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20世纪末以来,经济全球化使得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同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国际产业转移导致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和升级.无论是西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还是我国的产业经济理论,都不能很好的指导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这对21世纪产业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发展信息产业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途径.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实现河南承接我国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信息产业特有的技术性,带动性特征是实现信息化和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乔莉  魏仁科 《商》2013,(24):324-32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国际发展主导趋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转轨阶段也慢慢到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关注,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也逐渐成为经济建设战略规划和实践中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是一个产业关联度、感应度扣带动性都很高的产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近些年来,我国的信息产业已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与信息产业强国相比,我国信息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借鉴美国信息产业成功发展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构建了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评价模型,利用投入产出表数据,估算江浙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度。实证发现,江浙两省信息产业对纺织产业的投入产出率逐年提升,表明江浙信息产业对纺织产业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极高的倍增效应,信息产业对纺织产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的相互融合为纺织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契机;纺织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投入率逐年下降的,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投入与需求融合均衡度波动较大,这与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相关,有待提高。为此,本文分析了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大研发投入,注重人才培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纺织产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潘悦  杨镭 《财贸经济》2002,(10):44-4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朗.国际直接投资是产业全球化发展的主要实现形式,跨国公司则是推动产业全球化发展的微观载体.产业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为发展中国家切入全球高新技术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升级换代提供了便捷路径.但另一方面,受跨国公司全球经营战略的影响和发展中国家自身因素的制约,发展中国家依靠外资带动的产业升级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马宁  董俐 《中国市场》2011,(23):189-191
世界光伏产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全球化,探讨太阳能产业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以及国际分工转换背景下的中国光伏产业价值链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光伏产业如何升级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高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纺织服装产业一直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竞争压力日趋激烈。本文基于波特教授的钻石模型理论,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4个关键要素方面,研究了该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出现的问题,并结合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实证分析了中国与印度、意大利等国的竞争力指标。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我国产业技术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正确把握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新机遇、新挑战,及时找准加快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提升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及产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谭昊 《商》2014,(43):265-265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产业将成为支柱产业。而信息产业的发展却与光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光电子产业将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区作为国家级光电子产业基地,聚集了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光电子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对国的光电子产业乃至信息产业的发展有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加强对武汉光电子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对我国光电子产业的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钟表生产大国,时下如何向钟表效益大国转换已成为我国钟表行业的首要任务。当前,世界各国经济或多或少已纳入全球化经济的范围,我国的钟表产业只有积极、科学和勇敢地与国际经济接轨,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才能确保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我国加入WTO,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明显加快.物流业将是入世后完全放开最早的行业之一.经济全球化带来物流服务的全球化,中国物流市场将与国际物流市场连为一体,物流产业迅速发展.因此加强物流理论研究,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物流体系,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思想、物流管理经验和物流技术,对于我国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国物流企业尽快与国际物流服务同步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的竞争和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还对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和促进物流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顺利承接了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对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革命,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信息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我国也适时提出了加快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尤其是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那么,对于我国来说,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是都是低端的、低附加值、低劳动生产率的产业,进行普遍的产业转移和升级在我国是否具有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产业升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安排已经使产品内分工成为近年来国际分工理论的研究热点,它也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最新发展;产品内分工的产生存在诸多原因.我国在国际产品内分工中,相当大部分处于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区段,按照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应通过提高产品内分工的工序地位促进我国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际经济融合速度不断提高,加之国际金融危机对出口的影响、我国劳动成本的提高,我国的纺织服装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在纺织服装业国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着低成本的价格优势、熟练劳动力的技术优势以及丰富的原材料优势,在经历十几年的发展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纺织品出口大国,但目前仍存在技术依赖、核心竞争力低、自主品牌少等问题.我国应合理利用内向、外向国际化策略,推动品牌战略,改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6.
张勇 《国际贸易》2007,(8):50-55
产业安全是一国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异常的货物、技术、服务进出口等外部因素,导致的对一国产业安全的冲击,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一部总编性、综合性的《中国产业安全法》,作为维护中国经济主权和产业安全的一项制度性保障和安排,对于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运用和创造性应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菁 《商业科技》2010,(31):114-114
一、产业转移的新趋势——服务外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作为经济全球化主要载体的国际产业转移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可阻挡的趋势。根据国际产业转移的内容不同,经济全球化被划分为第一次全球化和第二次全球化。以制造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投资方式的全球化被称为第一次全球化;以服务业作为转移内容,以外包作为投资方式的全球化被称为第二次全球化。  相似文献   

18.
蔡昭君 《现代商业》2011,(35):61-62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物体自动识别和信息共事的网络系统,被认为后金融时代重振世界经济的利器。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本文从我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瓶颈问题以及发展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云计算在信息产业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我国云计算信息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发展迅速,"十三五"时期将是云计算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机遇期。当前针对中小城市云计算信息产业的发展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文章以秦皇岛云计算产业发展情况为例进行研究,进一步厘清中小城市云计算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逐步解决制约云计算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技术、安全等问题,并适时建立"各级地方政府云"。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信息产业演进的表现形式。信息产业的演进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结构和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其中信息产业结构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产业的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信息产业组织的演进表现为信息企业的成长与退化;信息产业的演进间接表现为信息产业对传统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作用,即产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分析了影响信息产业演进的各种因素。信息产业是以信息技术这样的高科技为支撑的高科技产业,对信息产业的演进影响较大的因素有:需求、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根据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相应对策,即制定统一的信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信息市场,推动信息产品商品化;加大投入,强化政策扶持力度;加强开发,培植龙头带动基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信息产业人才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