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种发展模式表现为我国的经济增速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变得日益重要.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加速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这次经济转型鼓励“大众创业”,即支持小微企业超速发展壮大,乃至成长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小微企业的超速发展当然需要金融领域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这就提供了普惠金融大发展的现实背景.  相似文献   

2.
夏杰长  杨昊雯 《改革》2023,(2):14-27
经过近两年的专项治理,我国平台经济已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经济行稳致远,离不开平台经济的有力支撑,平台企业大显身手正当时。当前,我国消费互联网平台趋于饱和,产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潜力正逐步释放,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动能;平台经济新业态层出不穷,新兴数字就业岗位不断被创造出来,吸纳了更多的劳动者就业;平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作用日益凸显,实体中小企业可以“借船出海”,通过跨境平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平台企业还可以直接“走出去”将中国成功模式引入海外市场,带动国内产业向外延伸,提高全球化发展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未来,对平台企业要坚持支持发展与监管常态化并重,持续发力,充分发挥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和国际竞争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风险投资是金融的一种变革,在科技成为生产力发展主要动力的时代,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科技投资的依赖将越来越强。目前我国风险投资“官办官助”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风险投资的发展需要。实行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民办官助”的模式,将是企业成为风险投资的主体,是发展风险投资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蔡俊 《港口经济》2010,(6):46-48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4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支持我国相关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目前我国港口在“引进来”方面,通过引进国际化战略合作者,引进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引进资金的同时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效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同时,随着港口企业的发展,我国部分实力雄厚的港口将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外港口的运营。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日渐暴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企业办社会”给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使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如何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将“包袱”变为企业新的发展极,成为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外投资的经验、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已经将我国企业推上了“走出去”的道路。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规划和指导,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企业要在完善改革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制定发展海外经营的战略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实施。同时应加快立法,尽早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投资促进法》。我国应尽早培育自己的有竞争力的跨国公司,才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客观条件,获得最大程度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其具有的某些生产力要素和资源优势而吸引企业将总部设置于此,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其他地区,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并由此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亮点。进一步推动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做到四个“要”。  相似文献   

8.
邢厚媛 《中国经贸》2010,(15):14-19
自2000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迅速,在保增长、稳外需、调结构和促进我国商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推动力。然而,相对于不断深入的全球化发展趋势,适应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谋划企业“走出去”的新方略,将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营业税改增值税是我国税收体制的重大变革,对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作者将全面介绍企业“营改增”税收体制变革的背景和意义,指出“营改增”对我国煤炭设备租赁业可能产生的影响,并结合作者多年企业财务和税务管理经验,为我国煤炭设备租赁业应对“营改增”带来的挑战给出合理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晶 《北方经济》2007,(5):10-13
“十五”期间。内蒙古建筑企业紧紧抓住经济快速发展的契机。积极开拓区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生产经营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劳动生产率、利税总额大幅度提高。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显著提高,为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一五”时期,我国进入了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新阶段。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建筑业的发展将面临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优秀建筑企业进入,国内外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严峻挑战。我区建筑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1.
市场动态     
《新财经》2007,(5)
企业分类信息助推“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提出,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国家发改委也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资源的循环利用,主要体现在日常物品的物尽其用。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开始通过网络的快速查询及发布  相似文献   

12.
河南财经学院马勇撰文指出,在新经济发展中,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代替企业的规模而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因为传统的“规模经济”之路将越走越窄。新经济时代将是“速度经济”代替“规模经济”的时代。 “速度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提出,它的意思是“因迅速满足客户需求而带来超额利润的经济”。全球最大的网络数据传输公司——思科系统公司总裁约翰·坎博斯说,在新经济中“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馒鱼”。这就是说:企业的发展速度将代替企业的规模成为企业竞争的焦点。因为反映最快的企业总是能够占据最佳…  相似文献   

13.
李福祥 《发展》2000,(7):26-2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购并已进入我国经济活动的“视野”.并对国企战略重组.资源优化配置.经济结构和企业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导购并活动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是管理层.购并有关当事人的共同职责.其中购并实施中目标企业购并价格确定的规范化尤为关键而重要。笔认为从我国现阶段来说比较科学的思路与方法是在评估.计量目标企业价值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要全方位地发展我国的对外经济,不仅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等因素导致了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快,并且“走出去”的方式也较少,整体实力较弱。随着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条件正在走向成熟。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走出去”到海外去发展,把我国对外开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政府各部门都要为之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良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企业作为社会组织之一,必须以追求经济和社会两大效益为前提。单纯地将经济效益作为自身唯一目标,或将社会效益作为第一追求,都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除了着力于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份额以提高其经济效益以外,更应将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作为己任。这是我国企业发展史上从“企业办成小社会”到“企业要减轻负担、要剥离企业办社会的功能”直至“企业对社会有所取得也要负有责任,才能保证企业本身发展”的又一次伟大革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高级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五二九”讲话为民营科技企业的更大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充满活力的新的增长点“民营”与“国营”经济将长期共存,协调发展。企业要完善自身政府需创造环境发展是硬道理由产业界、政府部门及理论工作者30余人参加的中国民营科技企业高级研讨会日前在江西省科委庐山科技交流中心举行。会议认真学习了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经验,明确科技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讨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市场经济对企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建筑市场的竞争更是越演越烈。同时,伴随着市场竞争的不规范,建筑市场推行无标底招投标,招标价格也越来越低,特别是不合理的最低价中标,以及社会上出现的“串标”、“垄标”、“卖标”、“转包”、“层层转包”等多种与经济体制改革不相容的畸形现象,给建筑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中性”角度观察,日本企业“经济人性与道德人性高度亲和”是不争事实。客观面对这一事实可促进中国企业健康发展。日本“广泛引入,辩证吸收”的内隐文化从宏观上铸就了日本企业兼顾“经济人性与道德人性”背景。微观上看,企业财团内部体现出具有日本特色的“家族式”伦理关系。在运营理念上,严格遵守“在道德人性框架内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人性”准则。在企业运行方式上,加注较强烈的道德色彩。这些经验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9.
宋涛 《南方经济》1992,(5):30-33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合作、独资企业有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经济力量。据国家工商管理局统计,到1991年底我国“三资”企业累计37189户,其中合资企业22791户,合作企业8497户,独资企业5901户,生产型企业约占“三资”企业总数的95%。在“三资”企业中有些是能源、通讯、原材料等基础产业或出口创汇、替代进口项目。“三资”企业已从我国经济特区和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竞争时代的到来,全球经济的结合日益紧密,中国在3至5年过渡期后,将全面开放零售市场,中国零售企业的竞争局势将进一步加剧,“以攻为守”应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从分析我国零售业开放现状及“走出去”的背景环境入手,探讨中国零售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提出了我国零售企业“走出去”战略的营销构想和方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