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今年春节,陈云同志在同国家计委负责人谈话时。再次强调我们国家是计划经济,必须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  相似文献   

2.
<正>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陈云同志也一再强调,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从思想认识到具体办法,都需要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是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指导原则问题,是振兴我国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新中国建立三十二年来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总结.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正确指导经济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上指明了方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基础。农业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仍然要坚持以计划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它关系到我国当前国民经济调整和改革的大方向,也关系到四化建设的进程。我们试图就此发表一点浅见。 一、社会主义必须实行计划经济 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组织生产和管理经济,一言以蔽之,就是“必须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相似文献   

5.
<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伊地协调发展。”这一规定再次明确了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整个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国家有计划的指导,但同时也要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对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管理的一个科学总结,也是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并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建国以来,我们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依靠计划经济,在十分贫穷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幅员  相似文献   

6.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究竟应当怎么摆?这历来就是理论界和实标工作部门注目和关心的问题,也是经常引起争论的几个重大问题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术界空前活跃,有关论著更是连篇累牍,不可枚举。一九八一年六月,十一届六中全会经过缜密的研究以后,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郑重写道:“必须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今年五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又把这一问题正式纳入宪法,规定“国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通过经济计划的综合平衡和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我体会文字写法虽略有不同,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将计划经济问题列入党的文献和国家宪法(草案),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相似文献   

7.
尹文书 《经济纵横》1990,(11):36-37
<正> 对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一命题,应该从整个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模式的双重角度来掌握。从总休上看,它规定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它是对现阶段宏观调控模式基本规定性的科学概括。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这两个概念虽不对称,但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确实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模式的准确把握,因此,是科学的命题。 1984年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曾指出:从总体上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这个论述,为我们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一指示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过程中,有些同志以为,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就是要回到经济管理体制的老路上去。他们把计划经济用价值规律对立起来,用一方排斥甚至否定另一方。这里涉及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认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也涉及如何理解“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问题。本文就此发表一点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9.
魏福昌 《经济师》1992,(3):16-18
<正> 问题的引出 1990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按照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建立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面。”并作了如下阐述:(1)计划经济可以从总体上保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的资源合理配置,市场调节可以发挥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和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实行两者的结合就是要把它们的优点和长处都能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0.
<正> (1)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是改革十年来对社会主义经济再认识的科学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时,陈云同志就把社会主义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理论与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重要思想,为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正确方向。后来,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改革的步伐,党中央作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此后,经济理论界着重探讨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江泽民同志在建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同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正确方针。但是市场调节不等于市场;说市场调节只有辅助作用,也不等于说生产要符合市场需要,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也只有辅助作用。赵紫阳同志在《经济振兴的一个战略问题》的讲话中精辟地指出:“我们现行的经济体制有两个根本弊病。一是不能很好地鼓励企业关心社会的需要,关心市场的需要,其结果是产需脱节。二是不能很好地鼓励企业关心技术进步,其结果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几十年一贯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须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这是陈云同志的一贯思想。建国初期,他提出大计划,小自由,1956年在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陈云同志又说: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是当前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正在热烈讨论的一个问题。这个讨论非常重要,它牵扯到如何看待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也关系到今后的改革方向。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在坚持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发挥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削弱计划经济是不允许的,但是,否定市场机制、否定市场调节作用,也会使改革半途而废,回到老路上去。本文拟就目前讨论中的一些问题谈谈个人的看  相似文献   

14.
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关系是经济理论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创造一种适合中国情况的把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结合程度、方  相似文献   

15.
<正> 引子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讲话中,以极其精辟的结论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主要特征之一是:“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计划的指导下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这样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应是什么模式,我们从云南玉溪卷烟厂的道路中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榜样,使不少企业家受到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正>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该不该和能不能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模式,是一个完全崭新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中国总结了12年改革的实践经验,再次宣告选择了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体制模式。但是,理论界对于该不该和能不能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而实践部门对于怎样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问题,至今仍在继续探索之中,甚至有的仍在犹豫之中。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实现计划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主要矛盾在哪里。什么是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主要矛盾?回答这个问题要从分析两种不同模式的计划经济开始。  相似文献   

17.
“八五”期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坚持在总体上采取累积渐进、综合配套的改革方式,实行多层次、分类型的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大改革份量,进一步深化计划体制、企业、投资体制、物资体制、财政、金融体制及外贸、外汇体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清算了长期以来“左”的错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经济建设,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30年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始于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大包干”、“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最终,党的十四大还是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打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还指出,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决定》的这些论断,彻底澄清了过去我们在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上的错误认识,为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奠定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坚持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在宏观上要求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准则,即价值规律的内在要求,主动、自觉和有计划地进行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纵观我们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十一年,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这个问题上,进行了不少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其中不乏经验之处,但确也有一定的失误。从开始提出的“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目前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认识在不断深化,理论在不断完善。但是,从理论界到经济宏观调控部门,一般都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