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之辩,隐含着互联网精英有意与传统金融机构划清界限、谋求监管套利、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动机。互联网企业切入金融领域与金融业拥抱互联网,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两种不同演进路径,共同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的完整业态。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6)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各个行业加速融合,新的业务模式不断涌现,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相互融合的产物,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金融"的表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发展改革的原动力。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接着阐述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最后展望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猛,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规范日益成为理论与实践讨论的热点。本文从对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和特点入手,全面概括了当前国内外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业态的主要模式和发展状况。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为缓解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的机遇,对金融运行和金融管理带来的挑战,提出了以发展普惠金融为导向,鼓励创新和规范发展并重,促进互联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夏霁 《经济研究导刊》2014,(27):101-102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的入局使中国传统金融机构逐步发生变革,新兴金融业态不断发展,中国未来金融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分别从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和租赁业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新金融新业态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性提出在该背景下南京未来金融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9,(9)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然而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亟需加强监管、规范发展。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极具特色,将互联网金融新兴业态纳入现有法律框架体系内,多部门分工明确协同监管,其监管特色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在相关法律制度并不完善和细化的前提下,我国互联网金融需要加强标准化建设,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提供边界和土壤。  相似文献   

6.
基于系统论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政 《财经科学》2015,(1):1-10
互联网金融产生的“鯰鱼效应”对传统金融业态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金融生态如何在互联网语境下的演变、优化并达到新的平衡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焦点.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基础,从互联网金融用户、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等角度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并通过梳理现有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从系统论的角度初步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体系中存在着安全保护、监管法律缺失、与实体经济脱节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侯梦婷 《当代经济》2016,(16):25-28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不仅对传统形式的投资理财方式造成冲击,同时也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通过对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等两种金融理财特点的阐述以及相互之间的对比分析推进民众对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的深刻理解,从而推动互联网的普及.同时也借此了解到现代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投资理财所造成的冲击力,以及传统金融针对现代互联网金融盛行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近年来已风靡整个金融市场.本文跳出传统的现代金融理论,从行为金融理论的视角探析互联网金融风靡的原因.在用户体验和羊群行为的基础上,考虑到互联网金融消费者在互联网金融活动中处于严重信息不对称地位,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应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行为入手,改革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和机构监管模式,构建以互联网金融企业行为为中心的行为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16,(11)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向传统金融业态渗透,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但是在互联网金融崛起发展中存在一些风险,对于风险应该加强监管,有效规避,减少损失,下面文章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思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交易成本低等优势,正改变着传统金融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方式。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四种主要业态形式。  相似文献   

11.
自2012年开始,互联网金融成为媒体及社会热议的话题。与此同时,各种互联网金融业态快速出现。本文试图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进行厘清,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理论和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其对社会大众有益的地方,但是风险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方式,不仅在我国金融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在促进农村普惠金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研究目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面临的难题出发,基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寻找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3.
牟静 《新经济》2014,(17):39-40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兴起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种金融业态,不断积聚的客户群体和资金流使银行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归纳分析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状况及对银行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原因,探究对银行业发展变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互联网技术正将信息革命推向崭新水平,互联网金融随之产生,第三方支付、大数据、P2P网贷、众筹融资、网络银行这些新兴的金融业态以迅猛的发展势头正在对传统金融业产生深刻的影响,也倒逼商业银行要将核心优势与综合功能有机结合以应对未来挑战.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及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及监管现状,并分析了美国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研究发现: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存在着操作平台法律地位模糊、欺诈现象较普遍、立法滞后、监管体系不统一、监管力度难以把握等缺陷.美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主要思路是将其作为新兴金融业态补充到传统监管框架中,着重于监管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并实行分头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在借鉴美国监管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明确监管主体及监管立场、监管模式和原则、内外部控制与协调、动态监管与风险保护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学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服务模式。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渗透到传统的金融业态,对原有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以及衍生出来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具备互联网理念和精神的金融业态及金融服务模式统称为互联网金融。金融服务趋向长尾化、金融服务高效便捷化、金融服务低成本化,是互联网金融的三大特点。互联网金融所面临的风险系统性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指出,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相比快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实践,互联网金融理论研究进展缓慢,少有研究从理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我国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新兴互联网金融企业弥补传统金融服务的不足,丰富完善了我国的货币金融体系。文章梳理我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业务体系,将互联网金融影响因素引入经典货币分析模型,从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对我国货币金融体系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慧方 《经济师》2014,(5):150-151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领域正在我国迅速发展,政府对其的监管亟待完善,于此同时,存款保险制度引进我国已是万事具备。文章对互联网金融和存款保险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做了研究,针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互联网金融监管应引入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二十一世纪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成熟,由传统金融向互联网金融的过渡成为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为证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证券行业也必然会在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下发生深层和全面的改变,这也要求各券商能够打破固有业态,实现差异化发展。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券商的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从而促进证券业务和互联网的不断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