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之一,消费不足也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中的现实问题。借鉴各国学者的消费理论,建立了适合1978年后我国情况的消费函数基本模型,并通过实际数据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出1978年以后我国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肖璐 《全国商情》2009,(22):117-118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激进经济学派和生态经济学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基于国家比较优势和污染的国际劳动分工的国际生产现象,涉及到FDI与发展中东道国环境规制的关系,成为发展中东道国环境规制对FDI影响这一命题的宏观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能源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在研究时选取的区域差异、数据长度和检验方法都会影响对二者关系的描述。基于此,本文以1988—2016年四川省能源消费总量和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四川省GDP的增长会直接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但是能源消费的增长并不会导致四川省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4.
环境地质经济学,是根据当前在环境地质学与经济学等交叉领域开展的研究,提出并试图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本文论述了建立环境地质经济学的必要性、研究对象和内容,最后概述了环境地质经济学的特点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环境地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关系.环境地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发展必须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地质环境资源的价值计量、地质灾害及防治中的经济问题、区域发展规划、城市建设、工程建设的环境地质经济问题,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应用经济手段对地质环境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关地质环境保护政策、法律制定等问题。环境地质经济学以其边缘性,应用性为特点,以其研究范围的特定性与其它有关学科相区别.  相似文献   

5.
“流通创新和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 4月 6日 ,由全国高校商业经济研究会主办的“流通创新和贸易经济学科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南京经济学院召开。此次研讨会汇集了国内著名的流通与贸易经济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 ,包括许多老一辈著名的商业经济理论专家和众多活跃在流通理论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会议就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流通理论创新与流通现代化以及新形势下的流通产业政策等重大问题 ,从各个不同层面展开深入的研讨。一、贸易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在本次研讨会上 ,代表们对贸易经济学发展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指出改革开放以来 ,贸易经济学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成为经济学领域一个热点,相关文献汗牛充栋。本文就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国际旅游经济学的演进与发展历史做了全景式考察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支持本学科发展的若干基本理论、基本命题,并得出关于当代西方旅游经济学研究中的两个主要特征与趋势:一是日益重视运用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国际旅游中的非经济因素的研究;二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非均衡旅游(metatourism)”现象。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当代国际旅游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与前沿课领域得以清晰化,并在界定当代国际旅游经济若干特征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对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一般包括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体系本身的研究、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与现实问题的结合研究等几个方面。2011年,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经济学体系内的具体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且取得突破性进展;另外,学术界还与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对比研究,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这些方面对2011年马克思经济学的国内研究状况进行总结和概述,以期达到了解研究动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关注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并在学术杂志上发表了相关研究文献。本文试图对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回顾,同时做出相应的评论,希望能对问题的深入探讨提供某种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资本市场以及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公司融资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不再局限于以往传统的权益融资与债务融资,出现了通过发行以可转债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型衍生金融工具来为公司投资项目融资。对公司融资动机(特别是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国内学者在该领域研究较少。对国内外学者在上市公司转债融资动机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假说和实证分析两方面做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旨在为以后对公司转债融资进行的相关分析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一直是环境资源与生态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相关研究尚无定论.环境与经济增长发展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而进行的.文章系统回顾国内外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并据此力图分析总结EKC现象出现的规律.EKC假设的提出来自于统计数据分析,而文章作者将解答问题的方向再次指向了统计分析,即通过文献的分解分析总结EKC现象出现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In the USA today the academic field of economic history is much closer to economics than it is to history in terms of professional behavior, a stylized fact that I call the “integration of economic history into economics.” I document this using two types of evidence—use of econometric language in articles appearing in academic journals of economic history and economics; and publication histories of successive cohorts of Ph.D.s in the first decade since receiving the doctorate. Over time, economic history became more like economics in its use of econometrics and in the likelihood of scholars publishing in economics, as opposed to, say, economic history journals. But the pace of change was slower in economic history than in labor economics, another subfield of economics that underwent profound intellectual change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nd there was also a structural break evident for post-2000 Ph.D. cohorts. To account for these features of the data, I sketch a simple,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model of the academic labor market in which junior scholars have to convince senior scholars of the merits of their work in order to gain tenure. I argue that the early cliometricians—most notably, Robert Fogel and Douglass North—conceived of a scholarly identity for economic history that kept the field distinct from economics proper in various ways, until after 2000 when their influence had waned.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同时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随着环境管制的深入实施,环境管制与工业经济的关系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本文使用了我国2004—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关于环境管制强度与工业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通过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动态系统GMM模型以及分位数模型研究分析了...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关系,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环境约束的索洛增长模型。在不存在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及结构效应的情况下,存在一条经济增长的平衡增长路径,但此平衡增长路径是不可持续的,经济最终会走向污染陷阱。因此经济增长不能自发的解决污染问题,环境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污染削减的技术进步以及环境规制和产业结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作为一种产品,可以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来解释它在今天的中国为什么具有引人注目的地位.一方面,我国市场化改革取向产生了对经济学知识的基本需求,经济学理论本身显示出较其它理论更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经济学理论具有可证伪性和可反驳性,经济学理论的不断更新,经济学家对真实世界的关注,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开放性,使经济学成为一门具有很强包容性的、跨越意识形态束缚的开放学科.因此也吸引了众多有才气的学者投身其中,为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经济学的新流派层出不穷,其鲜活性对研究者和爱好者都具有强烈吸引,它在学术上的无所不包使得它没有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内生货币框架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内生的货币金融体系下,财政作为另外一层意义上的货币政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调节资本存量和收入分配,从而对经济增长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结合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具体考察了财政政策手段对宏观经济、企业及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发现财政政策只有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使用,才能达到存量与流量的平衡,从而保证经济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在Copeland and Taylor一般均衡理论框架引入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考察了外资进入对东道国环境质量与污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外资进入的环境影响取决于东道国的环境管理政策类型、外资企业的部门流向与产业分布,以及东道国本土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能力。具体而言,外资进入东道国污染密集型部门时必然会带来污染排放的增加;当外资进入清洁型部门时,在环境政策外生时东道国污染变化是不确定的,在环境政策内生时污染排放则保持不变。本文研究也表明外资企业的治污技术外溢效应的重要性,发现外资进入带来了更为先进的治污技术、内资企业的治污技术学习效应都有利于抑制东道国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中国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建立两个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理论分析表明,要使经济增长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积累,实行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环保型生产技术的进步。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中国数据进行的检验结果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环境状况在进一步恶化,污染物的排放已经威胁到长期的经济增长。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保持适度的经济发展水平,重视环境污染的监控和治理,实施有效的以经济激励为主的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