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郝明 《辽宁经济》1997,(1):32-33
银行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摆脱困境的基本策略●郝明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则是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成败与否之关键所在。当前,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普遍面临着诸多矛盾而陷入困境。为此,兼有调节国民经济活动之杠杆职能...  相似文献   

2.
一个沉重的话题也谈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樊军/山东省经委企业处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颇为沉重的话题。建国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历尽沧桑,它们既有“老大哥”的辉煌,也有“老大难”的困惑。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3.
加大力度搞好国有企业改革●黄文超陈德君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老企业,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企业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思想观念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结构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三是国有企业,特别是老企...  相似文献   

4.
试论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出路曹英,于唤生当前,国有企业广泛存在的经营效益差、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是困扰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研究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不仅影响到整个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  相似文献   

5.
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以来,我国一直把搞好国有企业当作改革的重点。近二十年来,理论界和企业实际工作者不断地探索搞好国有企业的途径和方法,对此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应以产权制度为核心;另一种看法是认为搞好国有企业的重点在于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笔者认为,此两种观点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重要作用及指导意义,但是从国家“十五”计划发展趋势来看,应将以大力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作为重点,切实贯彻和促进“八五”和“九五”期间的企业体制改革成果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经济基础,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企业中,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理所当然的成为改革中的重头戏。不过在重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国有小型企业的改革。因为国有小型企业改革无论在难易性还是在必要性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国有小型企业面临的困境由于历史的、环境的、政策的、企业自身等多方面因素,国有小型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7.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十几年来经济体制特别是企业改革的经验的总结和理论的发展,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已明确了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紧迫性,必须要通过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改革,集中力量,在新疆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领域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或企业集团,从整体上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骨干作用,推动和促进新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汤宝根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使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企业的改革已成为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把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摆...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骨干和主导力量。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关键在于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我们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要在21世纪国际经济激烈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关键也在于全面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竞争能力。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有相当一批办得是好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也有不少企业缺乏活力,生产经营困难。对国有企业的现状及其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历史贡献,应当有全面的分析和评价。要通过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使它们在新的形势下形成和发挥新的强大优势。因  相似文献   

10.
刘飒  李杰 《辽宁经济》1999,(11):6-7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国家财政收入的6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中,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近些年国有企业发展滞缓、活力不足、亏损加剧、资金紧缺等问题相当严重,特别是国有企业亏损问题近几年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对其原因和对策的分析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要坚定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实践,…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强调:统一思想、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积极进取、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全体会议时,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他指出,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既是关系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把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国有企业带人二十一世纪,是全党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要统一思想,增强信心,迎难而上,积…  相似文献   

12.
刊首语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已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牵动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机体,通过我省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情况,可以观一斑见金豹。这几年我省通过“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的部署,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已近80%的国有小企  相似文献   

13.
鞍山市市属粮食企业亏损现状的分析与对策●田玉辉高德友国有粮食企业与国有工业企业同样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因此,搞好国有粮食企业特别是搞好大中型粮食企业,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个时期以来,我市市属粮食企业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相当一部分企业活力不...  相似文献   

14.
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是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热门话题;也是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起着骨干和主导作用,承担着向国家上缴利税的主要任务,是支持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和参与国际市场竞爭的基本力量。因此,党和政府始终重视关怀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生产与发展问题。其中技术进步与企业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正确认识与做好这  相似文献   

15.
衷言 《辽宁经济》2002,(11):4-5
辽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密集的省份。积极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结构调整,不但关系到辽宁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全局。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经济改革序幕开始,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从放权让利、利改税、经营承包到转机建制,在探索与实践中,走过20多年艰难的历程。进入“九五”以来,按照十五大提出的“三年基本搞好国有企业”的目标,辽宁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主战场,坚持统筹规划、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分类指导,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全省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框架;国有中小企业转制面达到57.9%,中小企业担保和服务体系开始运行;建立优胜劣汰和国有资本有序退出机制,依法对828户企业实施关闭破产,盘活存量资产160亿元。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辽宁国有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有了较大提高。2001年与1995年  相似文献   

16.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九五”期间改革攻坚的主要难点。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推进。笔者在分析国有企业现状的基础上,就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一家之言。一、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的历史作用和发展现状从总体上说,经过建国以来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对于搞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国有企业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建设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培育一大批优秀企业家。经营管理者在企业运行中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是企业的指挥者。一般来说,哪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善于经营,决策正确,管理严格,哪个企…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控制着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领域,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巩固。但也应看到,国企改革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依然存在,国企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有必要对国企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索,以更好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有: 第一,企业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业化生产、社会化协作体系和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于祖尧目前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不宜用“搞活国有经济”取代“搞好国有企业”。他说,首先,国有企业(指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掌握着国民经济命脉,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力军,是国家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能否发挥,决定于国有企业有  相似文献   

20.
发挥国有商业银行作用支持国企改革和发展●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行长穆文德199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的第一年,其中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关键。我省是全国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全国占有较大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