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变信息发布系统属于高速公路传统三大系统中的监控系统,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社会对公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高速公路管理方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传统的可变信息发布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可变信息发布。沪宁高速公路依托"智慧高速"建设工程对可变信息发布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收费系统、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为高速公路交通机电工程的三大系统,也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领域。通信系统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传输载体,其传输媒介经历了从电缆到光缆的发展过程,目前主干均采用了光纤通信。通信系统的传输方式也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是基于  相似文献   

3.
引言 1、立项背景 随着上海市交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的引领下,逐步形成了在上海市交通信息中心设一级平台,在行业各主管部门和浦东新区设二级平台的信息化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国高速公路联网里程的不断增加,高速公路专网的建设日趋完善,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及依托高速公路专网的信息化应用愈来愈广。如何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网络系统,如何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已摆在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管理者的面前,成为当今业内的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20年,湖北省高速公路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高速公路机电系统也得到长足发展。从2000年黄黄高速公路第一套半自动收费机电系统投入使用,到现在湖北全省联网收费“一卡通”的应用,湖北省各路段管理部门一直不断地摸索,引进新技术、新管理方式,努力实现高速公路管理的信息化、科技化、规划化与远程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在福建省高速公路公司的综合管理过程中,公司内部相关各个管理部门间的信息的互动和共享越发显得必要,建设高速公路综合性的应急联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日益提高。高速公路硬件设施与软件系统的建设以及移动通讯技术的应用使得建设符合福建省高速公路管理需要的应急联动系统的基本条件已基本具备。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深入和高速公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共享。但是,随着信息化发展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如果不重视和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必将给高速公路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为背景、从现状分析、框架结构、体系层次、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公众对高速公路的服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为体现高速公路"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需要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系统通过全方位的信息发布体系及时准确地向道路使用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全面、快速、有效的交通信息,保证行车安全和提供旅行向导.作为向道路使用者提供道路交通信息的一种方式,触摸屏技术因其操作简单、反应速度快、节省空间和易于交流等特点在高速公路信息查询系统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简单介绍触摸屏的基本技术特性,并以实例介绍触摸屏在高速公路信息查询系统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现有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信息化建设仍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情况,形成了大量的应用孤岛、数据孤岛。如何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整合手段来完成高速公路企业信息化系统在技术和数据层面的深度整合,已经受到广泛重视。本文对高速公路管理企业信息资源整合的构建方法、技术与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满足客货运量的增长,统一规划和建设具有足够服务能力的,覆盖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如何建设高速公路集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数据通信网、视频通信网等多功能、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化通信平台,面向ITS智能交通系统的全面发展需要,为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和规划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就建设高速公路移动通信网,满足高速公路业务调度、紧急调度等需求提出了华为GT800数字集群系统解决方案,以供高速公路的相关人士参考.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出台,未来我国高速公路将具备"以人为本"、"服务经济"、"综合运输"、"可持续发展"等显著特点,高速公路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国防、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社会综合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将有力的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的目标实现.为更好的适应我国汽车化、城镇化、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充分体现高速公路高效、便捷、安全、舒适、可持续的服务,对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等特点,需建设高速公路专用移动调度通信系统,以实现交通管理部门与路上工作人员的信息交互.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自2010年之后不断加快建设的步伐.为了进一步完善全省高速公路信息管理工作,更好履行全省高速公路系统的信息管理职能,福建省高速公路指挥中心需要对现有的综合信息系统进行改造,使之更好胜任全省高速系统日常的监测、协调、管理等职能,本文是对福建省高速公路指挥中心进行综合技术改造工程的建设总结. 建设内容 信息系统建设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临时过渡系统建设和新增信息化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2.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诸如联网收费,计重收费、全程监控等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更新."十一五"期间,国家印发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对交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交通部根据发展战略确定了交通信息化发展方向,并开展实施示范工程.可以说,在"十一五"期间,交通信息化建设将成为整个交通行业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变通信息系统仍处于初级阶段,硬件设施和管理手段还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的运输需求,交通信息的使用效率较低。为此根据不同的交通信息化程度和具体信息需求,来确定机电工程投资比例,方案设计和建设实施成为控制高速公路机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有不少省份已经逐渐进入交通信息化的整合阶段,更应该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建设高速公路交通信息平台。使机电工程发挥其应有作用避免全部采用前期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4.
各省(区、市)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监控)中心肩负着全省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规划、建设、运营、标准制定和运维等任务,是一个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而主任又是省中心的"中心",因此,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交通系统认真践行"三个服务"宗旨和"建设民生交通、效能交通和现代交通"的新形势下,为适应这一新要求,实施"高速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将是对高速公路智能化的有益探索.这也将进一步使高速公路的使用者一路畅行无忧.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高速公路运营信息是高速公路各管理部门和管理单位进行运营生产计划、决策、指挥调度的重要依据,是高速公路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具体体现.本文总结了6年来山东省高速公路进行运营信息采集、综合和处理的主要体会,提出了"服从全局、积极主动"、"快速、准确、连续"、"掌握全局、突出重点"、"设备检测与人工作业紧密结合"、"信息共享、内外有别"和"认真处理好报知关系"的六条运营信息处理原则,对提高高速公路运营信息采集、综合、处理的时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十五"期间,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产业信息化.其中高速公路信息化的建设重点是网络平台上的省内联网收费和大型桥梁及超长隧道监控等系统的研究发展工作.近年来,为了实现省内联网收费,各地在联网收费和监控等系统的研发上都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应用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高速公路信息化中多源信息共享的不足,结合云计算技术在公路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高速公路多源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框架。首先,阐述高速公路多源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其次,基于分层设计理念概述了高速公路多源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架构,并介绍了各层的功能和组成;最后,重点阐述了构建高速公路多源信息服务平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地理信息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的交通信息资源,在我省公路、航道、港口、铁路和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行业管理和交通出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以来,我省交通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交通地理信息应用取得了积极进展,建立了交通地理信息数据库,开发了基于GIS的交通地理应用系统。2008年在整合我省交通信息资源基础上,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建设对加强全省交通地理信息数据的维护更新以及推进交通地理信息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GIS技术经过了多年发展,正由功能全面发展转向对应用效率和效果的高要求上,同时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无论是高速公路营运管理,还是相关单位对社会公众提供服务,都离不开GIS的支撑。江苏省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很早就形成了大量丰富的交通地理信息资源,沪宁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建设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的同时,积极寻求利用SuperMap GIS的先进技术,提高基于GIS的信息化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系统稳定的为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单位提供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与技术支撑,增强沪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使用和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