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旦知道了要抢占的心智资源,也即明确定位之后,就能确定品类、产品价格、分销渠道、广告、公关、包装、命名等各种营销手段了。而所有这些手段,都是为战略实施——抢占定位——而服务的。  相似文献   

2.
唐延久 《糖烟酒周刊》2004,(22):A038-A039
在中国白酒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白酒企业的发展愈来愈艰难,寻求突围,尝试创新,各大白酒企业纷纷使出撒手锏,为发展而战、如何在纷繁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如何进行产品区隔?如何准确地找到消费者的心智?有这样一个白酒的品牌设计格外引人关注,这就是南方酒业出品的“忘年交”酒。近期,本刊专门采访了南方酒业的企划总监晏晟,让我们听一听他在产品定位方面的营销心得。  相似文献   

3.
1969年,特劳特先生开创了定位理论:通过在顾客的心智中实现差异化来获得竞争优势,定位理论成功指导了很多企业的品牌建设。但是,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对定位的理解仍处于模糊状态。而在运用定位理论时,更是无从下手。互联网带来的消费者心智和传播方式的变化,让"定位"有了新的内容和内涵,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4.
引言:品牌竞争的实质就是通过品牌定位对消费者心智资源实施的掠夺与控制。哪个品牌率先抢占最优质的消费者心智资源,就必将成为未来的"品牌之王"。  相似文献   

5.
品牌的真正作用是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言一个品类,进而抢占品类中的优质心智资源,最终帮助消费者简化价值选择,这一过程即是品牌定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2013,(6):177
15秒,播出1次,50万元,这是《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广告播出报价。在电视媒体越来越昂贵的今天,你的广告寻求的是天马行空的创意?还是目标清晰地抢占和巩固消费者心智的定位?好的媒体资源稀缺,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更加稀缺!通过影视广告抢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品牌)在21世纪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转化为品牌的竞争和世界范围内的对营销资源的争夺。而品牌的竞争和资源的争夺都离不开消费者。所以,抢夺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成为品牌取得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关键,这正是定位战略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品牌目前面临的营销挑战,指出目前适合采用"定位"战略,并对企业如何实施定位战略给出一些建议,给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王晶 《品牌》2005,(12):50-51
<正> 两三年前,有多少人熟悉利郎服饰、王老吉凉茶呢?而今天,这些区域品牌已经依靠中央电视台(简称央视)广覆盖面、高收视率的优势蝶变为全国品牌。准确的传播和定位以及独特的产品诉求,都是这些区域品牌大获成功的主要原因,而利用央视广告作为抢占消费者心智资源、强力打开全国市场的传播策略,则是重要利器。  相似文献   

9.
谭长春 《销售与管理》2007,(10):125-128
定位的核心思想,是找到心智,实际上是在竞争中进行区隔,并且建立壁垒。跨位,并不排斥定位。但可在唯一的定位不一定清晰的情况下,通过两个或以上定位属性的组合,同样达到与对手区隔的目的,并且可以更大地去挖掘到消费者本来就蒙混不清的心智,从而更大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丁曦明 《现代商业》2013,(15):126-127
本文主要论述了定位理论在企业实际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从产品在消费者心智中的定位与产品在公司资源分配上的定位两方面上,结合一些具体企业的产品策略对定位理论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品牌)在21世纪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转化为品牌的竞争和世界范围内的对营销资源的争夺.而品牌的竞争和资源的争夺都离不开消费者.所以,抢夺消费者的心智资源,成为品牌取得持久性竞争优势的关键,这正是定位战略的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品牌目前面临的营销挑战,指出目前适合采用"定位"战略,并对企业如何实施定位战略给出一些建议,给企业提升品牌竞争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消费者总是“知道自己不要什么,却对自己需要什么抱有迷茫和疑虑”,而雀巢通过市场调研,洞察消费者行为背后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占有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相似文献   

13.
王蓁 《连锁与特许》2003,(11):35-36
美国的营销定位理论大师特劳特曾经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说出来也许吓你一跳,我花了很多年时间,才弄懂人们到底想卖什么。通俗易懂地定义一个品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尤其当它是新产品或新技术的时候。如果他们用模棱两可的词语,这样的产品注定不能成功。要在心智中定位产品,首先,必须回答‘产品是什么’,人们按照品类对信息排序和储存。如果你描述的品类已经引起困惑,那么你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相似文献   

14.
广导 《广告导报》2005,(10):114-115
中国各大媒体纷纷进行自我定位,以求走出同质化的泥潭,而频道定位之后的内容以及营销策略上的配备充实会更加艰难。湖南卫视“快乐中国”之定位之所以可以深入人心,就在于到位的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5.
凭借独特的思考维度,借用"定位"工具,通过探讨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通过品牌定位,夺取顾客心智资源和部署战略,获得企业的卓越绩效,以期从中吸收、借鉴企业成功的精髓,应用于质检机构的市场竞争中,从而迅速抢占质检市场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王健 《糖烟酒周刊》2006,(33):41-41
在目前的营销环境下,我们需要对“终端”进行重新定义,把“酒店终端”的概念拓展至消费者的心智资源,即要以建立“目标消费者心智整合化”为终极目标。对于已经取得成功的品牌来说,根本之道是在凝聚消费者心智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起品牌壁垒。[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定位理论有一个弱点:定位战略无一不是用语言表达的。但进入心智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文字,而是依靠视觉。  相似文献   

18.
记者:陈先生,您好!上次我们谈到心智时代如何做品牌的问题,希望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心智时代定位理论的产生背景. 陈韬:好的.伴随心智时代到来的是两位了不起的人物——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他们共同开创和发展了定位理论来应对心智时代的挑战.特劳特在1969年美国《工业营销》杂志刊登《同质化时代的竞争之道》一文,首次提出“定位(positioning)”概念.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要生存下去越来越艰难,要度过如此艰难的时刻无外乎开源和节流两条路,而裁员,或者说末尾淘汰制永远是节流手段中的一个重中之重。于是,我们企业领导人遇见了艰难的选择:或者大家同舟共济,面对未来一定会到来的风暴,所有人都难以生存;或者让一部分不能为企业做出更多贡献的人先下船,减轻企业的负担,让大部分人活下去。  相似文献   

20.
鲁培康 《中国广告》2015,(4):139-141
定位理论认为,真正的定位就是品牌定位。它的一个重要观点是认知大于事实,它在营销史上第一次指出,营销的终极战场并非工厂也并非商场,而是潜在顾客心智。如今,中国市场竞争整体上已经进入心智时代,但中国市场是一个发展极不均衡的市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汹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颠覆了很多经典的商业理论、传播理论,互联网丰富了商业形态、创新了商业模式、改变了商业趋势,但它并没有改变商业本质。互联网也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认知模式、消费模式,但它没有改变人们的心智模式。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定位理论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