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步入新常态,对现有劳动力要素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研究。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法研究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可知对外贸易对高素质和中等素质的劳动力均有显著正影响,对低素质劳动力有显著负影响,且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程度最大。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发展将有利的促进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其中,对外贸易出口对高素质劳动力起抑制作用,对外贸易进口、教育投资和外商投资均起促进作用。因此,要促进国际贸易持续发展,必须提高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效应,加大中高素质劳动力的投资力度和利用外资的力度,实现国际贸易发展和劳动力素质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运用新经济地理学,以对外贸易、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发现对外贸易对产业集聚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产业集聚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更为迅速,从而促使集聚地区和外围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正确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我国各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均衡发展、吸引产业集聚,进而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实现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不断增长和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壮大,其与各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在日益加剧,面临的反倾销形势也十分严峻。文章从反倾销的一般特征出发,结合世界经济的总体态势和中国经济具体运行情况,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近年来不断遭遇反倾销的现状、原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政府和企业在应对反倾销指控中应当采取的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纺织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也是中国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产业,绿色壁垒对于我国纺织对外贸易的威胁日见深化。文章介绍了国际贸易中纺织贸易绿色壁垒的产生、基本内容及特征,并在客观剖析我国纺织对外贸易绿色壁垒产生的影响和面对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不断发展,涉足对外贸易的企业不断增多。而由于国际贸易广泛性、复杂性、多变性、风险性的特点,使得许多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经营失策,不仅企业本身出现严重亏损,而且还使我国外贸市场秩序出现混乱,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借鉴国内外企业的经验,我国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营策略,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目前仍主要利用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占据出口产品价格低廉的国际竞争优势地位。改革开放30年中,大规模的外商投资也是看重这一优势,把我国当做出口加工和产品组装基地,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现阶段货物贸易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据主要地位,服务贸易发展则相对滞后。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值为12016.7亿美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对外贸易有加速复苏之势。但应看到在出口产品结构上,我国仍未摆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及低端产品的困扰。此次全球经济危机已经渡过最低谷,我们必须正视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隐忧,抓住危机带给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机遇,大力发展服务业,并把扩大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作为我国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挑战篇生存环境之经济环境经济发展动力正在不断减弱.过往10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年均增速达到10%,全社会投资年均增速高达20%以上.为什么中国经济能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根据经典经济模型“索洛”模型分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效率、资源和劳动力.而中国经济过往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化改革、低劳动力成本和低资源价格.过去30年大家感受很深刻,邓小平改革前面十年,更多是释放了活力,提升了效率.到90年代以及后期,通过刺激外贸,利用丰富劳动力资源.过去十年,推进了重工业发展,中国成为资源吸纳国.这种情况下,过去30年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  相似文献   

8.
自入世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一直在飙升,这表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依赖关系得到了更进一步增强,但是在我国取得的对外贸易巨大成就背后,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消极影响。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科学发展,就需要加强服务贸易,扩大对外投资等。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与通信技术发展、贸易与投资政策自由化与制造业的模块化转变.跨国公司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网络布局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东部地区充分发挥土地、劳动力与市场等比较优势,通过贸易和投资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实现快速发展。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对世界区域经济造成了不同范围与强度的冲击.对中国东部地区的影响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影响服装出口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服装出口大国,服装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许多因素影响了服装的出口,文章从品牌、质量、反倾销、环保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贸易顺差过大、贸易结构不合理、贸易摩擦和壁垒加剧、资源和环境代价大。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平稳健康发展,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为了中国对外贸易在2008年以至未来的发展中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应选择如下的策略:积极扩大进口,实现贸易平衡;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出口产品内销;加快产业转型,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应对外贸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成本比较优势的机制在当代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仍然发挥作用。中国工业的比较优势主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贸易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较好地发挥了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将继续存在,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大大超出劳动力的需求,中国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将能够长期保持下去。但是,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是相对的,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企业办社会和人浮于事等大大抵消了劳动力便宜的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必须高度重视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员工的工资水平低,虽然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但也有消极作用:一是在国际贸易中,导致国民福利的流出;二是限制了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抑制了国内需求。逐步提高制造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并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依旧是建立在劳动和资源比较优势上面,而这种竞争优势,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等形势的发展变化正日益受到挑战。中国对外贸易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和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调整贸易发展模式,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对外贸易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整个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显著跃升。  相似文献   

14.
面对当今世界区域贸易日益活跃,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达成“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共识。双方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支点,以贸易领域为双方优先对接合作内容之一,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增长点,推进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本文通过贸易互补性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等所构建的体系,多维剖析了双方经济开放度、贸易竞争力、贸易商品互补性、贸易亲疏关系等的基础与现状。分析结果显示欧亚经济联盟的开放型经济为加强双方贸易对接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双方贸易商品的高互补性明确了双方合作大于竞争的贸易关系,应以双方互补性极强的SITC3(矿物燃料及润滑油)为重点,促进欧亚经济联盟向中国出口的贸易关系的进一步提升,并以此平衡中国东、西部经济开放的程度,推动中国外贸供给侧改革,引导我国外贸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生产的转型,繁荣欧亚区域贸易。  相似文献   

15.
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FDI等渠道带来的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文章分别从贸易量、贸易结构、贸易条件等方面讨论了国际技术扩散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国际技术扩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不同阶段,运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从新冠大流行时疫情冲击我国经济的路径出发,评估后疫情时期新冠肺炎疫情与经济之间的权衡,分析后疫情时期疫情发展的不同规模对我国GDP、进出口贸易、贸易条件、福利以及部门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长期持续小规模爆发对宏观经济的破坏效应更明显,若疫情长期内持续小规模流行,我国的GDP、进出口贸易、居民福利以及部门产出均受到明显冲击;(2)在后疫情时期,疫情的短期偶然性爆发并不会对我国的GDP、福利、贸易条件以及部门产出产生明显的负面冲击,这主要是经济发展韧性抵消了疫情的短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梁云 《山东纺织经济》2012,(8):25-26,90
利用新疆1985-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根据协整理论、VAR模型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了FDI、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新疆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将导致GDP的增长,但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度不同,进口明显大于出口。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部分时期处于低迷状态,随着时间推移,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8.
韩国经济发展中的对外贸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国从20世纪60年代试图开始实质性的经济开发,到2004年为止与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2004年。其GDP是6801亿美元,为世界第10位,人均收入14162美元。交易额4783亿美元,为世界第12位。2004年外币储备额是1991亿美元.居世界第4位。韩国以韩国式经济开发,即实行市场亲和式政府干预的经济政策,通过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正高速增长的中国亦以中国式社会主义.以中国式改革开放追求出口和贸易的共同增长。中国和韩国都持续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被公认为是以出口和贸易为主的经济开发模式的典范。韩国进口能源、原材料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中国的贸易由外资企业为主进口半成品和资本品,出口工业制成品。而中国贸易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影响与韩国相比还小。为了持续增长,韩国需要以技术和经营革新提高国际竞争力.尤其要改善以资本品进口为主的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由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带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发展中国家融入产业内分工,沿着全球化产业链条不断地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技术密型环节提升,进而实现产业升级换代的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分布和产品性质进行了动态考察和调研分析。指出中国的加工贸易目前已进入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换代的阶段,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已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对影响加工贸易升级换代诸因素的分析,本文对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