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莉 《商业会计》2007,(11):8-10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债务人、债权人均应以公允价值作为债务重组的入账价值。债务重组主要有四种方式,即以资产清偿债务、将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和以上三种方式的组合。因为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会涉及一些复杂情况,如商业票据的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不等,预计负债的确认和预计负债最佳估计数的确定等,债务人和债权人应分别以下情况处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叶若慧 《商业会计》2011,(27):19-20
债务重组准则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权人作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包括: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和组合方式。本文对这四种方式从债务人和债权人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并举例进行会计处理的比较。  相似文献   

3.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的两个必要条件为: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债权人做出让步。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债务人资金周转困难或经营陷入困境,无力按原条件偿债。债权人做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债务重组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务重组的方式有四种,分别为:以资产偿债、债务转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和混合重组方式。修改债务条件通常会修改债务偿还期限,这就涉及到"时间"。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增值。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影响,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小于未来应收金额,却大于未来应收金额现值的情况。按现行准则该种情况不符合债务重组的定义,但笔者认为将此情形归入债务重组的范畴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谈债务重组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有的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或受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致使财务状况发生困难,出现暂时性的资金短缺,难以按期偿过债务。出现这种情况即需债务重组,债务人可使用资产、债务转为资本或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来清偿债务。根据会计准则,债权人及债务人应及时将重组各方帐面所发生的情况分别作出正确合法的帐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做出让步的事项.<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了四种债务清偿的方式,特别是将债务转化为资本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两种方式,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有较大变动.本文结合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其会计处理和纳税调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中债务公允价值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案例的方式讨论在债务重组过程中,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情况下,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来确定债务重组日债务的公允价值。本文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债务延期在正常信用期限以内,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否相等;债务延期超过正常信用期限。  相似文献   

7.
债务重组的实质是债权人作出让步,这就决定了债务人一定产生债务重组利得,同时,该准则要求以公允价值入账,那么债务人在以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必然产生资产转让损益。债权人和债务人在债务重组中产生的损益构成有所不同,债务人损益由债务重组利得和资产转让损益来确定;债权人损益由资产减值损失和债务重组中产生的损失之和确定。对于债务人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益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进行相对应的会计处理值得细细探讨。  相似文献   

8.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在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由于市场经济日趋发展和企业经营多元化,企业之间债权债务的总额也日趋增多,随着债务人的经营状况变化,就有可能发生到期无法偿还债务。债务人为了挽救其信用,债权人为了减少损失,双方就会选择债务重组方式。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提出了四种债务重组方式及会计确认、核算方式。本文就这四种方式的应用及账务处理作一简单介绍。一、以资产清偿债务以资产清偿债务是指债务人转让其资产给债权人清偿债务,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9.
吴得林 《商业会计》2003,(12):16-18
八、债务重组会计政策的制定与选择 债务重组,是指债权人按照与其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书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债务重组定义表明,不论何种债务重组形式,只要修改了原定债务偿还条件的,即债务重组时确定的债务偿还条件不同于原协议的,均作为债务重组。企业债务重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以低  相似文献   

10.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其中"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债务重组的基本前提,"债权人最终作出让步"是债务重组的重要特征.本文从债务重组的几种方式不同的实务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债务重组是债务人财务状况不佳,难以偿还到期债务时,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由债权人对债务人做出的让步。这种让步对于债权人来说,允许债务重组往往比由债务人自行破产更为有利。因为一旦债务人破产,债权人往往只能索回债权的一小部分,而债务重组尚能收回大部分债务。这种让步对于债务人来说,可以获得非现金资产或发行权益性证券过程中产生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利得或直接的减免债收益;另外,还包括一些隐性收益,如企业获得继续经营权,再度发展的机会,避免破产强制性清算的高成本,避免可能产生的社会动荡。债务重组已成为…  相似文献   

12.
债务重组 ,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在分析原由公允价值入帐现改为帐面价值的原因的同时 ,强调要与国际接轨 ,但更要结合我国目前实际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13.
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导致无法或没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债权人同意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价值偿还债务。  相似文献   

14.
《商业会计》2003,(9):50-52
《会计》问题 问:修改债务条件后,如果债权人将来应收金额大于重组债权的账面价值但小于账面余额的,债务重组时,债权人、债务人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答:修改债务条件后,如果债权人将来应收金额大于重组债权账面价值但小于账面余额的,债权人应按将来应收金额小于应收债权账面余额的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和应收债权的账面余额,借记“坏账准  相似文献   

15.
债务重组,可以减轻或减缓债务人的偿债压力,也可使债权人减少债权损失.企业债务重组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还会涉及到企业所得税.印花税及其他税种.正确处理债务重组中的涉税事项对债务人和债权人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对债务重组定义及特点进行阐述,进而对债务重组对企业的财务影响进行分析,分别从债务人角度和债权人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谈了债务重组对债务人及债权人利益的不平等性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债务重组定义中的“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偿还债务。由此产生的重组收益或损失的差额确认为债务重组收益或损失。  相似文献   

18.
根据财政部2006年最新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的规定。债务人按应付债务的账面余额,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企业债务重组以现金清偿债务、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等方式的组合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以债务转换为资本来清偿债务,是债务重组的一种方式。《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以下简称《准则》)规定,在债务转换为资本的过程中,债务人为股份有债务人应当将债权人因放弃债权而享有股份面值的总额作为股本或实收资本,按应付债务的面值与股份面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的差额,作为资本公积。而债权人应当按照债权的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作为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相似文献   

20.
九、《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一)新旧会计准则主要差异1.关于定义。旧准则将债务重组定义为“指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决同意债务人修改债务条件的事项”。因此,任何修改某项债务条款均是在债务重组准则范围之内。新准则中债务重组的定义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突出了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前提和债权人最终让步的业务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