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丰杰.一个在VC界有着一言九鼎左右风险投资风向的投资公司;龙脉.一个有着丰富创业经历的投资公司.2006年,德丰杰与龙脉双剑合璧.募资1亿美元。2006年投资的5家公司只是刚刚开始.它们的目标是在三年内投资30~50家公司。  相似文献   

2.
吴硕 《浙江金融》2002,(2):33-35
创业投资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发展一直十分缓慢。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一号提案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创业投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1年9月底,中国共有创业投资机构200多家.注册资本总额近300亿元,已迅速成长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见表一)  相似文献   

3.
刘春苗 《时代金融》2013,(20):36+38
自1985年中国的第一家专业的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科技创业投资公司的成立,我国的风险投资才迈开步伐,然而历经一路坎坷,直到2004年我国的风险投资才真正离开了波折起伏的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截止2012年初,我国风险投资机构数量达700多家,风险投资金额达19亿美元,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可以被认为是较为活跃的行业,然而,在近几年的高速发展中,也反映出了我国风险投资中存在着的诸多问题,文章将就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根据汤姆森金融公司和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VCA)的数据显示,2008年第一季度筹集的风险投资基金数量缩减了31%,而基金额仍保持不变。在2008年第一季度,美国57家风险投资公司共筹集了62,6亿美元的资金。而2007年第一季度,83家公司筹集资金共计62.4亿美元。  相似文献   

5.
本土VC谋变     
生存,还是消亡。对于中国近400家风险投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肃而迫在眉睫的问题。虽然,我们惊喜地看到在2004年,风险投资行业出现了一些令人惊喜的投融资增长的数字和大幅上升的迹象,但我们仍然不能回避这样一组数字:中国本土风险投资公司在这个行业所占的比例正在大幅度的下滑,从2000年的65%至目前的15%左右。本土VC越来越处于行业的边缘化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松涛  潘兢超 《中国外资》2008,(11):213-213
风险投资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我国的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文化背景与国外有很大的不同.如何确定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回答的问题。如果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那么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至30年代,当时一些富有的家庭和个人提供启动资金创建了东方航空、施乐等著名公司。一般认为,1946年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一一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成立,是风险投资起始的标志。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风险投资已经成为高技术企业成长的“孵化器”和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7.
何国杰 《广东财政》2001,(11):45-46
近两年来,中国的风险投资无论是投资机构总数、筹集的风险资本金总额、投资项目总量、还是风险投资及基金管理机构的从业人员等,都有大幅度的增加。据估计:目前中国大陆约有160家风险投资机构,涉及各类风险投资资本金约人民币210亿元,已投资各类创新企业的风险资金大致10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8.
经过多午的努力,我国保险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保险业的潜在风险也得到有效遏制,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以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而言,1996年实行分业经营以来,保费收入保持32.75%的年均增长速度,2002年保费收入达1287亿元,公司总资产达3013.94亿元,是我国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网络齐全、规模宏  相似文献   

9.
《投资与合作》2008,(1):14-14
美国风险投资协会(NVCA)在12月17日发布了一份调查,参与调查的总共有170家风险投资公司,该调查报告显示,2008年美国的风险投资业仍将在巩固发展之中。在被调查的对象中,有57%的风险投资者表示,2008年风险投资机构的数量将会缩减,而84%的人则表示风投机构将会比2007年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在2008年里,我们将会看到风险投资机构将以一个更快速的脚步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因为在生命科学领域以及清洁技术领域中,将会有更多的公司集中于此并产生越来越多的资本需求。”NVCA总裁MarkHeesen表示。  相似文献   

10.
风险投资从80年代初进入我国.开始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20年来.由于法律保障欠缺、政策扶持不落实、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退出通道不畅,风险投资人才匮乏、行业管理与自律机制不健全,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对高科技产业的促进作用也极其有限。尚处于培育和发展的初期。当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时值复苏期.如何把握发展契机,积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风险投资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索适合我网国情的风险投资体系.以实现高新技术与风险投资的的良性互动,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欧美风险投资发展的新特点,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85年3月,在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当年,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即中创公司)在北京成立。1996年5月贫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一次在法律中原则规定了“风险投资”的概念。1998年,深圳着手筹建注册10亿元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1999年1月,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深圳成为全国第一个风险投资试点城市。  相似文献   

12.
张梦 《中国外资》2003,(8):42-43
<正> 自1998年民建中央在全国政协九届一次大会上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短短几年里,作为一种新的投融资形式的风险投资(或叫创业投资),在我国高新技术领域获得迅猛发展。在经历最初的兴起期之后,风险投资自2002年开始进入艰难的调整期。2003年以来,频频传出国际风险投资回归中国的消息。  相似文献   

13.
美国风投从2009年一开始就扎堆投资虚拟相关行业,使其在经济危机中一枝独秀。根据Virtual Wodds Management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8年63家虚拟世界公司总共获得了5.94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中19家面向于青少年的虚拟世界获得了7047万美元投资。数据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13家公司融资1.01亿美元,与前三季度的1.8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4.
国际大企业集团开展风险投资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资本规模达到1249.93亿元人民币,其中24.45%来自于大企业集团。而参与风险投资的上市公司达到了222家,其中48家上市公司设立了由其控股的风险投资机构。这表明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较晚,1985年我国第一家专营高新技术投资的全国性金融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立,之后又成立了广州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江苏省高技术投资公司等,由此我国的风险投资有了长足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20多个省市  相似文献   

16.
加强风险投资管理 实现国有资产增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科技投资公司是一家国有独资企业,专业从事科技风险投资、科技成果培育、科技项目投资和科技产业开发,公司本着加快高科技项目产业化的精神,充分利用资金、人才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司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1998年,投资收益率达到19.74%,1999年达到18.14%,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增值,总结公司在加强风险投资管理,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上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自从1946年美国的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成立以来,风险投资已经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认同。作为主要针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一种金融活动,风险投资有效地弥补了传统金融市场的不足,促进了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商国发 《金融纵横》2001,(12):34-36
一、台湾风险投资业发展概况 台湾的风险投资业的起步于80年代初从美国引进参照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模式,出台了一些推动风险投资业发展的政策,于1983年颁布了《创业投资事业推动法案》和《创业投资事业管理规则》。1984年宏基公司率先成立宏大创业投资公司,而后,其他一些公司也先后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成立了创业投资公司。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风险投资企业曾为巴菲特等投资者所摒弃,然而根据Dow Jones VentureOne发布的Quarterly Liquidity Report报告显示,高科技风投企业再一次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根据该报告显示,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2007年第二季度美国有许多企业成功上市,22家公司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总共筹集资金高达27.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筹集资金总额12.5亿美元相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杨增亮 《中国金融》2005,(14):45-46
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近几年也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增长点。一是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到2004年底,国内商业银行共托管证券投资基金161只,托管基金总份额达到3244亿份,办理基金托管业务的托管银行数量也从1998年的3家发展到目前的10家。二是QFII投资托管业务。到2004年底,累计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境外机构已达27家,获批投资额度34.25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