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全球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深刻反思.实际上,从金融衍生市场看,此次金融危机主要由场外交易市场引发的,大家对金融衍生品的交易所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必须作适当区分,正确认识不同市场对金融市场带来的不同影响.可以说,在开始冷静反思金融危机的后金融危机时期,金融市场在危机时期的大幅波动更加凸显了中国金融市场对于股指期赁等场内金融衍生品的需求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2.
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在过去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显现的巨大交易风险已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与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加强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已成为共识,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国际合作也就应运而生。但现有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国际合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场外衍生品市场监管乏力,对风险的易变性的把握不准,缺乏对风险的评价、预警的有效工具等;同时,国际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发展的新趋势也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1]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背景及其它在金融危机(GFC)中所扮演的角色,探讨了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重要性,通过对比场外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的优劣,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给应运而生的印度外汇期货市场创造了充分展示其相对于场外外汇衍生品市场更具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的机会。印度建立外汇期货市场后,外汇远期成交量大幅萎缩而外汇期货市场成交量高速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易场外向场内转移趋势明显;外汇即期、远期市场买卖价差数倍于外汇期货市场,外汇期货市场低交易成本优势显著;期限相同的外汇远期与期货合约汇价趋于一致,外汇避险功能稳步凸显。我国应汲取印度外汇期货市场的成功发展经验,尽快建立外汇期货市场,形成完整的外汇衍生品产品体系,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之后,很多国家重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其重点内容是实行中央对手方清算和交易信息报告制度。文章通过对美国、欧盟和新加坡场外金融衍生品监管框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欧盟在中央对手方清算的产品范围和机构要求上最为严格,而美国在交易信息报告制度上最为严格;相比之下,新加坡对场外金融衍生品的监管最为宽松灵活。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下我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发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金融衍生产品被普遍认为是危机的罪魁祸首,我国的金融创新步伐也因此受阻。我国应当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抓住金融危机给我国金融领域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加快金融创新,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7,(10)
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也处在一个发展中的阶段,金融衍生品还并未在场内市场进行交易,而且其场外的市场规模也是十分有限的。在监管模式上,政府对金融衍生品市场还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对金融衍生品需求的增加,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步入了设计和创新的鼎盛阶段.现阶段,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充实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那么,金融衍生品发展现状如何?我们在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过程中,又应该如何避免其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9.
外汇风险对冲和公司价值:基于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飞 《经济研究》2012,(9):18-31
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特别是相对于美元大幅升值,其不利影响开始显现,我国不少跨国公司使用外汇衍生品来对冲人民币汇率升值带来的风险。然而,尽管不少国外学者对金融衍生品使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但以中国公司为样本的研究仍很少见。中信泰富等衍生品投机事件和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我国学者对金融衍生工具的作用和性质争议不断,使用外汇衍生品对冲外汇风险是否增加公司价值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2007年至2009年968家中国跨国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外汇衍生品使用和公司价值的关系,发现外汇衍生品使用带来了约10%的价值溢价,这一重要发现和基于发达国家的不少研究相一致。该研究成果支持了外汇衍生品在汇率风险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和加快发展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特别是交易所市场以掌握人民币汇率定价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当前,金融危机远未见底,发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府管制的措施跟不上资本市场金融创新的发展,导致资产证券化缺乏透明度,金融衍生品投资过度形成巨大泡沫。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应充分有效地发挥政府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增强对资本市场的预警作用,及时发现并规范、化解和控制金融风险,为金融与经济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