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关的设立,使得与外界的交往更加便利,使得商业更加繁荣。随着商业的发展和进出口业务的增加,报关行应运而生。民国时期,广西的报关行的出现、发展以及海关对报关行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其本身也加快了商品流通的速度,为商埠的对外经济联系架设了桥梁。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变化和重新定位的过程.目前我国金融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政府的不当干预有关.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应趋向减少,并通过相关的制度安排规范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3.
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体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各主体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施监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监管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丽水积极推进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先后出台了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一系列相关制度和规章,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工作体系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随着政府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政府投资方向和结构的调整,要求监管者进一步转变思想、更新理念,加强在新形势下政府投资项目监管工作体系的实践与研究,以确保监管工作适应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4.
制度安排与我国东西部差距的形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在国家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 ,从东西部发展历史的比较中 ,可以得出造成东西部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安排的不同。因此 ,为更好地促进西部大开发 ,政府应首先提高西部地区的市场竞争程度和制度安排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的产生及快速发展,政府的制度安排起了重要因素,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政府制度安排完善、创新的一个过程。文章以义乌民营企业发展为例.对义乌民营企业创业及其发展与政府制度安排的关系做了理性的分析.认为政府应通过各项制度创新、发挥引导机制、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来推动义乌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作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引导规范各类资本健康有序发展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的具体举措。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具有三重价值导向,即还权市场的价值导向、引导资本的价值导向、建设有为政府的价值导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度安排包括:“非禁即入”的制度安排,“一单尽列”的制度安排,“一年一修”的制度安排,“全国一张单”的制度安排。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五年来成效显著:民营经济准入机制更加公平,准入范围更加清晰,准入效能不断提高,民营经济已成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发展的施策重点包括营造更加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把“自己人”理念落到实处;廓清民营经济的投资经营领域,持续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发挥“红绿灯”作用,引导规范民营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对外开放新格局,帮助民营经济“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土地储备制度与房地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品  李世平 《特区经济》2006,(3):114-115
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城市土地制度的一项创新,今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政府控制土地供应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地价与房价大幅增涨这一社会现象,从实施土地储备制度入手,分析土地储备制度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长三角市场一体化的现实基础江苏的市场化进程。江苏经济发展的精髓充分体现在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上,乡镇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是江苏市场化改革的启动点和改革之初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的制度安排兼顾了企业与政府的利益,满足了双方的“制度偏好”,大大降低了制度变迁的“实施成本”和“摩擦成本”。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区域性的市场(资金、技术、商品等)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于是,从90年代初开始,苏南经济开始走出传统框架,移植了新的制度安排,从而加快了市场化的进程,由内源积累和区际贸易为主转向外资利用和国际贸易并举。随着国内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资源配置由以计划配置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市场配置为主,乡镇企业依赖政府  相似文献   

9.
贺译葶 《科学决策》2010,(11):26-32
为推进县级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而实施的制度安排,以有效规范决策系统具体运转流程和运行方式为目标,迄今为止,有关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虽然为数不少,但县级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程仍然发展缓慢,故此立足于县级政府的特殊决策地位明确其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进而探讨县级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建设的有效途径,能够避免制度建设的盲目性及运行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0.
缺乏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是我国税收流失的重要原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税收流失的治理已成为我国税收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税收制度体系中 ,并不缺乏政府建立的正式制度安排 ,而是缺乏非正式制度安排及其环境 ,即缺乏非正式制度的约束是造成我国税收流失严重的根本所在。正式制度的约束只有在社会认可并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相容的情况下 ,才能发挥作用。然而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在于强化税收制度的实施机制 ,强化以法律为中心的正式税收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