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峡两岸IT业现况及合作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IT产业起步较早,在生产及研发能力、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值得关注。台湾IT业近年已加快进入祖大陆投资的步伐,在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形成了以台商为主体的IT业产业集聚带,并有由南方沿海向环渤海地区扩展的趋势,未来两岸IT业者的合作重点应放在市场中期前景看好、生产技术上具有国际优势、对上下游有牵动作用、有国际市场通道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项目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台湾向大陆的投资向纵深领域的拓展,IT产业成为台商投资大陆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分析近年来台湾IT产业落户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就“西进北移”的动因与效应进行探讨,并得出以下结论:台湾IT产业之所以出现向长江三角洲的转移倾向是由IT产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将会成为集研发、生产和孵化基地为一身的核心发展地带。但在台湾IT产业蜂拥进入长江三角洲的过程中,一些潜在的隐忧也应引起相当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本文抓住全球IT产业大迁移的时机,通过分析影响IT产业投资环境的主导因素,评价长江三角洲区域的IT产业投资环境,给出长江三角洲优化IT产业投资环境,构建区域优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IT产业在大陆投资的结构演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以我国海峡两岸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ology,简称IT)产业为研究对象,从IT产业内部结构(以区域结构、技术结构为重点),通过对我国IT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以及台湾地区在大陆投资的IT产业(以下简称台在大陆IT产业)的区域分布、变迁及其动因分析,揭示台在大陆IT产业结构演进的本质和内在的客观规律,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2002年风风雨雨的IT业能走出低谷吗?众多国际IT巨头的版图扩张和并购重组会给国内IT业带来什么影响和启发?明年IT业最可能火起来的领域在哪里?在年关将至之时,众多关系到企业长期发展乃至整个信息产业未来走势的疑问,成为所有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结构从1990年代之后加速进入到了不断升级的快车道,高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商家必争的风水宝地,即使最近几年全球IT业寒风凛凛,但我们仍然看到那些IT巨子在冬日里披荆斩棘,特别是远离西土的中国IT市场更是没有沉寂,国际IT商们在这块投资热土上演出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新圈地运动.  相似文献   

7.
合作     
台湾IT业300亿元投资重庆7月26日,主题为“渝台携手·赢在重庆”的“聚焦台商——重庆IT特别行动”举行。300多位台商与重庆市签下了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合作项目协议。项目涉及主城及涪陵、合川、垫江等地,建成后产值将达706.3亿元。  相似文献   

8.
当WTO已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远影时,“IT业如何面对入世”成了方兴未艾的热门话题,一场场洋溢着民族热情与美好憧憬的讨论正在各大媒体IT版面如火如荼地展开,各大IT厂商的老总亦不失时机地在各种场合表露出迎接WTO的“积极姿态”与“坚强决心”,有人已经总结出IT业应对“入世”考验的“标准答案”:圈地建店、战略联盟、业务重整、改进服务、抢占技术制高点等等--喜悦似乎正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对外开放以来积极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推动本国产业和经济的发展,长期高居吸收利用FDI的国家前列。在世界进入信息革命时代之后,FDI更是对中国信息产业—IT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本文着重阐述FDI对中国IT业的科技内涵和与此相关的产业技术升级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IT投资价值评价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依据不同的理论基础 ,把目前国外有关IT投资价值评价方法分为基于资金时间价值的财务绩效评价法、基于竞争优势和过程变革的过程导向评价法、基于微观经济学的生产函数法三类 ;对三类方法及其衍生形式进行了梳理 ,并对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分析 ;最后指出了IT投资价值评价的发展方向———综合集成  相似文献   

11.
海外信息     
《新财经》2009,(4):12-12
美英日大举印钞欧洲央行抵制;美国国际集团用援助资金分红 奥巴马很恼火;印度国大党以大米吸引农村选民;日本计划投资3万亿日元推动IT业发展;海外媒体看“两会”.  相似文献   

12.
透视两岸经贸,其依存度上升,是可喜现象。30万台胞携家举迁上海,决心之大、规模之大、轰动海峡两岸。从IT业、晶圆技术的西迁,看入世后,海峡两岸科技与经贸的发展。1.台湾IT业赴祖国大陆发展台商赴祖国大陆投资发展很快,仅苏州市统计,2000年11月底前,在苏州注册的台资企业共计2167家,其合同金额超过100亿美元。目前70%的台商愿意到祖国大陆投资发展。2000年台商在广东投资26亿美元,其中IT业占56.18%,投资增幅超过108%。据统计,2000年以来,台湾IT制造业每年将近2000亿美元产值…  相似文献   

13.
IT/IS投资是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管理者必须对IT/IS投资做出正确的决策。将实物期权理论引入IT/IS投资决策的过程中,识别IT/IS投资所内含的实物期权,并对影响实物期权价值的主要因素-IT/IS投资与现有资产的交互影响及竞争者的反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实物期权的IT/IS投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面对近一时期全球IT业发展所出现的走向低迷态势,究其原因,每一位有识之士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看法.其中,从事计算机网络研究多年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钱华林的态度极为鲜明:"目前,IT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低谷现象,不能单纯地说就是IT业自己的事情,而应看到,这是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状况在IT业的具体表现而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钱华林教授首先明确了自己的观点.此话,从某种意义上,充分地揭示了信息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互为促进发展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入世”将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IT业(IT产业及网络业)作为现代经济生活中发展最快、涉及面最广的产业,受入世的影响也是最全面最直接的。  相似文献   

16.
IT服务外包是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转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服务外包为主要路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海峡西岸有特色的服务外包产业,是福建利用外资提升产业层次的主要策略。具体的路径包括:以IT外包带动业务流程外包,加快实现产业要素集聚;把IC设计作为福建发展信息服务外包的重心;积极承接台湾动漫业转移,发展动漫设计外包业务。  相似文献   

17.
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上海提供的投资环境,使上海成为台商投资的首选地。在全球竞争的压力下,台湾经济进入结构调整与经济衰退并存的时期。2004年,台湾大选后政局动荡,但受全球竞争加剧和追求经济和利益的驱使,台商对大陆的投资、贸易依然保持发展势头。在上海,台商以IT、IC产业为主的投资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在上海的进出口贸易中,台商产品也占居重要的地位。上海为台资和其它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台资像其它外资企业一样, 在利税、就业方面为上海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大部分台资企业希望在上海把企业做大做强,对企业未来在上海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18.
台湾的IT产业,为什么会在短时期内大规模向大陆转移?其实和当初美国将制造中心转移到台湾一样,都是由寻求竞争优势而不断转移供应链重心的国际产业变化趋势所决定。  相似文献   

19.
<正>投资规模分析2009年中国IT行业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计披露投资案例5起,同比下降16.7%;投资金额1.12亿美元,同比下降71.2%;平均单笔投资金额2232万美元,同比下降65.5%(见表1.1-1,图1.1-1)。  相似文献   

20.
过去20年间,台湾资讯产业从无到有,凭借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上、中、下游产业高度一体化整合,以深具弹性与速度的产业集群后来居上,成为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不可或缺重要环节,产品纵横四海,如笔记本电脑、主板、光碟、显示器稳居产量之冠,芯片代工、设计与光电制造亦名列前茅,其产业竞争力之强大由此可见一斑。探讨台湾IT产业竞争力,离不开以下名词:海归、园区、创投、代工、成本控制、中卫体系、弹性专精、分红入股、电子管理等,这些反映出其产业发展过程中独到创新之境界。因此,深入分析并借鉴台湾IT产业竞争力,把握其中成功要素与经验,对于促进大陆IT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