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2008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延安民间借贷行为更加活跃,呈现出"利率提高、规模扩大、用途多元"的特点。供求双方资金紧张是民间借贷活跃的主要原因,基准利率上调为民间借贷利率的提高提供了参照,高收益率是民间借贷活跃的内在动力。值得关注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行为对金融机构经营造成一定影响,增加了信贷调控的难度,影响区域社会稳定。建议通过加强对民间借贷行为的监测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民间借贷法规、正确引导民间借贷行为、组建区域性的小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等,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荥经县六合乡、花滩镇300个样本农户为调查对象,对该地民间借贷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走访调查,以此为依据,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剖析了当地民间借贷活跃的原因、特征,并就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指出农村民间借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的矛盾,但是同时也使得正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开展面临新的挑战,促使了正规金融机构业务活动与管理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民间借贷一般采取利息面议,直接成交的方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利率政策的调整以及受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难的影响,民间借贷市场更趋活跃,呈现出借贷规模扩张化、借贷用途多样化的特点。一、偏远地区民间借贷的现状近几年来,偏远地区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有三种:一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在向金融机构融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转而向民间筹措资金。由于相应的融资利率要比金融机构高得多,且期限较长,如发展下去有形成非法集资的趋势。二是发放高息借贷。资金相对比较富裕  相似文献   

4.
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供给不足所形成的资金缺口。但不规范、盲目的民间高息借贷行为容易引发金融风险,对经济乃至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民间高息借贷的现状及成因出发,分析了民间高息借贷蕴含的风险、民间高息借贷对正常社会秩序带来的冲击以及民间高息借贷对金融机构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民间借贷市场无论自发无组织的借贷还是通过民间借贷公司的民间借贷,一直较为活跃,是广大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民借贷资金的主要来源。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有三:一是中小企业发展迅猛,资金需求旺盛,在向金融机构融资出现困难的情况下,转而向民间筹措资金。二是发放高息借贷。资金相对比较富裕的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主,在暂时没有新的资金投向的情况下,为了给闲置资金寻求新的“出路”,另外公职人员自身积累及从金融机构低利率借人的资金,向一些资金匮乏且又急需资金的企业及个人提供高息借贷。  相似文献   

6.
(一)正视民间借贷盛行对改进正规金融机构的积极效应。长期以来,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管理体制和手段比较僵化,民间借贷的存在与发展,可以有效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尤其是在广大县域具有垄断地位的农业银行、信用社改善发展模式,增强服务理念。正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借鉴民间借贷的特点,创新一些操作灵活、手续方便、贴近实际需求、价格和期限更具有弹性的信贷产品。  相似文献   

7.
一、户县民间借贷的基本现状 (一)户县民间借贷的规模。户县民间借贷规模大约在1.2亿元左右,占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4%。  相似文献   

8.
近一个时期,民间借贷资金的规模.利率、投向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但民间借贷资金的来源,尤其是从金融机构获取信贷资金转而投向民间借贷的问题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广州地区民间借贷市场运作模式的典型性调查,发现民问借贷机构在小额贷款业务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利率定价过高、缔约不规范等问题.本文认为,可以在认可民间借贷机构的法律地位、规范民间借贷行为、鼓励金融机构与民间资本形成良性竞争以及发挥银行信用中介功能、为民间借贷搭建平台等层面进行探索,促使民间借贷最终形成一个规范有序、竞争高效的融资市场.  相似文献   

10.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境.本文应用信息经济学分析方法,探索银行、民间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在借贷中的博弈过程,得出民间借贷是三方博弈的结果,解析了目前民间借贷中出现的高利贷现象,提出对民间借贷进行适当疏导,监控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温州为代表的民间借贷危机的发生,折射出我国金融体制方面的制度性问题。金融压抑是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原因,银行大企业集团等参与民间放贷对危机发生推波助澜,紧缩的货币政策是民间借贷危机爆发的导火索。金融深化是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途径。民间借贷危机爆发,也倒逼金融体制要加快改革步伐,现在到了该放开金融领域进入和利率管制,打破现有银行垄断体制,建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福建省的抽样调查为视角,分析了近年来福建省民间借贷及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状况、特点,并提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本文提出了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制度设计、加快发展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业务、加速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因地制宜地设计"三农"融资担保体系、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疏导农村民间金融规范有序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小企业实体经济融资难问题的日益突出,民间借贷渐渐盛行。民间借贷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目前正规金融体系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同时也存在许多潜在的危机。本文主要从民间借贷的成因、风险分析和防范风险的建议三个方面对民间借贷进行分析,并提出民间借贷应与正规金融逐步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小额贷款公司在全国各地大量涌现,形成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为各地的中小企业发展、三农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但是许多小额贷款公司自身生存环境却令人担忧,普遍面临着所受管制较多,税负过重等问题,而与之相比民间借贷受到的约束却很少,税负也较轻,所以这样的环境下明显不利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壮大。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困扰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ole of government-owned banks in the event of financial crises. The study takes an empirical perspective focusing on bank lending. We compare the lending responses across government-owned and private banks to financial crises using the balance sheet information of 764 major banks headquartered in 50 countries over the period of 1994–2009. Using a nested panel regression framework that allows for parameter shifts in the bank lending equation, we find robust evidence that government-owned banks increase their lending during crises relative to normal times, while private banks’ lending decreases. Government-owned banks thus counteract the lending slowdown of private bank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governments can play an active counter-cyclical role in their banking systems directly through government-owned banks.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P2P网络借贷的形式与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P2P网络借贷的性质认定直接决定了监管体制和具体的监管措施。虽然在美国等国 家,P2P网络借贷被定义为证券发行等金融业务,但在中国,P2P网络借贷却被定义为个人对个 人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范畴,不被认可为正规的金融业务。然而,经过创新改造之后的 中国大多数P2P网络借贷业务,仅仅在形式上与直接借贷和民间借贷相类似,但在实质上与传 统的民间借贷已经存在非常大的区别。将P2P网络借贷归类为民间借贷,使得监管体制和监管 逻辑存在很多悖论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结构洞理论的农村民间借贷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正规金融机构涉农融资增速的减缓以及农民融资需求的增加,近年来我国农村民间借贷活动更趋活跃,而监管缺失是农村民间借贷纠纷事件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结构洞理论深入分析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特征及风险,并提出监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赵勇 《南方金融》2012,(2):9-14
2011年,浙江、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广东、福建、宁夏等省发生的几十起民间借贷风险事件带来的巨大社会震荡引起中央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详细阐述了我国民间借贷的风险表现,深入剖析了造成我国民间借贷风险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民间借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We investigate whether and how financial constraints of private firms depend on bank lending behavior. Bank lending behavior, especially its scale, scope and timing, is largely driven by bank business models which differ between privately owned and state-owned banks. Using a unique dataset on priv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we find that an increase in relative borrowings from local state-owned banks significantly reduces firms’ financial constraints, while there is no such effect for privately owned banks. Improved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private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re the main channels that explain our result. We also show that the lending behavior of local state-owned banks can be sustainable because it is less cyclical and neither leads to more risk taking nor under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0.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行为是投资条件、投资意愿和投资行动三者的加总,经济发展、政府政策、资金需求的存在昭示着投资条件的是否具备,信用状况、投资收益率和投资风险则决定投资意愿,这些因素都在直接或间接、或大或小的影响着投资忠诚度和投资额度,其中信用环境、资金需求、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以及投资期限是民间资本通过人人贷进行正规借贷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民间借贷的正规化有赖于风险防范体系和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平台的完善,以及政府的扶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