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冶金企业文化》2008,(4):38-38
面试就象推销,“商品”就是自己。我求职的最深体会是:讲诚信。面试前要做充分准备.临场回答一定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个年代,诚实并没有过时。记得找工作前,师兄师姐们向我传授经验:面试时要表现得圆滑老练些,不知道的千万不能说不知道,要想方设法“圆”过去。但我觉得,即使一时混了过去,也终有一天会“露馅”。这和买商品一样,如果有个推销员把一件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你还敢买吗?  相似文献   

2.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而面试是招聘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成功的面试将直接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要提高面试的有效性,应从面试前的准备、面试过程的操作和面试心理技巧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一双断底鞋     
面试的那天,天下起了大雨。一阵奔跑,皮鞋左脚的底裂了,鞋里进了水。然而,凭我当时的经济条件,不可能再去添置一双新鞋,于是索性在脚上套了一个塑料袋,就去面试了。面试的公司在11层。当我走进电梯准备按键时,正好进来一位衣着考究的中年人。他笑着问我:“小  相似文献   

4.
这两天我参与了选拔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三井物产(中国)有限公司的面试工作,其中一个必问的问题是:你对三井物产的了解有多少?令人非常难堪的是,几乎所有面试者包括日语专业的学生都没有听说过三井物产。有两个学生临来面试前,上网了解  相似文献   

5.
董师 《企业文化》2016,(1):72-73
我作为面试宫最喜欢问工程师的问题是要告诉我在他们以前的公司,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关于工程师文化的事。我采访了很多人——其中许多来自顶尖高科技公司,如Facebook,谷歌,亚马逊,随着日寸间的推移,这种面试问题也告诉我,优秀工程师喜欢和尽量避免的问题。根据采访和个人经验,总结了为建立一个良好的工程师文化团队可以做的十件事...  相似文献   

6.
目前,35岁以上的人求职难是众所周知的事,那么,这些人应怎样求职才能提高成功率呢?一、突出经验。无论是简历等求职资料上还是在面试时都要着重说明这一点。因为35岁的求职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二、打破传统的求职方法,直接面试。一般来说,不少的用人单位一看到求职者简历上的岁数大于35岁,就有可能不被约见面试,如果这样则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其实,我们大可以不用常规的求职方法去求职,而应独辟溪径,用另一种方法去求职,这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如下:1.先收集本市所有你认为适合自己的企业电话号码以及地址等资料,这些资料可到图书馆去查,也可在黄页电话簿上获得。2.打电话到相关企业去问需不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说需要则要立即约对方去面试。如对方问及你的年龄,你就说:“电话里讲不清楚,我们见面后再详谈好吗?”见面后你当然可以避虚就实,尽量展现你的强项了。三、面试前的晚上一定要睡个好觉。这样在面试时才会精神抖擞,使人对你的身体状况有信心。而如果你没睡好觉,在面试时就会无精打采,招聘方一定会认为这是你岁数大了的缘故而不聘用你。四、打消招聘方的思维定势。一般的用人单位都觉得35  相似文献   

7.
张蕊  姜平  姜智勇  臧伟 《民营科技》2012,(9):164+133
目的:分析医学类就业面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提高医学类毕业生求职成功率。方法:以医药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应届毕业生就业面试认知和实践能力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数据统计和面试模拟的方法。结果:医学行业面试的关键要素是人才适用性,相关因素包括个人规划、印象管理能力等。医学类毕业生有一定的面试策略认知能力,但面试实践处于个性层次。结论医学类就业面试要加以理论指导与实训。  相似文献   

8.
面试的时间通常很短,求职者不可能把自己的全部才华都展示出来,因此要抓住一切机会,巧妙地显示自己的潜能。本文从面试基本注意事项和面试禁忌方面阐述了高校毕业生面试攻略,以期对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舞步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一家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经过笔试和面试,我与小陈脱颖而出。最后从报考的243人当中我以笔试和面试都是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干出点成绩来。  相似文献   

10.
六年前的夏日,北京大学EMBA面试现场.面对主考官,我信心满满. 我简单介绍过公司情况后,主考官发问:“公司成立六年多了,为什么规模没有做大?” 我:“不想做大.” 主考官:“为什么不想做大?” 我:“我觉得做大了没有什么意义,我的人生信条是:赶路不忘看风景!” 十五分钟的面试转瞬即逝,主考官问最后一个问题:“通过这次面试,现在想把公司做大吗?” 我:“不想.王均瑶三十八岁留下三十八个亿毫无意义!” 其实当时我的公司已是当地期刊和会展广告界的NO.1,只是比起面试竞争对手动则上亿资产的“大咖”们相比不在一个重量级.既然北大的校训是“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我何不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1.
徐振华 《人力资源》2007,(17):36-37
沟通对于面试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介绍面试官如何与应聘者沟通的文章多如牛毛。从面试前的宣讲会到面试中的沟通技巧,直至员工入职之后的职场沟通秘籍,不一而足,应有尽有。但是,笔者发现在候选人正式被面试前的那段时间内,招聘方与应聘者的沟通问题却鲜有人提及。其实,这段极其短暂的时间,常常发挥极其长久的影响力,甚至影响到应聘者的去留,招聘者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2.
景素奇 《中外管理》2012,(1):114-116
当面试中涉及这样无法事前准备好的话题时,你该根据哪些维度迅速做出应变?面试中,有时面试官会问候选人:"你如何评价本次面试?"至少我经常这样问候选人。面试官问这个问题通常基于三个条件:一是面试行将结束;二是候选人表现很不错;三是候选人  相似文献   

13.
面试二则     
南知 《企业文化》2005,(7):76-77
HR部门之怪现状“面”了n多家公司了,屡屡被拒,除了中国人寿在简历筛选阶段客气地发了拒信,让我很受感动外,其余公司的感动就是另一回事了。公司甲:某高科技企业申请职位:商业发展部(BD)经理助理面试我的,竟然是北大的一个同龄人,职位是部门副经理,并且只有一个人面试,连个笔纸都没有,问了n多细节问题,不  相似文献   

14.
娘娘腔     
浮生魅影 《财会月刊》2011,(5):I0004-I0004
公司开了分店,需要再招一批人马,财务部当然也不例外。按惯例,人事部初步筛选后,由财务经理陈姐面试。面试的人不少,我让他们都在财务室外面等候,按简历顺序叫名字进去面试。  相似文献   

15.
德国西门子公司有一个全球性的人力资源题库,一个多小时的面试,前5分钟测什么,后10分钟测什么,都有非常严格的设计,每一面试都要给出相应的结论。这就是“结构化面试”。  相似文献   

16.
投出去的简历有了回音,要去面试了。考官的问题不刁难也合你口味,你沾沾自喜,以为顺利通过了,其实这些看似普通的问题个个都有陷阱。陷阱一“我上学那会儿某门功课经常不及格,我发现你这门功课好像也学得不太好,你能谈谈是什么原因吗?”分析:对于这样的问题,如果你顺着杆儿爬,回答说:“那门功课太难了,所以……”那你可就大错  相似文献   

17.
(1)开场问候 进门要面带微笑说老师好!称呼老师好非常亲切自然.开场白有可能决定整个面试的基调.所谓前三分钟定终身,即你给面试考官的第一印象,从言谈举止到穿着打扮将直接影响到你被录取的机会.要彬彬有礼,但不要显得过分殷勤;要大方得体,不要拘谨或过分谦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的商务礼仪文化,从指导学生面试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在面试环节要着重注意的礼仪细节:如重视时间观念、着装礼仪、仪态礼仪、谈吐礼仪,离场礼仪等细节礼仪,指导学生成功面试。  相似文献   

19.
《中国总会计师》2013,(7):155-156
选手赛前要"面试" 发现好故事就往大了炒 基本上,每个选秀节目的海选阶段,除了要考核选手的唱功,每个选手还要接受编导的"面试",这个"面试"可能持续2个小时,也可能是2天.一名曾受邀参加某选秀节目的选手讲述了接受"面试"的过程,"他们要了解我从出生到现在每年发生的事情,巨细无遗,父母等直系亲属也会遭到‘盘问’".偶尔,一些被意外淘汰的选手甚至能因为本身的"好故事"被挽救回来.  相似文献   

20.
临近毕业,我和同学们一样忙得团团乱转,哪里有人才市场,哪里就有我的身影。房地产公司,财政部门,银行,高校,咨询公司,销售公司……我几乎把所有与专业有所挂钩的单位都跑遍了,投了很多简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不久,各个单位的面试通知果然开始陆陆续续地来了。我经历的第一次面试是失败的,主考官当时让我即兴做一回5分钟的推销员。当时我就懵了,不知道还有这招。后来,我又经历了一次面试。这回,主考官的花样是将10位求职者围成一个圆圈做抢答题。吃一堑长一智,我这次妙语连珠,而且把答案设计得与众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