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辽宁经济统计》2010,(3):31-31
全国31个省(区、市)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3082万吨,比上年增加211万吨,增长0.4%,再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总体上呈现“面积增、单产减”的格局。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辽宁经济统计》2008,(5):38-39
据调查,在东北粮食主产区,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大大高于粮食价格涨幅,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丰收后出现的“谷贱伤农”现象将影响到粮食生产,如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2008年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3.
《辽宁经济统计》2007,(9):38-38
我国粮食生产在连续三年获得丰收的基础上,今年夏粮丰收又成定局。然而去年10月以来,国际粮食价格高位上涨,并引发食品价格整体上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根测算,2005年我国粮食消费总量为9954亿斤,2006年粮食消费量在10160亿斤左右。按当年产量计算,产需缺口由上年275亿斤减少到211亿斤。为弥补国内粮食产需缺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辽宁经济统计》2008,(10):37-37
《求是》杂志2008年第15期刊登孙政才的文章指出,当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要确保粮食安全,始终做到“手中有粮”,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我们一定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围绕制约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从政策、科技、投入、  相似文献   

5.
《辽宁经济统计》2010,(4):30-30
2009年,通过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取得了稳定发展的好形势,农村居民迎来了持续增收的好局面。2009年的农业生产形势主要表现为:粮食产量连续6年增产,棉油产量减增各异,肉产量稳定增长。农业增加值达到35477亿元,增长4.2%。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53082万吨,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粮食生产的主要特点表现为4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面对国际粮食、石油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的严峻环境,由于我国多年来一直把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加之近年来增加粮食生产投入、提高最低收购价格等多项措施的实施,使得一季度国内粮价明显稳于国际市场。一季度,国际粮价上涨16.5%。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近日称,世界食品价格上涨引发的“无声海啸”将令全球超过1亿人陷入饥荒。  相似文献   

7.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去年下半年开始,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粮食市场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为了深入了解当前粮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赴粮食大省山东进行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商河县、广饶县等地农村信用联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支持粮食生产等方面充分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要采取果断措施,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2008年,由于党的惠农政策好、科技贡献大,更重要的是光热等气候条件优越,辽宁的粮食总产量达到1860万吨,创辽宁粮食生产新纪录。辽宁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丰收,也使辽宁由粮食调入省进入粮食主产省行列,为全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俊仕友  焦建 《乡镇论坛》2011,(15):11-11
忽然之间,以玉米为代表,国际粮价的持续上涨,再度引发公众对新一轮粮食危机逼近的担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徐小青认为,粮食处于供求紧平衡的状态,或者说是“极脆弱的平衡”。未来中国粮食价格要高于国际粮食价格。中国种粮成本高、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粮价走高是大趋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表示,今后粮价持续上涨将常态化。  相似文献   

10.
制约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独立以来,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反映在粮食生产方面,即粮食播种的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的出口数量等方面。但是,哈萨克斯坦也依然在粮食生产方面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和可预见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制约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的因素分析,梳理了哈萨克斯坦自独立以来制约哈萨克斯坦粮食生产扩大和产品质量提高,以及在粮食深加工等方面的诸多制约原因的探索,使我们对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现状有更立体的认知。  相似文献   

11.
受产量下降、供需缺口急剧扩大和库存大幅减少等影响,国际主要粮食价格出现大幅上扬,美国政府应对次贷危机的相关举措、美国资本在全球粮食期货市场上的呼风唤雨、美国政府为降低对进口原油依赖程度而实施的生物能源战略,是推动本轮全球粮价上涨的根本性因素,而全球经济结构失衡则是粮价上涨的长期隐忧。中国平稳粮价宜采取以下相关对策:一是应该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应积极推动农业集约化生产;三是加大对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大投入;四是应该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控制粮食出口;五是能源替代策略不能盲目跟风。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挑战,实现“九五”和计划中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任务艰巨。一、实现“九五”农业两大任务的艰巨性及其挑战“九五”期间中国农业发展最重要的两大任务:一是保证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二是保证农民收入有较快的增加,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要实现以上目标“九五”期间将面临以下深层次的问题。首先,粮食生产出现新的徘徊,粮食增产任务艰巨,而粮食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粮食总产近十年基本处于停滞和缓慢…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国家自强的基础。持续稳定地发展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生活的需求,是事关全局的头等大事。近二年来在党和政府一再强调和部署下,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新的起色,1995年主要农产品都获得丰收,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有较大增长,为“九五”计划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主要农产品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粮食生产虽达4.6亿吨,但由于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增加了消费量,致使粮食价格上涨近一倍。由于某些农产…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日前召开的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提出,要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确的综合性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具体措施包括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并适当提高保护价,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降低农业税税率,取消农业特产税等。必须把粮食安全系数稳定在较高水平上应当看到,近年来粮食产量下降是在粮食供过于求,市场粮价下跌,种粮比较效益下降情况下,农民和政府做出的合理调整。适当控制粮食生产总量,保持粮食供求的平衡,对拉动粮食价格的合理上升,缓…  相似文献   

15.
《中外物流》2007,(9):23-24
国家统计局发布,今年上半年全国粮食生产价格1.4元/公斤,同比上涨7.4%。近日,粮食产品包括小麦和玉米价格,受国际粮价上涨拉动国内粮价出现异常上涨,全球粮食供求关系趋紧。据了解,在小麦的产业链上,目前一吨小麦价格在1600元以上,加上物流等费用,实际成本更高,而普通的标准粉市场价格在2400元/吨左右,较好的厂子利润率也就在3%-5%,业内称为“刀片利润”,极言利润之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随着中国人口持续增长,耕地的不断减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粮食的需求将与日俱增,为了满足粮食需求,在制约因素众多情况下,粮食生产任务十分艰巨。进行科学布局,明确各类区域发展取向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根据历年科学考察和试验研究结果,以及各地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水平,提出“发展东部,提高中部,开发西部”的战略布局,作为21世纪粮食生产格局的总体构思。根据有关资料分析研究,中国粮食生产布局应为:东部平原粮食产业化生产与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带,其中:东北平原优质商品玉米、大豆、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区,华北平原优质商品小麦、玉米生产基地建设区,华中长江中游平原优质商品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区,华东长江下游平原优质商品大米、小麦生产基地建设区,东南丘陵优质大米生产区。中部高原粮食生产力及其生产环境质量提高带,其中:黄河上中游西北高原小麦、玉米、马铃薯生产区,长江上游西高南原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区。西部高寒农业、绿洲农业的粮食生产潜力与光能、水、土资源潜力开发带。其中:新疆绿洲农业优质小麦、玉米生产区,西藏高寒农业高产青稞、小麦生产区。  相似文献   

17.
一、粮食生产面临三大问题1、粮食价格与价值背离,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减弱,农业发展的后劲产量不足。由于通货膨胀,工业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尤其是农业急需的生产资料价格成倍上涨,造成农民投入与产出的极度不平衡,严重挫伤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2、生产与销售比例不合理,商品粮超过了农民承受能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张文 《河北财会》1992,(10):30-32
粮食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粮食价格体制,粮食流通体制和国家财政体制等方面,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粮食财务体制改革,必须围绕这三方面来进行。我国粮食价格体制改革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从1991年5月1日起,两次提高了粮油统销价格,已实现销销同价,目前有竞争省市和一些县(市)已将粮食价格放开,其后粮食市场稳定,群众情绪稳定,说明我国城市居民已具有相当的承受能力,群众是拥护这一改革的,因此,对粮食价格体制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目标可以设想。  相似文献   

19.
盖学文 《活力》2005,(5):89-89
“一号文件”明确指出:“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文件的第一个问题.主要讲的是增加农民收入.其实更重要的是粮食安全问题。把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放在一起,突出强调了这对矛盾的症结和特点所在。文件表现出两个方面的新意:一方面.把农民收入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对待,但是并未放弃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虽然特别强调要促进粮食生产,却是围绕着增加粮食主产区种粮农民的收入,实事求是地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应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粮食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由于我国农产品的上涨致使我们的生活水平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从而从某些方面也暴露出我国农产品安全问题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隐患,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成本的推动,供求关系等方面是我国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必须通过控制农产品生产资料价格,价格补贴,保护农民的利益,批发市场减免进场费等措施来保证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