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取得了显的成就,但对外投资活动却十分滞后,到2002年底经国家批准海外投资额仅93.4亿美元,资本存量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15%。名经济学家维农认为,一个国家吸引外资与对外投资之间应有适当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1:1.1,发达国家为1:1.4,发展中国家为1:0.13,中国仅为1:0.011。  相似文献   

2.
季成鹏 《上海经济》2013,(12):68-69
以世界第二大的FDI流入国地位为背景,中国FDI流出的规模最近几年也快速增长,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主要的FDI流出国之一.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流量746.5亿美元、存量4247.8亿美元,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4.4%和2%.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6位,存量位居第13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加入WTO这一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张。文章先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规模、对外直接投资行业、区域分布和投资主体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进而对我国"一带一路"下对外直接投资现存机遇和未来面临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企业积极进行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文章分析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十五个主要国家的投资存量,检验了2007~2015年期间的投资与贸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大部分国家的投资与贸易之间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在全世界排名第二,在发展中国家名列第一,但在对外投资方面却微不足道.根据外经贸部统计,截至1998年底,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约为61.8亿美元(金融企业除外),仅占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0.15%,1999年这一数字接近70亿美元.即使按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提供的数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为220亿美元,也仅占世界投资存量的0.55%,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国中居第21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BITs"投资"定义条款主要以"资产"为定义基础,外延开放,限制要素多元,但仅注重静态定义,定义范围泛化,要素解释缺失,循环定义问题突出."投资"定义的不确定性导致BITs适用边界失守,在平衡利益方面失效,与ICSID的定义解释之间严重脱节.重构"投资"定义条款,应在"属概念"静态统一的基础上回归动态本质,立足"双重"格局,在平衡利益上发挥实效,区分增量与存量投资,加强互补性,融合合法性和发展性要素.  相似文献   

7.
杠杆收购     
正更多的投资共同体、更多的财务杠杆,更大的并购标的成为近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基本法则2014年,被市场定义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元年。"所谓元年,意味着中国将在今年成为对外投资的净输出国,而且还将继续发展。"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李克平表示。目前,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存量为6000多亿美元,这个数额并不大,大约在全球投资存量中排名第11位,但对外投资增长强劲,2013年,中国企业资本的输出流量,已达到全球第三。2014年,对外投资持续活跃。据相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51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中国OFDI与"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及影响的基础上,借助2007-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存量和世界经济论坛的知识产权指数等数据,对"一带一路"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中国OFDI...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对外投资发展迅速,但不容乐观的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的对外投资明显滞后。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只有14.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839.7亿美元的0.8%左右。我国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无论是从绝对值来看,还是从相对值来看,都明显偏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国际技术溢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数理模型。该数理模型重点对Cohen & Levinthal的"吸收能力"理论作了扩展,将母国研发支出的"双重身份"扩展到"三重身份"。随后本文使用OECD国家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认为:(1)对外直接投资获得的逆向研发溢出可以促进母国技术进步;(2)母国的研发存量和东道国研发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替代作用"为主;(3)通过"门槛回归"发现,随着母国研发存量的增加,该"替代作用"逐渐增加,但是其增幅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