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侯卓 《财政研究》2020,(9):93-104
税收中性不仅意图降低超额负担,还旨在消除税收对资源配置的扭曲、对不同竞争主体的歧视,以保护纳税人的自由权和平等权。在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的新时代,税收中性要求对税收政策进行公平竞争审查、规制税收竞争、从税收维度助力打造公平竞争营商环境。应将税收中性理解为相对中性,税收调控要适度,税收中性的制度实践也不应使国有企业处于税法上的不利地位。植入遵循本土实际、剔除风险因素的税收中性原则,有助于中国财税法迈向市场化、竞争化、中性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税收待遇存在较大的差异.从税收负担来看,所得税负担国有企业高于民营企业,增值税负担国有企业则低于民营企业;综合税收负担地方国企相对较高,民营企业次之,中央国有企业略低.从税收优惠来看,民营企业的税收返还比高于国有企业.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推进税收优惠规范化、法制化,营造公平、透明的税收环境.剥离...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应在地区间启动税收竞争机制,以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特色经济和特色产业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并为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创造良性发展的机制。在对我国目前地区问税收竞争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政府采取一些措施规范地区问的税收竞争,消除或严格限制恶性税收竞争的发展和蔓延。  相似文献   

4.
绿色发展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解决雾霾污染难题、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在我国各方的不断努力之下,我国雾霾污染问题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与期望目标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不容忽视。地方税收竞争将GDP增长和政治晋升作为最终目的,推动政府选择性地采用生态机会主义策略,从而忽视环境治理问题。探究地方税收竞争对我国雾霾污染治理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对进一步巩固我国治霾成果,实现经济绿色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以策略性环境政策为视角,建立策略性环境政策的动态博弈模型,根据博弈结果分析地方税收竞争加剧雾霾污染的作用机理并提出有效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明确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税收增长的影响机制。以此为基础,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显示,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强度每提高0.01,全部税收、中央税收征收额和地方税收征收额分别下降0.64、0.71、0.60个百分点。为了进一步缓解地方政府经济增长激励与维护税法严肃性之间的矛盾,中央政府应逐步提高财产税收入所占的比重,将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主要限制在财产税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我国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毅 《福建税务》2003,(12):26-27
  相似文献   

7.
基于财政竞争视角,从理论与实证两方面分析同级政府之间的财政竞争行为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吸引资源要素流入,促进本地区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往往会考虑其他地区政府的策略选择,利用财政手段展开竞争,从而导致债务规模膨胀.基于此,应从完善现行政绩评估机制、合理界定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加强地方政府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债务风险预警等方面着手努力.  相似文献   

8.
以税收中性为指导 完善我国现行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与地区都面临着财政支出不断增长和税收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双重压力。因此,税收竞争逐渐成为国际税收的重要内容之一,恶性税收竞争也随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OECD组织经过两年的调查研究发布了关于恶性税收竞争的报告。然而报告中有关大量税收收入,将避港税视为实施恶性税收政策的辖区之合理与否以及识别恶性税收政策的关键要素等内容尚需作出评价,以资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0.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与以往的举措相比,是中央应对不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的新举措和升级对策。为落实这一要求,我国需要针对当前名目繁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不规范的减免税,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系统的税收优惠法律政策梳理,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一次法律编纂,出台一部专门的"税收优惠法"或"税收优惠条例"。其清理规范的重点,应该是愈演愈烈的地方"税收优惠大战"即地方税收不正当竞争。但在此过程中,应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权,允许其进行正当的税收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