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企业的发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法,如何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激发人才潜质、留住人才、实现人才价值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构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意义及目前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对如何构建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倪友章 《魅力中国》2014,(22):392-39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市场竞争态势已由产品竞争、技术竞争、管理竞争逐渐向人才竞争转移,如何充分发挥公司员工的作用,怎样去吸收人才、培育人才、鼓励人才和留住人才,这些问题的核心点在于构建起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探究了当前博贺煤电公司员工现状及公司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前公司激励机制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博贺煤电公司的整体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3.
未来企业或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知识员工将成为各类企业或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因此,如何管理好知识员工已成为各企业或区域关注的焦点。本文对安徽省知识员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指组织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能力和工作热情,鼓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实现组织的目标。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界定,对激励机制的内容、作用和理论发展进行综述;进而对我国企业现行的激励机制进行概述,分析了我国应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以使激励和组织目标相结合,建立起符合组织内外环境要求的激励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永葆卓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王麒麒 《特区经济》2010,(4):303-304
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企业需要人才与一流的员工队伍,需要每一个员工立志岗位成才,自觉推进企业奋进。问题是如何界定人才的内涵,如何界定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素质能力,如何引导员工与企业同步发展。我们应该在多重角度,多重坐标中把握企业价值观的根本导向,也就是说,我们要把企业价值观与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员工素质能力建设结合起来,首先从企业价值观角度认清、认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的内涵,认清、认准企业所需要的员工的素质能力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孙露 《天津经济》2012,(5):67-69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机制的竞争。一个国家、一个企业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队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的兴衰存亡。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健全问题,本文重点就知识型员工、中层管理干部和生产一线不同岗位的员工需求特点进行逐一分析,探索不同类型员工激励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7.
隋玉海 《魅力中国》2013,(14):373-373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企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选择并且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前提。人力资源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企业实行激励机制的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满足自身的需要,从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小企业的管理中,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其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就是对企业内部人员的激励机制和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因为,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哪家企业争取了企业最有利的资源——人才,谁就有可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因此,建立合理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为企业的员工创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挽留和使用有用的人才,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有鉴于此,本文以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路径为命题,首先介绍了员工激励机制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对现在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从中得出中小企业的工作人员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对完善中小企业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提出了几点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9.
杜凤玲 《发展》2011,(11):113-113
当今,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企业都在对员工进行各式各样的激励,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并不科学,不完善。如何有效的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成为企业管理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发,对钢企知识员工的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知识员工激励机制的路径,通过构思"多梯制"人才发展通道和知识员工的激励措施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钢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迅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缅甸工业化及其政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年新军政府上台后,缅甸实行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并重的工业化政策,采取国企私有化、建设工业区、鼓励私人和外资投资工业的举措,推动了缅甸工业化进程。但同时,缅甸工业化还存在加工、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石油、天然气、能源工业迅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完善江苏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江苏经济腾飞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针对江苏中小企业服务需求和服务体系现状,文章从强化服务职能、推广服务体系、构筑物流服务体系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江苏省中小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改制是使国有中小企业摆脱低速和持续衰退的重要途径;企业制度是为了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持续发展的权益,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发展,这是企业改制的动力所在,企业发展是企业改制的结果。初始产权的明晰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诱致性的企业制度演进可以修正初始产权缺陷。产权适度集中、产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路径:一是在创办时中小企业设计初始企业制度要充分考虑企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初始产权明晰并适度集中,正确对待家族制;二是在发展中的中小企业要实行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诱致性变迁。产权多元化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中走向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步骤,更是企业利益相关者对持续发展的要求。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要保证中小企业吸收优秀的企业家和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目标下解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后投资者和代理人都关注企业持续发展。为此,建立企业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共同治理结构,尊重核心员工的人力资本的产权要求。  相似文献   

14.
日韩技术创新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雪峰 《亚太经济》2008,(1):109-112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探索了日、韩两国从模仿走向创新的经验,指出中国企业要根据自身体制特征、技术情况,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创新经验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策略,政府及社会也要为之创造相应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王小惠 《科技和产业》2016,(10):141-144
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是我国通过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之一。立足福建省实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主要措施与成效的基础上,对该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构建了粗放型、集约型、可持续发型经营的企业生产模型,并从企业经营 的内在动力、企业经营的社会责任、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原则、企业经济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企业经营 管理方法等方面对三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企业经营方式应当从集约走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范丽娟  杨琳 《科技和产业》2012,12(6):114-118
ERP系统的上线运行仅仅意味着企业ERP项目的真正开始,接下来的考验是ERP系统能否支持企业持续不断的业务发展。也就是说,一个ERP系统必须要在运行过程中得到持续的改进和优化,才能满足企业业务不断发展或变化的需求,这就催生了ERP系统持续业务改进项目(continual business improvement,简称CBI项目)。本文总结了某企业历次CBI项目的实施经验,从项目主计划和蓝图设计报告两个方面详细介绍CBI项目的标准实施方法,建立了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的CBI项目标准工作流程和模板。  相似文献   

18.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永锡 《特区经济》2009,242(3):229-230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也决定着一国某一特定产业的竞争地位。最优的市场结构应当最能激发技术创新。运用市场结构与创新关系的各种理论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分析发现:有一定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存在的市场结构最能激发技术创新。中国应当大力培养有一定垄断地位的高新技术大企业,同时,要消除制度性、行政性企业进出障碍,形成真正的可竞争性高新技术市场。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员工激励性外在薪酬体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延军 《特区经济》2007,(2):291-293
合理且具有激励性的外在薪酬体系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而且还为企业构建内在薪酬体系打下基础。激励性外在薪酬体系包括外在整体薪酬体系、股票期权制薪酬体系、宽带薪酬体系。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ventional export processing zone can be adapted to allow a manufacturer to operate as an export processing unit. Such a facility could be incorporated in the development efforts of the coastal cities, enabling them to implement export‐oriented growth strategies in an otherwise relatively protected economy. The new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gramme will be an added advantage in stimulating export production through bottom‐up regional efforts in the coastal reg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