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交通与环境》课程为例,对交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从修订大纲、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到教学方式的改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浪潮,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融入各个专业和各门课程中去,打造思想政治教育与各类学科教育同力同行,协同育人的新格局。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与必修课,因其覆盖面广,受众多,因此更具课程思政的天然优势,所以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不是独立于课程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是在课堂教学中,与教学内容很好的融合和衔接,做到“润思政”教育,达到高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学元素,如何将思想政治知识深入到专业知识中,基于OBE的产出教育理念,把思政内涵贯穿到教育全过程。本文以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为导向进行课程目标设计,探讨建筑工程法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为今后的建筑工程法规课程的有效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为高校培养具有诚信守则和工程职业道德规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关键就是抓住课程和课堂这个主阵地,用好教学这个主渠道。本文以南通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为例,以职业病的诊断原则这一教学内容为出发点,设计具体的思政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将政治大道理与生活中的事情对接起来,寓教于乐;同时分析在思政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和问题,为在预防医学课程开展思政教育以及在其它医学专业课程对医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背景下,阐明《药用植物栽培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制定课程思政目标,挖掘各部分重要章节的课程思政元素,以经典药物人参、枸杞和杜仲为例进行课程思政典型案例的教学设计,探索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科学方法,为进一步实施《药用植物栽培学》的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工程力学》课程作为工科的专业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工程和科技人才的重要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更好地助力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的培养。文章提出了《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法、思想政治元素挖掘以及与知识点融合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始终,将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实现了思政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基金定投》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探索,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能够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文章对《基金定投》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教学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中占有重要地位。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政教育形式,引起了广大高等教育参与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两门工科教育中常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为例,探讨了高校工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有关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需要采取的措施。该研究对于其他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张春荣 《企业导报》2014,(10):197-197
针对大学生思政课,如何体现其教育教学目标并提高教育教学成效?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长期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从各方面予以优先配置和有力保障,不断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成效。本文结合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年以来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大学生思政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普及到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生力量,对于高校融入课程思政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同时又是一种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高校课程思政协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问题,以及新时代“互联网+”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协同发展,并能够与思政理论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更好地融合做进一步的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党的主张在教育领域的思想统领。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实践形式。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是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思想必修课;课程思政能力是目前高校专业课教师的必备能力。本文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入手,阐述实施课程思政的具体办法和路径,论述高校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关键因素,也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军事理论课是高校通识必修课程,是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政治素养的课程。文章在研究高校军事理论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育人功能基础上,分析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现实困境,从挖掘军事理论课程思想政治元素,构建课程思政教育格局;拓宽军事理论教学途径,加强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各环节三个方面探讨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军事理论课育人水平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重要举措,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中融入"思政课程"教育,可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人才基础.本文以《环境监测》课程为例,通过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并从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优化教学模式两方面来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提高大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注重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在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应改变教学理念,提高思政意识,找到各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使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同步,同向而行。本文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探析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在新闻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等思政元素的图形图像处理和网页制作,将思政教育充分融入到实践课中,从而增强实践课程的人文情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使实践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本文研究了新闻学《数字传播技术应用》课程思政的践行.  相似文献   

16.
思政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教育活动的生命线所在,关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成效,深受重视,但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思政课多为显性课程,教育效果不太理想,要提升教育质量,还需发挥隐性思政教育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隐性思政教学的特点与功能,从四个具体方面探索了“隐性思政”教学理念在高职基础护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12):207-209
全人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关注人的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并最终使学习者拥有更好的生活。西安欧亚学院将全人教育的理念引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使得高校思政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实效,使得思政课程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追求思政课程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思政教育融入军事理论课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需要,应根据课程特点发掘思想政治要素融入内容与切入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国防忧患意识、爱国情怀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课程中.为此,要提高认识,将课程思政自觉贯穿于课程教学中;强化培训,提高课程师资队伍思政和业务水平;改进教学方法,确保思想政治元素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是一种课程观,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各类课程注入思政元素,以期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双赢。本文从师资团队、教学目标、课堂引入、课后扩展、优化改进等方面探讨了切削加工智能制造单元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路径。以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试点班的学生为对象,将课程中映射出的职业道德、标准规范意识、创新意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奉献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于“立德树人”过程中,实现专业传授与思政教育的双赢,为机械类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路径探索提供经验参考,并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是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政元素与其他课程内容进行融合,课程之间形成协同效应,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和作用。“课程思政”可以与智慧教学模式结合,特别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智慧教学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的特点,融合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学生加强思想政治修养的自觉性,提高政治思想觉悟,让思想政治内容获得更为长久深远的影响,最终内化为学生的正确认识,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