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中国票据市场保持平稳发展,票据承兑与贴现交易相对活跃;票据市场利率震荡上行至历史高位后小幅回落;监管部门出台多项措施,引导票据业务健康发展。但同时,票据业务波动性大和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等问题仍值得关注。展望2012年,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与适时适度微调的格局下,票据贴现余额将保持总体平稳运行;存款准备金计缴新规将使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出现调整;随着票据利率的回落,利率风险有所增加;票据市场各项业务运作将更趋规范、合规。  相似文献   

2.
2014年上半年中国票据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票据承兑和贴现余额小幅增长;市场利率呈下跌走势,但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票据交易保持活跃,报价结构发生变化;电票业务增长趋缓。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下半年票据市场规模和利率的可能走势进行了展望,并分析了近期一些政策新规和金融创新对票据市场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2013年中国票据市场的主要运行特点是:票据承兑和贴现余额冲高回落;上下半年利率走势大相径庭,年中流动性紧张为分水岭;票据交易活跃,买入需求旺盛;电票业务较快增长,其中转贴现交易增长最快。在此基础上,文章对今后一段时期票据市场规模和利率的可能走势进行预判,分析了近期一些重大经济金融改革创新对票据市场发展的长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市场》2010,(10):57-69
2010年第三季度,银行间市场创新频出、整体运行平稳。银行间外汇市场引入人民币兑林吉特交易,支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境外人民币清算行等三类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拓宽人民币回流渠道;银行间市场贷款转让业务上线交易,丰富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管理资产的手段。第三季度,货币市场资金面复杂多变,短期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明显,市场交易大幅增长;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债券交易增长明显;外汇市场上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交易趋于谨慎;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保持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4月份金融运行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M2和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增长平稳;中长期贷款增速呈下降趋势,与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增速差距缩小;储蓄存款和非金融企业丰款增长平稳;货币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水平较低,市场利率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6.
汪办兴 《新金融》2010,(2):44-47
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央行也进一步加大政策微调的力度。中央经济政策将保障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市场流动性仍将维持适度宽裕。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仍是票据市场发展的有利因素,央行货币政策微调力度加大为商业银行票据业务开展带来挑战,票据业务是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境的客观需要,电子商业汇票系统的应用为票据市场带来重大创新机遇和业务发展挑战。展望2010年,票据市场或受政策影响表现波动性增强,供需均衡性更趋合理,回购式交易将有所上升,票据市场利率将有所上升等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7.
2003年一季度上海金融市场运行态势总体平稳,其主要特点为:股票市场筹资继续下降、成交不活跃、股价小幅上升;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活跃;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交继续活跃,市场日趋成熟;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规模稳步增长;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交量继续扩张,其中现券交易增长近4倍,虽然春节后中央银行回笼基础货币达1720亿元,市场资金仍供大于求,市场利率持续走低;票据市场规模加快增长;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成交量同比增长较多,但环比略降,人民币兑美元、港元汇率保持稳定,兑日元、欧元汇率波动较大;外币同业拆借仍不活跃;上海黄金交易所成交较活跃。  相似文献   

8.
2009年我国票据市场运行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执行为票据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上半年,票据市场迅猛发展,承兑与贴现交易活跃,票据融资余额保持在高位运行,票据市场利率在低位运行;下半年,受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动态微调的影响,票据承兑和贴现交易量有所减少,票据融资余额逐季减缓,票据市场利率出现大幅上升。展望2010年,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延续和政策微调力度的加大将给票据市场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后其市场创新效应也将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9.
2009年8月,金融运行的主要特征是:货币供应总量保持平稳增长;人民币贷款稳定投放,票据融资继续减少;存款继续呈活期化走势,储蓄存款增速持续回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比上月有所回落;人民币汇率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0.
2021年,在新冠疫情散发多发、宏观经济面临多重压力的情况下,票据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各项业务稳中有增,票据利率总体下降,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以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年票据市场业务总量167.32万亿元,同比增长12.9%;全年贴现利率为2.85%,下降13个基点。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银行间外汇、货币、债券、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货币市场利率有所回落、成交量有所下降,买断式回购交易活跃;现券交易和利率互换成交大幅上升,外汇掉期交易小幅增长;美元中间价探底回稳,人民币升值速度显著减缓。  相似文献   

12.
2011年5月,银行间市场平稳运行,交易量稳步增长。主要特点是:货币市场资金面大幅收紧,短期利率全线大涨;银行间国债指数继续上行,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主要汇率趋稳,交投活跃,非美货币中间价波动剧烈;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显著增长,短期化特征依然明显;人民币外汇期权交易放大,外汇衍生品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中国票据市场利率呈现阶段性波动态势,宏观货币政策调整是影响票据利率走势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实证分析表明,价格型货币政策对票据利率变动影响大,数量型货币政策对票据利率影响周期长,票据利率与自身前期走势高度关联;同时货币市场资金状况和经营主体的经营策略差异对票据市场利率变动也存在较大影响。为此,商业银行要主动把握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周期变动规律,对票据业务进行合理定价,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应对票据利率定价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持续提升票据业务定价水平和议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宏观调控的背景下,柳州票据市场再贴现业务再度活跃,贴现利率回升至合理水平,票据业务创新进展顺利;但是,也产生了票据业务规模大幅收缩,票据市场的深度下降,票据业务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商业承兑汇票培育推广难度加大,办理银行承兑汇票的业务门槛逐步提高等不利影响。为推进票据市场健康发展,本文提出要调整票据经营规模和结构,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贴现利率形成机制,支持中小金融机构票据业务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8月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增长稳定,狭义贷币增速继续回落;各项贷款增长平稳,票据融资增长较快;个人、企业资金总体正常,储蓄存款继续快速回升,企业存款继续回落;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活跃,市场利率保持平稳;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减缓,海外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货币市场》2018,(2):62-67
2017年,票据市场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市场流动性明显提升,票据作为金融机构短期流动性调剂工具的功能逐步显现。以防风险、强监管为导向的调控政策初见成效,票据业务去杠杆效果明显,票据交易总量同往年相比有所下降。现代化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初显成效,电子化进程显著加快,票据风险案件得到有效控制,设立票交所顶层设计的预期功效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17.
一、银行业运行平稳,存贷款协调增长银行业规模稳步扩张,人民币存款增加较多,贷款增长适度,信贷结构进一步改善,外汇存贷款波动较大,现金同比多投放,票据业务快速发展,票据贴现利率总体下降,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基本平稳,外币存贷款利率大幅上升,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稳步实施。2005  相似文献   

18.
2010年4月份金融运行继续保持健康平稳的态势,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M2增速继续回落,狭义货币M1增速有所回升;人民币贷款平稳增长,票据融资中止持续下降;企业存款增速小幅回升,储蓄存款同比少增较多;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市场利率有所回落;人民币汇率运行平稳,月末海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9.
2月份金融运行的主要特点是: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同比增速双双平稳回落;贷款增长有所减缓,主要是个人消费信贷少增和商业银行继续大力压缩票据融资;人民币各项存款增速明显回升,定期储蓄存款回流较为明显;银行间市场人民币交易成交活跃,市场利率保持平稳;人民币对美元继续升值。  相似文献   

20.
人民银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建成应用已届满一年,中国电子票据市场呈现较好的起步发展态势并在部分地区步入良性发展,主要商业银行积极推动电子票据业务开展,电子票据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中,电子票据市场运行还存在法律制度不健全、业务发展不均衡、电子票据的客户范围和流通性存在局限、电子票据交易利率不尽合理等问题。中国应通过完善电子票据法律制度、改进ECDS系统的功能应用、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市场繁荣、完善电子票据交易利率定价机制等措施推动电子票据业务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