较好,即使压实度降低到87%,依然能满足抗剪强度和压缩性要求。同时考虑规范对于最低压实度的要求,对压实度为90%和93%的试样进行干湿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在经过6次干湿循环作用后,90%和93%的试样均产生明显的裂隙;93%压实度的土样,相比90%压实度的土样,裂隙发育宽度更细,网状裂隙包裹的土块面积大,边缘土体跌落少,完整性更好;但提高压实度不能防止裂隙的发育,只能抑制裂隙的进一步发育。试验结果可为研究红黏土作为路基填料在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路用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已经在毛乌素沙地得到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为给该技术的固沙作用提供数据支撑,研究从粒度组成角度对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固沙机理进行了初探。通过设定7种比例砒砂岩与沙(1∶0、5∶1、2∶1、1∶1、1∶2、1∶5、0∶1)复配土,对二者和复配土的粒度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风沙土粒度组成主要集中在0.05~1mm之间,以粗颗粒占优的粒度组成决定了其抵抗风蚀的能力较弱。而砒砂岩粒度组成主要集中在0.01~0.05mm,其较细的粒度组成具有抵抗风蚀的潜力。砒砂岩与沙复配后其粒度组成向较细的方向转变,复配土抵御风蚀起主导作用的惯性力或内聚力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密度计法测土壤机械组成为切入点,探讨了分析过程中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分析了样品均匀性、样品酸碱性的判别、分散剂校正、分散时间、分散剂添加顺序等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为试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技术参考。同时,文章也针对性地提出对机械组成试验分析方法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涡电流操作参数对铝分选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子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工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采用机械物理方法对电子废弃物进行资源化是目前主导的方法.利用涡电流分选机对铜、铝和塑料的标准样进行了分选,通过调节进料速度、转子速度和皮带转速,可以得到分选效率达到95%以上.基于颗粒的电导率和密度是影响分选的两个重要因素,研究了铜和铝的分选,得到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不同金属的偏离距离有明显的不同.同时颗粒的形状和粒度对试验结果也有较大的影响,薄片状颗粒较其它形状颗粒更易被分选出来;大粒度的颗粒分选效率更高.最后借助高速动态分析系统建立了颗粒分选的动力学方程.研究为进行电子废弃物中金属和非金属的分选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进行了转炉试验,利用用后镁钙砖破碎颗粒代替部分轻烧白云石。试验结果表明,转炉运行期间,粒度为3~5 mm的用后镁钙砖破碎颗粒可代替轻烧白云石;转炉冶炼普碳钢时,使用500 kg镁钙砖可代替2 000 kg轻烧白云石;转炉冶炼管线钢、低碳、低磷钢时,使用500 kg镁钙砖可代替1 000 kg轻烧白云石。另外,转炉使用粒度为3~5 mm的用后镁钙砖破碎颗粒,有助于改善炉况。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研究中,由于测试技术缺失,对砒砂岩与沙中矿物的粒度考虑不足,对砒砂岩与风积沙中不同矿物粒度的复配缺少研究。本文结合扫描电镜,采用多尺度微观结构分析技术,以砒砂岩、内蒙古亚玛雷克沙漠沙、神木沙为样品,将砒砂岩与两种沙分别按质量比为1∶0、1∶1、1∶2、1∶5和0∶1复配,测定并对比了砒砂岩和沙的全样粒度及砒砂岩与两种沙中不同矿物的粒度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砒砂岩和沙中主要的矿物有石英、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按面积百分比计算,砒砂岩中石英占68.83%,硅酸盐矿物占16.28%,碳酸盐矿物占14.89%,内蒙沙中石英占49.36%,硅酸盐矿物占48.42%,碳酸盐矿物占2.21%,神木沙中石英占38.74%,硅酸盐矿物占59.5%,碳酸盐矿物占1.76%。不同比例砒砂岩与两种风积沙复配土中,砒砂岩中碳酸盐矿物粒度对复配土的影响较大;内蒙沙与砒砂岩复配土中,随着砒砂岩中矿物粒径的缺失,0.1mm部分风积沙中石英、硅酸盐矿物对粒径变化起主要作用;神木沙与砒砂岩复配土中,曲线在0.03、0.05、0.1mm都出现了转折点,0.05mm部分,砒砂岩中碳酸盐矿物对粒径的变化影响较大。综上,多尺度微观结构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得到砒砂岩与沙中不同矿物形态与粒度分布特征,从矿物复配角度对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污水分散处理作为污水集中处理的有益补充,近年来得到了国内外科学家的积极倡导.但是学术界和决策层对于污水分散处理的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还存在较大争议,影响了污水分散处理的发展.从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果3方面对污水分散处理和集中处理进行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污水分散处理的优先推广区域,提出了推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已在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地进行大面积的项目推广,效果良好。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砒砂岩、沙分别进行了微观结构观测,并测量了微观图像中的颗粒粒径。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砒砂岩、沙的粒径测量,将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砒砂岩的粒径测量结果相近,沙的粒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通过对比微观形貌分析法和土壤理化法测量得到的土壤颗粒粒径结果,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的土壤颗粒形态以及颗粒间的胶结形态,探讨两种粒径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出现一致性和差异性的原因,构建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之间的桥梁,加深对土壤微观结构的认识,此外,还可建立土壤微观形貌和土壤宏观性质如肥力、作物生长情况、产量等之间的联系,促进土壤性能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地聚物具有快硬早强、耐久性好等优点,是土体改良的理想固化剂,但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可期工程性能却受控于其合理材料配比设计。以偏高岭土为前驱体、生石灰和硅酸钠为碱激发材料制备地聚物材料,开展不同材料配比下的地聚物改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探讨地聚物理想材料配比设计,分析地聚物改良土体的最优掺量,明确玄武岩纤维掺量与长度对地聚物改良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综合评价地聚物、纤维对土体的固化效果。结果表明,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力学性能随地聚物掺量、纤维掺量、纤维长度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变化,当偏高岭土与碱激发剂掺比为2:1、碱激发剂中硅酸钠与生石灰掺比为1:0.8、地聚物在土中总掺比为15%、玄武岩纤维掺量和长度分别为0.4%和12mm时,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力学改良效果最为理想;固化效果对比试验则表明,纤维地聚物改良土的抗压、抗拉、抗剪强度均优于普通水泥土、石灰土和纯黏土。研究成果可为纤维地聚物改良土应用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粒状土是填(构)筑地基、路基和土石坝等构筑物最常用的工程材料之一。对粒状土孔隙空间的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粒状结构承受和传递外力的机理。以仿真颗粒的相互作用为基础的颗粒离散元法是研究粒状土力学行为的有力有效工具。然而,仿真计算所耗时间与颗粒数量成正比,在计算颗粒数量较多的大模型时会受计算机计算性能的制约,阻碍了颗粒离散元法在工程中的普及。为了减小颗粒数量,常常忽略粒状土中细小的颗粒,带来的问题是,颗粒体的孔隙率被低估,同时影响粒状土中力的传递。借助颗粒流离散元法开展一系列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孔隙率随着最小颗粒粒径的变小而变小且两者呈分形关系。基于分形理论建立粒状堆积体孔隙率与最小粒径的数学关系。研究结果可用于提高颗粒流(或计算流体动力学-离散元法耦合)模型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翟天成 《科技和产业》2023,23(1):255-266
在郎溪剖面全样中提取石英矿物,与原始沉积物在各粒度特征上有着显著异同。粒度组成上粉砂>黏粒>砂砾,而沉积物粒度黏粒含量更高且在下蜀黄土层出现不一致的分布规律;石英中值粒径偏大而二者众数粒径范围相似;石英平均粒径偏大,分选系数较好,偏度多为近对称态而沉积物粒度多为负偏态;石英峰态更加尖锐。通过引入粒度频率曲线、累积频率曲线以及粒度端元分解法对二者粒度特征做出解析,指出:石英作为稳定矿物较易保存原始沉积环境的粒度信息;红土形成时期曾遭受强风化作用导致沉积物黏粒增多;加积型红土形成环境可能与下蜀黄土存在一定差异;二者粒度参数分布虽呈现不一致的特征,但总体上都具有相同的指示性;黏粒可能由自然成壤改造作用形成;细粉砂可能是冬季风远距离搬运的沙漠黄土物质;粗粉砂可能是冬季风近距离搬运的河漫滩物质;砂砾可能是夏季风近距离搬运的粗粒跃移组分。对郎溪剖面形成时期沉积动力与沉积环境做出判断,对于印证石英与沉积物在各粒度特征上的应用性,以及恢复气候旋回背景下的古环境变化具有独特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分形集聚维数的测算可以刻画酒店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从而为酒店空间分布优化提供相应的依据。选取上海市254家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以和平饭店为测算中心,计算出上海市星级酒店空间分布集聚维数,并计算其酒店空间分布关联维数。结果表明:和平饭店作为上海市星级酒店空间系统中心,中心吸附力强,具有良好的分形结构。同时,空间分布关联度较为紧密,呈分形集聚的特征。由此可知,应推动和平饭店中心外缘的商业建设,推动外围的酒店业发展,缓解中心与外缘的二元分异状况;同时,利用各酒店彼此间的关联性,使不同区位的酒店联动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吕梁地区马兰黄土孔隙表面结构复杂程度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压汞试验及热力学孔隙分形模型计算黄土孔隙表面分形维数,以此值大小定量表征吕梁地区马兰黄土孔隙的表面结构复杂度.结果表明:孔隙率和退汞效率与表面分形维数有弱相关性,孔隙率越大,表面分形维数越大,退汞效率越小,表面分形维数越大;微小孔隙(孔径小于1μm)体积含量、表面积与表面分形维数有线性相关性,微小孔隙体积含量越高、表面积越大,则表面分形维数越大;中值孔径与表面分形维数具有线性相关性,中值孔径越小,表面分形维数越大.可见微小孔隙含量会增加整体孔隙表面的复杂程度.  相似文献   

15.
联盟组合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研究了联盟组合的复杂性特征,基于混沌理论论述了联盟组合中存在的结构分形,过程分形及功能分形,探究其演化过程的不稳定性、分岔、跃迁等过程特征。研究发现,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动力因素从弱到强的转变,联盟组合逐步出现混沌状态,而且不同影响因素的改变表现出联盟组合演化的不同结果。通过有效地控制联盟组合的影响参数,可以把握联盟组合的演化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郑伟 《改革与战略》2012,28(3):82-85
主流的金融计量理论是以价格的随机游走和收益的正态分布假设为基础的。而分形市场研究认为价格是分形,价格遵循有偏随机游走,并用分形分布描述收益的分布规律。在分形研究的框架下,作为主流有效市场假说的替代理论,分形市场假说用不同投资期水平下的投资者对信息的不同评估来解释价格行为的分形机制,也启发我们从动态的和相对的角度去思考股票市场的有效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分形及分形艺术的研究方兴未艾。通过结合现代包装工业的切实需求,阐述将分形艺术及理论用于包装设计和包装防伪的思想,并提出可供实施的方法,分析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张虎  朱传耿 《乡镇经济》2008,24(8):47-52
应用分形理论中的聚集维数、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计算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维数,并分析其分形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具有多重分形结构;城市分布的均匀性较为适中;城市之间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程度一般。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淮海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孙晟凯  汤雄  雷俊  刘丽 《科技和产业》2022,22(4):315-319
聚氨酯多孔弹性混合料(PPEM)由聚氨酯黏结剂、橡胶颗粒和石料组成,相较于普通沥青混合料具有空隙率大、橡胶颗粒掺量高等特点。由于PPEM是大孔隙结构,使得雨天雨水易流入路面内部,进而引发水损害。为此,基于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浸水飞散试验,分别测试不同聚氨酯黏结剂、橡胶颗粒替换量、级配3种工况下PPEM的水稳定性。结果表明:对比分析不同聚氨酯黏结剂多孔弹性混合料,其中PU-III多孔弹性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好,PU-IV多孔弹性混合料水稳定性最差;当橡胶颗粒替换量不断提高时,PPEM的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抗拉强度比呈线性增长,说明橡胶颗粒对PPEM水稳定性的提高有促进作用;PPEM所用级配的空隙率与其水稳定性呈负增长,水稳定性随空隙率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