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从资源循环利用、企业清洁生产到目前的生态企业、生态产业园区、社会循环经济系统等理论和实践模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模式。国家推进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城市对区域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石河子市和天业集团作为国家循环经济的试点,其发展模式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1.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的再工业化。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发展存在的严重"路径依赖病",借鉴大庆、焦作、新余等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经验,大力发展接替产业,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由资源主导型转为市场主导型,由资源密集型、增量型、封闭型和低水平小规模的投入漏出型结构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质量型、开放型和投入产出型结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的综合发展之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在产业转型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能源作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应高度重视其合理利用问题。我国在前期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粗放式的能源利用模式导致能源消费量快速上升,很多城市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碳排放导致的污染情况严重。无论是保障城市能源需求的基本需要,还是提升城镇化质量实现城市能源高效利用的深层次诉求,将城市能源集约利用问题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中,构建符合"节能减排"战略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方宁 《经济》2023,(11):77-79
<正>随着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追求生产制造环节的规模扩容和产业区域小而全配套的传统发展模式普遍面临产能过剩、竞争加剧、城市功能不足等挑战。利用块状经济、山水资源、历史人文、信息经济等差异化优势,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以及“产、城、文、旅”“四位一体”发展模式,集聚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创新功能、服务功能、社区功能、文化功能的特色小镇成为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强市,产业规模大,产业集中度高,要素资源丰沛,  相似文献   

5.
杨旭  腾飞 《经济导刊》2007,(12):46-47
中国自21世纪初出现了新一轮重化工业的突出增长.经济发展模式特征表现为:过度依赖投资缺乏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对资源使用高度密集.基本属于"超重的外延式重化工业化"发展模式.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发展"替代"经济增长"的理论转变和国家战略的转变,工业重型化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要求,向集约式适度重型化方向发展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6.
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德忠 《经济地理》2008,28(3):393-396
新型工业化更加强调科技进步过程中的技术组合和工业结构的优化效应,以及工业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友好相处;强调工业增长速度与效率均衡的集约型增长。以此为基础,文章提出区域新型工业化目标模式,该模式被定义为"双效应复驱动半内生型工业化目标模式"。"双效应"是指科技进步与结构优化效应。"复驱动"是指科技进步与结构优化循环往复地推动着工业化,从而保障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半内生"是指区域工业化进程中,政府适度干预市场,烫平工业周期。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新型工业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渠爱雪 《经济地理》2006,26(1):55-59,65
文章在建立区域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以江苏省13个地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江苏省区域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研究。结果发现全省新型工业化程度不高,区域分异现象明显,新型工业化层面因素空间表现各异,模式各具特色。基于上述特点,对江苏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构想: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全面提高全省新型工业化水平;强化信息化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因地制宜,探索具有江苏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缩小新型工业化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8.
叶长春 《经济师》2010,(4):275-275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科技进步是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和支撑。建立城市技术体系的目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它是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淮河流域工业化进程缓慢,存在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和信息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必须开发洁净煤技术和新一代煤化工技术,注重煤气层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冉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04-205
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要内容。结合鄱阳湖区域的实际,建立了以资源、经济和技术为导向的区域工业生态化测评体系,以此揭示区域工业生态化实际水平,为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农村工业化面临环境资源约束.解决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资源问题,必须发展欠发达地区农村循环经济,而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是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低碳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发展低碳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新途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观,经济发展是科学发展的主题,新型工业化必须以低碳经济为"引擎"开拓经济发展的新主题。低碳农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基本面,低碳工业是新型工业化的主线,低碳服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区域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分析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为核心,通过构建反映新型工业化发展状况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大致情况,发现我国区域新型工业化进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差距,据此提出适合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must change its direction from end-investment to multi-investment, such a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recycling econom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nly 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breaking the bottleneck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or Chines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ition can hero us realize low-ost and highspeedy increasing of economy, as well a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health, beautiful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new society. Material recycling in ecosystem can run well by self-organiz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by nature with low-cost and even non-cost. So, the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the profits maximum investment. But it needs country's support in financial policy on ecological or environmental compensation. Recycling economy is a brand-new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which formed gradually in the course of mankind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untainhead prevention, reducing and whole processing control are its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gerent from any former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Investing i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relevant industry of recycling economy should be the other major field of environment investment in China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5.
我国当前工业发展进程中的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受到资(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约,须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来保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这种人、自然和经济和谐持续发展的新思想、新道路就成为我国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农村循环经济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农村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必须改变过去资源消耗型的增长方式,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基点,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建立农村循环经济体系。文章主要研究农村循环经济系统的构架,希望对保护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减少资源与环境压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工业化进程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得出城关区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后期,需要建立现代的、集约化的、技术层次高的、靠创新推动的、对环境相对友好的工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城关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需要以大力发展都市工业,积极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着力点,以推进生态工业发展,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为引擎,以建立"飞地经济"模式,解决土地资源困境为突破口,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促进城关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视角看,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还存在忽视资源环境的禀赋性、忽视产业结构性污染、忽视产业内部结构层次提升、忽视产业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等不足之处。调整产业结构必须坚持循环经济理念,要求构建新型产业结构系统,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基于此,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途径主要有:积极发展地区资源特色产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克服结构性污染;优化产业内部结构,促进节能降耗和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完善产业结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9.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碳排放逐步降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经济活动中的资源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这两者均可以看作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因此,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模式都是不科学的,文章以四川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四川省各自然区域自然环境特点、主要资源环境问题及对发展制约,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需要,经济原则是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四川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的基础进行了阐述,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定位,提出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注重点,结合各功能区实际情况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统筹发展路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的突出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利用以直接燃烧和传统煤化工为主,能源转化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极低,环境污染较大。过度依赖于能源的煤炭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导致煤炭产业初级化、重型化、单一化问题突出。因此,实现绿色采矿、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等一系列转变煤炭产业经济的新发展模式,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