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国外化工企业的市场调查和预测认为,今后我国市场对聚酯的需求将持续高增长速度,预计今后10年期间需求会以年均7.4%的速度增长。我国现在人均纤维消费量为6.6公斤,尚低于全球人均7.5公斤的水平,估计在2005年人均纤维消费量将上升到7-8公斤的水平。目前我国服装、服饰和工业用纤维所占比重构成为52∶27∶21,到2010年前后其结构比重将为49∶30∶21。在今后5至10年期间,我国化纤产量将以年均6.5%的速度增长,现在年产量为990万吨,2007年将增加到1360万吨的规模。2002年我国聚酯纤维的产量为772万吨,2007年将增至1100万吨。增长速度大大快于其…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之一。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棉花对纺织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同时,纺织工业对棉花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一、近年来纺织用棉需求变化的几个特征 棉纺织工业是我国纺织工业的基础性行业,又是影响纺织经济的关键因素。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报,2002年全国纱产量达到850万吨,比历史最高产量的2001年高出90万吨。纱产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纺用棉需求的快速增加,初步测算,2002年纺用棉耗用量达到580万吨左右。从近几年纺用棉需求变化看,存在以下几个特征:  相似文献   

3.
经过1999年到现在几年的发展,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已占世界的1/3,人均纤维消费量达到了10公斤/年,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现在,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说,中国纺织工业已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即完成了规模扩张,正向产业升级嬗变。为适应这一历史性的转变,纺机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随着全球纺织品生产中心逐步向我国转移,我国纺织机械与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的机电一体化水平低、纺织技术和工艺落后以及开发新产品能力差的状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纺织工业产值将达到1.2万亿元人民币,出口将突破700亿美元。纺织行业紧紧抓住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加快  相似文献   

4.
2000年世界纺织纤维产量上升到5770万吨,增长了4.4%。其中包括合成纤维、棉花、羊毛和真丝,也包括其它天然纤维如苎麻、亚麻、大麻、黄麻、剑麻和椰皮纤维(共计500万吨)。世界人口为61亿(1995年为57亿),人均消费量为9.5公斤(1995年为8.5公斤)。不包括其它天然纤维,2000年产量为5270万吨,人均消费量为8.6公斤,而1995年为7.6公斤。化学纤维增长了6%,达到3130万吨,天然纤维下降了0.3%,为2140万吨。  相似文献   

5.
资讯     
行业关注寻找纺织发展元动力首届纤维纱线科技时尚周即将召开中国纺织工业已经走过60年辉煌历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纤维纱线的创新、集成。以寻找中国纺织服装发展的‘元’动力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国际纤维纱线科技时尚周将于2009  相似文献   

6.
纺织助剂不仅可以改造染整工艺,使纺织品更趋向高档化和时尚化,而且可以赋予纺织品防腐、抗菌、防水、防污、阻燃、抗皱、柔软、增艳、透湿和消除静电等功能,使纺织品具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对纺织品的升级换代、提高附加值起着重要的作用。 纺织助剂工业的发展与纺织工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我国纺织工业增长速度很快,到2005年,纺织纤维的产量将达到1300万吨,因此对纺织助剂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预计年均增长速度为6%-7%,到2005年的产量将达到37万-39万吨。 随着纺织新产品的不断问世,纺织助剂市场也将  相似文献   

7.
大陆纺织业的发展思路十五期间,大陆纺织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具体表现为:纺织工业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纤维加工量由2000年的1360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2600万吨,人均纤维消费量由2000年的7.5公斤提高到13公斤;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全行业利润总额2000年为295.33亿元,到2005年将达660亿元;出口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大陆纺织品出口为520.78亿美元,2005年将增长到1160亿美元;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能力提高,目前国内棉纺业先进设备、精梳纱、无接头纱和精梳布比重分别达到50%、23%、58%、50%;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服装、家…  相似文献   

8.
一、国际国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一 )国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1、世界对各种纤维需求将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全球纺织纤维需求在过去的 2 0年以每年 3%的速度增长。 2 0 0 0年全球纤维消费量为 5 31 0万吨 (加上聚丙烯共 630 0万吨 ) ,2 0 0 1年为 5 340万吨。 2 0 0 0年世界人口 60亿 ,人均纤维消费量为8 7公斤 ,其中北美 36 1公斤 /人 /年、非洲 3 2公斤、中国 7公斤。可以预见未来世界纤维消费年增长率为 3% ,这就意味着每年还要增加 2 0 0万吨 ,相当于要建 1 5到 2 0个世界规模的新厂。预计到 2 0 0 5年 ,发展中国家纤维消费量将超过发达国…  相似文献   

9.
在纺织工业中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料很多。我国是一个纺织大国,纱布产量占世界第一位,纺织废料资源十分丰富,纺织纤维每年消费量约500万吨左  相似文献   

10.
“十五”期间我国的纺织工业将以年均3.3%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纺织纤维的产量将超过1300万t,其中合纤的年均增长速度约5.0%,2005年的产量将达到800万t,天然纤维的产量将超过470万t,因此对纺织化学品的需求将增长,预计纺织染料的产量变化不大,将保持在  相似文献   

11.
据外媒报道,印度全国纺纱厂从5月下旬开始削减三分之一产量,工厂将减产持续两周时间。南印度纺织厂协会称,减产一周之后,全国库存有所减少。但是,减少并不明显。南印度纺织协会与印度纺织工业联盟讨论决定呼吁纺织工厂停产一天,并将产量削减三分之一。他们说,在此期间,5亿公斤库存大约能减少3000~4000万公斤。由于时间很短,没有必要增加纱线生产,除非出口良好,或者国内工业有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棉纺织工业经过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工业体系,在我国纺织工业乃至世界棉纺织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特点是:(一)棉纺是纺织工业的基础性行业棉纺织业纤维加工量占全国纺织纤维加工量的50%以上,05年全年棉纱线产量已达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包装工业》2009,(3):36-37
据中国造纸学会统计资料,2004年-2007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4950万吨左右,消费量年均5439万吨左右,人均年消费量为42公斤左右。与纸及纸板的增长同步,作为造纸原料的纸浆消费总量也快速攀升。由于供需缺口,2008年我国进口的纤维原料量已占总消耗量的38%左右。  相似文献   

14.
纺织工业的成就和问题 十年经济改革,纺织工业出现了蓬勒发展的局面。纺织纤维的总加工量由1978年的280万吨增加到1987年的559万吨,人均纤维分得量由2.9公斤提高到5.18公斤。纺织品的品种花色增加,科学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一是十亿人民衣着消费有了改善,实行了30年的发放布票限量供应的办法于1983年取消,标志着人民缺衣少被的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在市场消费品供应中,穿的商品供应比较好,人们的衣着面貌发生了明显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五年过渡期结束。入世五年来,中国纺织工业有了巨大的发展,我国在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1年我国纺织服装占国际纺织贸易比重为15.64%,到2005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了24.07%。在纺织工业发展的同时,我国纺织机械行  相似文献   

16.
新闻资讯     
中国人均纤维消费量超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棉花会议上发言指出,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了国内13亿人口日益增长的纤维消费需求,中国纤维加工总量的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是一个拥有纺机810万锭.织机26万台《其中新型织机1.2万台).印染能力月产4500万米的纺织大国.产品几乎全部出口。国内人均纤维消费量约3公斤《日本约18公斤)。产量与消费形成鲜明的对比.反差较大。为什么会这样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包装工业》2010,(4):18-18
<正>展望未来,塑料行业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根据预测分析,到2015年,亚洲(除去日本)和欧/独联体国家的需求指控复合增长率达到每年6.0%,而日本因为需求显著,将达到7.3%。如果这些数字预测能够实现,那么到2015年,亚洲的人均塑料消费量每年将达到36公斤,几乎是2005年的20公斤/人的两倍。东欧/独联体,人均塑料使用量将从2005年的24公斤上升至2015年的人均48公斤/年。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将以结构调整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改组、改造的力度,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指导纺织非国有经济发展,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使纺织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全面实现产业升级,使我国逐步向纺织强国转变。纺织工业的发展,给纺织工业技术装备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五”期间,纺织工业的总产值将年均增6.5%,到2005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年创汇达到700亿美元左右,纤维加工总量将从目前的1200万吨增加到1425万吨左右,除天然纤维的产量增加以外,化学纤维的产量也将由目前的694万吨增加到900万吨左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结构调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素有”苎麻之乡”的称号,无论在过去或现在,苎麻种植面积和纺织加工能力均为世界之首。湖南浏阳、江西万载、四川隆昌的夏布,早在唐代就开始出口,历来驰名国内外。1958年从浙江省吴兴县钱山漾遗址中出土的苎麻织物残片,距今已逾4700多年。1972年从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一块面积为2.6平方米的苎麻布,重量只有48克,这些都充分表明我国古代早已运用苎麻纤维作为纺织原料,并有精湛的应用加工技术。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苎麻纺织工业相当薄弱,当时主要生产一些精干麻、苎麻条、纱线等出口日本。直到八十年代初期,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扩大,给苎麻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高速增长的契机。 八十年代末期,我国苎麻纺织工业处于历史的鼎盛时期,苎麻纺织工业繁荣昌盛,苎麻纺织企业由八十年代初期的10余家,一跃发展成拥有2500-20000锭长麻纺的专业苎麻纺织企业137家,苎麻纺锭达到70万锭,苎麻纺织企业的地域分布由原来的7个省市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