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新媒体平台具有权威性、融合性、交互性、服务性等特性,使其一上线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研究表明,新的政府信息技术和档案技术相结合,使档案部门的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丰富档案局馆藏、改变服务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档案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促进我国电子政务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政府回应对于保证现代化民主政治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可有效地响应公共需求和关注的利益。随着“互联网+政务”的持续发展,政府回应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起源于治理理论的善治理论,强调通过协商、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与合作,是政府与公民的互动,是两者对社会的共同治理,因此,政府善治与公民参与具有天然的内在的关联性。在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电子政务的发展又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然而,要在电子政务的语境下扩大公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实现真正的政府善治,还需要政府与公民双向互动参与程序的完善,需要建构保证公民充分享有自由、平等的政治权利的民主机制和制度,需要建设参与型的公共行政文化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3.
电子政务:培养公众参与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的最终目标之一是建立高效、透明、廉洁、民主的电子政府。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政府权力是公众权力出让部分的集合或表现,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理应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素养和基本社会习惯。无疑,电子政务的实现已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最为便捷而理性的途径和渠道,切实体现着对公众出让权力的责任尊重和公众参与的实现可能。然而,对于封建传统文化深重的中国来说,电子政务还应承担着公众参与的文化养成之责,而且,电子政务也能够并有条件完成这一责任。从电子政务的属性及其特点来看,培养…  相似文献   

4.
基础扎实、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城市信息化建设,不仅为上海电子政务奠定了基础,并使上海电子政务在整体性规划、协同性发展、安全性管理、带动性作用等方面跃上新台阶。 上海市电子政务是从1999年的“政府上同年”工程开始建设。目前,上海电子政务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之中。2002年元旦起正式开通运行的“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是上海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了全市工商、财政、社保等全部政府部门的网上便民服务功能,是各政府部门集中为广大市民提供网上服务的总平台,也是各政府部门对外宣传与联络的总窗口。它将有助于推动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变。 “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设有“市长之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河南省D镇集镇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与农民就土地征收补偿价格进行协商的调查分析后认为,遵守法律法规是成功协商的前提,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是协商的根本,理性的提出要求和积极给予回应是达成共识的关键。因此,文章最后提出,完善法律法规,促进村民文化资本的积累,加快农民自身组织建设,真正落实农民的话语权。是解决由征地补偿和安置问题所引发的征地纠纷问题的最佳行动选择。  相似文献   

6.
石冬 《中国经贸》2009,(18):109-109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在行政领域的应用,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是这一应用的基本前提。在电子政务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认识、客观描述并且理性解决我国的数字鸿沟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提出了消除电子政务“数字鸿沟”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孙丽君 《中国经贸》2011,(12):157-157
电子政务是信息化的优先发展领域和建设重点。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十二五”时期,也是黑龙江省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突破的关键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关于电子政务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因此,全面规划“十二五”电子政务建设是不断提高服务型政府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市场主体的水平,努力培育和改善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软环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与创新“服务型政府”一词是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3月份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并从“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更好地为基层、企业和社会公众服务。整合行政资源,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政府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加强协调配合。健全社会公示、社会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等方面概括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各级政府都在不同程度上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电子政务建设。2001年,中国电子政务的重心集中在政府专网建设以及政府信息的收集、交换和发布等方面,纵向网和跨部门网络建设呈快速发展之势,业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目前中央和省级政府普遍开通了局域网,部分地、市、县政府信息网络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据统计,我国已有86个部委和国务院直属机构加入到“政府上网工程”中,31个省、市、自治区政府和16个副部级市政府  相似文献   

10.
吴卫华  韦薇  刘利红 《特区经济》2004,(10):202-202
<正>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便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实施一些政务活动,比如进行文件处理、档案管理等,这一阶段便是“办公自动化”。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金桥、金卡、金关、金税、金盾等工程的实施,以及“政府上网工程”的启动,电子政务迈出了一大步。“截止2003年12月底,以gov.cn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11764个,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10051个。”今天,“电子政务”这个词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甚至有人认为它已经走到了成熟的阶段。但是,眼前的电子政务并非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风光和完美,有很多现实而客观的问题制约着它的发展和推广。 一、目前电子政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1.重“硬”轻“软”,“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没有理顺 随着电子政务发展、建设规模日益扩大,重“新建”轻“整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是我国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促进政府部门的政务公开,提高政府管理工作效率,是我国政府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主要阐述和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历程和现状,针对目前电子政务发展申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了理性的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发展与推进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性和普遍价值:协商民主有助于推动我国宪政建设和人民民主;协商民主有助于民主政治和服务型政府的形成;协商民主有利于推动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公民社会进步。探讨了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要完善协商民主体制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民主协商形式,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赋予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深刻的政治价值、更科学的建构原则、更丰富的制度内涵,从国家发展实践看,协商民主必将融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大局.加强协商民主建设,有利于拓展参与主体的范围,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参与者的协商意识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完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职能作用;提升群众理性参与水平;从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有效增强政府回应性,不仅能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程度、满足社会利益诉求,也是政府加快体制改革、提高政府权威的主要问题。政府的回应机制主要从政府和公民社会的双向路径中建构,目前我国政府回应机制缺乏,体制内因素是政府回应不足的关键,需要从中明确原因并寻找解决方法来进一步加强政府回应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5.
杨雄 《上海改革》2004,(5):23-26
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是提升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为此要建设“法治政府”、应改进对政府绩效评估的程序与方式:建设“阳光政府”,连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有限政府”.选择城市治理与社区自治相融合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公共政策实践中,政策冲突与政策滞后现象屡见不鲜,这既凸显出地方政府官员的短视行为,更反映出政府被动“回应式”的应急管理的弊端.在“回应性政府”治理模式下,政府在政策系统和政策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表现为政府决策重“回应性”、缺少“前瞻性”.政策冲突与政策滞后现象要求政府模式转型,从“回应性政府”向“前瞻性政府”转变.本文以政策冲突和政策滞后为切入点,分析“回应性”政府的弊端,并探究如何从“回应性”政府走向“前瞻性”政府.  相似文献   

17.
继“电子商务“热潮之后,电子政务又成为信息产业界新近探讨的热门话题.电子政务,简而言之就是政府网上办公,具体点就是政府上网和政府事物的网上运营.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运作的透明度,让政府更好地完成其职能.电子政务的目标是建立电子政府.随着全球性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政府也应建立一套电子管理体系,适应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因此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种必然的趋势.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中,“电子政务“被列为第一位.很多国家将电子政务的建设与国家战略发展放在一起.……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推动了政府行政管理从手段到内容全面创新。前不久,国务院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把“政府先行,带动信息化发展”确立为我国信息化的建设方针之一,并且把“抓好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作为2002年工作重点。政府信息化无疑已从部分领导人的超前眼光和部分政府机构的创新行为发展成一种社会潮流。电子政务中的关键字是“政务”而不是“电子”。电子政务的发  相似文献   

19.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政府公务员、电子政务项目的开发者、公众都发现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缺乏相应的绩效评估机制,从而导致了政府部门的盲目投入和盲目建设现象的发生。为了促进我国电子政务又快又好的发展,可以以经济学作为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公众角度电子政务价值评估的内涵,并设立相应的评价方法以及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楠 《魅力中国》2010,(14):87-87
电子政务建设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各种政治或非政治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地区、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差异,社会公众之间在获取、利用政府电子化服务和信息等方面也存在差异.这就是电子政务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无论在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这种现象都普遍存在。本文对世界电子政务鸿沟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