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货币市场》2014,(5):60-66
4月,银行间市场的整体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整体较为宽松,短期利率先抑后扬:债券市场交投仍显谨慎,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汇率再创新低,交易汇率年内贬值超过3%;汇率衍生品曲线和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均趋于陡峭化,隐含美元利率持续下降,汇率衍生品交投活跃。  相似文献   

2.
《中国货币市场》2014,(2):57-63
2014年1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为:受春节资金需求推动,货币市场短期利率大幅上行,交易量同比下降:债券市场持续回暖,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移,形态趋于陡峭;境内人民币汇率呈V型走势;衍生品汇率走势显示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3.
2008年11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持续下行,shibor各期限品种大幅下挫;债券综指和现券交易量大幅上涨,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美元中间价震荡冲高,11月人民币兑美元贬值0.13%,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报价升水幅度扩大数倍。  相似文献   

4.
<正>2022年,货币市场资金面保持宽松,资金价格稳中有降;债券市场发行与交易活跃,债市走势振幅扩大,收益率短降长升,曲线陡峭化;利率互换曲线短降长升,日均成交量基本持平。2022年,人民币汇率延续双向波动,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衍生品市场波动性增加,市场预期呈现分化;境内外币利率市场流动性由松变紧,市场结构维持稳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货币市场》2014,(3):56-62
2014年2月,银行间市场的整体运行特点是:受节后资金回流及1月大额外汇占款影响,短期货币市场利率稳步下探至2013年以来低点;债券市场回暖行情延续;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移且形态陡峭化;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跌幅创单月纪录,衍生品汇率跌幅相对较小,市场微观特征显著改变,交投总体活跃。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市场》2014,(4):60-67
2014年1季度,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平稳运行,资金利率以下跌为主;债券市场显著回暖,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下行;利率互换市场明显走低,FR007利率互换成交量市场占比超8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贬值走势,交投活跃;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波幅扩大至2%,日内波动加大;人民币对新西兰元开展直接交易,成交相对活跃;汇率衍生品价格走低,期权波动率上升。  相似文献   

7.
8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人民币市场资金面由松渐紧,市场利率较上月末走低;债券市场震荡整理,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中间价先升后贬、总体微升,交易价显著升值;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下移,交易量同比显著增长;汇率衍生品曲线总体上移且呈陡峭化趋势,汇率衍生品交投活跃,期权交易量大增,期权隐含波动率有所回升。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市场》2014,(6):59-65
5月,银行间市场的整体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状况平稳,短期利率有所波动;债券市场强势上攻,收益率整体下行;人民币中间价持续小幅贬值,私人部门持汇意愿逐渐上升;人民币互换利率震荡下行,曲线形态趋于陡峭;汇率衍生品曲线整体略有上移,汇率贬值预期加强。  相似文献   

9.
《中国货币市场》2009,(9):56-67
2009年8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整体回落,主要期限品种利率大幅下降;银行间国债指数微弱上升,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美元中间价略有下降,成交价波幅微降;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环比大幅上升,境内外差价继续缩小。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市场》2012,(3):56-63
2012年2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呈现偏紧格局,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月中明显走高,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利率互换成交曲线也出现明显上移。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减弱,但市场交易进一步活跃,新货币对交易显著增长,外汇衍生品交易创新高,市场结构继续优化;外汇远期曲线发布,形成基本完整的汇率衍生品市场基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货币市场》2009,(3):52-63
2009年2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主要期限品种利率走势平稳;债券综指调整后出现反弹,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保持稳定;人民币外汇掉期交易量微幅下降,报价升水幅度继续下降;外汇远期交易量大幅下滑。  相似文献   

12.
《中国货币市场》2013,(12):56-62
2013年11月,银行间市场主要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中长期利率持续走高,交易量同比小幅上升;债券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创新高,下旬初现回暖势头;人民币利率互换曲线整体上移,曲线形态趋于平缓;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走强.但交易汇率盘整震荡,即期成交量有所放大;外汇衍生品交易活跃,掉期点先升后降,境内外市场衍生品价差扩大。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0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呈U型走势,银行间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下移;境内即期美元盘中汇率大幅偏离基准价格,境内外价差持续倒挂,竞价市场成交份额显著增长;利率互换中以Shibor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品种成交量居首位;外汇衍生品交易环比下滑,境内外衍生品价格倒挂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货币市场》2013,(5):61-68
2013年4月,银行间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大幅冲高回落;债券代持风波冲击债市.国债短期收益率小幅上行;互换利率总体下行,短端跌幅明显;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强势升值的带动下,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持续升值,并创下历史新高;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保持活跃,衍生品汇率隐含的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缩小。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上半年,银行间市场运行平稳,交易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主要货币市场利率大幅上升;银行间国债指数震荡上扬,国债收益率曲线整体上移;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保持较快升值速度,非美货币即期交易显著活跃;利率互换交易量大幅增长,利率互换交易确认服务推出;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易稳定增长,期权产品上线完善外汇衍生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月,银行间市场安全、稳定、有效运行,交易量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持续紧张,利率大幅上升,短期交易仍占主导;现券市场国债指数先扬后抑,交易集中于中短期品种,政策性金融债受青睐;外汇市场即期尝试做市机构表现积极,非美货币交易进一步活跃;利率互换交易同比显著放大,成交利率持续走高,尝试做市机构在汇率衍生品市场亦显活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5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量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短期利率全线大涨;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主要汇率趋稳,交投活跃,非美货币中间价波动剧烈;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显著增长,短期化特征依然明显;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放大,外汇衍生品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货币市场》2012,(11):68-75
2012年10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利率呈“U”型走势,波动较大;银行间债券市场延续回调走势,国债收益率曲线上移;受国内外经济利好等因素的影0向,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持续升值,并创下历史新高,出现今年4月波幅扩大至1%以来的首次涨停;利率互换曲线长端整体上行;衍生品汇率隐含贬值预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货币市场》2012,(10):54-62
2012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银行间市场人民币资金面维持紧平衡格局,利率中枢走高,市场融资结构改变;债券市场金融创新持续推进;人民币对美元交易汇率相对于中间价偏离方向逆转,交易汇率创新高,非美货币交易份额显著上升;衍生品价格显示的汇率贬值预期幅度从高点开始回落。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货币市场》2012,(12):62-69
2012年11月,银行间市场整体平稳运行,主要特点是:随货币政策转向净回笼,货币市场利率小幅波动;市场降息降准预期减弱,银行间债券收益率曲线下移;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市场成交价连续涨停,人民币汇率升值势头延续并创历史新高,但市场流动性下降;利率互换成交大增,短期限交易活跃,利率互换曲线全线上行;汇率衍生品市场交投继续活跃,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